浅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说课设计方案

2012-03-19 01:16海亚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缺乏性佝偻病讲授法

海亚萍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浅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说课设计方案

海亚萍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为完善和改进儿科护理学教学,选取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说课设计方案,从5个方面进行探讨。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科护理学;说课;设计方案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能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1]。近几年,说课已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的一种重要方法。

1 教材分析

1.1 在教材中的作用、地位

《儿科护理学》是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由史良俊、张敏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属于本教材第七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中第五节内容;由于患佝偻病的主要为6个月至3岁的小儿,该病主要引起小儿骨骼改变,严重者会出现不可逆性的骨骼畸形,所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也是本教材中重点讲授及要求掌握的一节内容。

1.2 编写特点

本教材精简实用,护理程序完整,整体护理理念强,根据讲授内容适当插入知识链接、病例分析,并使用较多的图表,既调动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关键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减轻了学生的阅读负担,提高阅读兴趣。

1.3 教学目标

1.3.1 知识目标 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熟悉维生素D的来源及转换;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1.3.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以小儿及家庭为中心的现代儿科护理理念和技术对儿童进行整体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1.3.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儿童护理中表现出对小儿的关爱与尊重。

1.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4.1 重点 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1.4.2 难点 佝偻病的发病机制、护理措施。

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护理专业大专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强,但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临床,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教法说明

3.1 教学思路

以“病例引出—讲授新课—病例总结”为主线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以典型的佝偻病病例为切入点引出课程,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病例,最后以病例总结本课。通过逐层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

3.2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将讲授法、回答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几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灵活应用这几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 学法指导

(1)由于学生缺乏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欠缺。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病例,通过对病例的学习和讨论,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护理程序的讲述,强调整体护理理念,培养学生建立以小儿及家庭为中心的现代儿科护理理念,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5 教学程序

5.1 复习旧课

以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5.2 讲授新课

5.2.1 课程导入 用佝偻病病例导人课程,采用回答法、讨论法和演示法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病例,找出症状,为什么患儿会出现这些症状,引出课程。这种方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5.2.2 展示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熟悉维生素D的来源及转换;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5.2.3 进入教学环节,讲授课程内容(1)佝偻病的病因。主要采用讲授法、回答法、讨论法和演示法,先交代佝偻病的概念,该病成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所致,提出问题:机体如何获得维生素D?用回答法复习维生素D代谢的相关内容。主要有3种来源途径(强调皮肤光照合成是最主要来源途径)和两次转化,用讨论法进一步推导出佝偻病的5个病因,强调日光照射不足是主要病因,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

(2)发病机制。它是学懂本节课的关键,同样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深入浅出。先复习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素的生理功能,引导学生逐步推理得出佝偻病的发生过程。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既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合理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3)临床表现。将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4期及各自相应的临床表现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讲解。在讲解时,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强调启发式教学,采用讲授法、回答法、讨论法、演示法。以串珠肋为例,先给出图片,让学生找出其异常之处,再告诉学生这是什么,然后结合发病机制讲述其形成原因。这种逐层展开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用同样的方法讲解其他表现。

(4)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只需简单讲述,知道做哪些检查、有哪些治疗用药即可。

(5)护理程序。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5方面进行讲解,其中重点放在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上。

①护理评估。在讲述病因和临床表现时,已穿插讲述了健康史和身体评估,在此让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②护理诊断。主要采用讲授法、回答法和讨论法。通过对临床表现的讲述,启发学生自己找出佝偻病患儿存在哪些护理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后期护理措施的实施,也能拓宽其思维,增强学习能力,同时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护理措施。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演示法。以讨论法为主,让学生围绕护理诊断展开讨论,提出护理措施;再结合维生素D的来源和佝偻病的病因,重点讲解维生素D的补充和佝偻病的预防,让学生注重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加强多晒太阳和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5.3 教学小结

回到本节课开始时给出的病例,将病例完整展示,让学生自己总结:该患儿的护理评估存在哪些问题,估计是什么疾病,如何进行护理。通过病例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5.4 课后思考题

为提高教学效果,布置3道复习题。(1)佝偻病激期的表现有哪些?(2)如何对佝偻病儿童进行护理?(3)如何对佝偻病儿童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

[1]贾书建.说课论要[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

G424.21

B

1671-1246(2012)07-0057-02

猜你喜欢
缺乏性佝偻病讲授法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0~3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研究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讲授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浅析政府投资项目超概(预)算成因及对策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干预
0~3岁儿童佝偻病调查结果分析与预防对策
不同药物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疗效研究
吉林市0~3岁儿童佝偻病及相关因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