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脑电图与心电图同步监测对发作性意识丧失的诊断价值

2012-03-30 09:54魏定远李伟峰莫锦有陈影华
当代医学 2012年17期
关键词:性意识心脑阵发性

魏定远 李伟峰 莫锦有 陈影华

发作性意识丧失是常见的临床现象。晕厥及癫痫发作为常见的原因,两者皆表现为突发起病、短暂性可逆性意识丧失,发作短暂往往不被发现,鉴别困难增加了临床误诊率。近几年以来24h AEEG与ECG同步监测的应用,提供长程不间断的同步心脑电信号,大大提高了检查的阳性率,且从两者的相互关系判断病因,早期诊疗。现对2008~2011年就诊的40例发作性意识丧失患者的24h AEEG与ECG同步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8~65岁。病程3d~5a,均表现为突然发作性短暂性意识丧失,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诊普通心电图、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均在发病2周内来诊。

1.2 方法 采用美国NicoletOne动态脑电图进行监测。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盘状电极,记录双侧额极(Fp)、额(F)、中央(C)、顶(P)、枕(O)、前颞(F7/F8)、中颞(T3/T4)、后颞(T5/T6)脑电活动,另加一心电图导联通道同时记录心电活动。在AEEG监测开始先行半小时清醒安静状态EEG检查,做睁闭目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试验,然后连续记录24h。请患者与家属详细记录描记过程的各项活动及不适、睡眠及发作时间。监测结束后将记录卡的信息导入脑电图机,以多种导联方式回放清醒及睡眠中的同步心、脑电图。

1.3 结果判断 脑电图按照黄远桂,吴声伶主编《临床脑电图学》[1]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心电图采用黄宛主编《临床心电图学》[2]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 结果

本组40例,诊断为癫痫8例(20%),AEEG示单侧或双侧额、颞、中央、顶区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或尖慢综合波痫性放电,同步ECG 5例正常、3例示窦性心动过速。诊断反射性晕厥13例(32.5%),7例AEEG与ECG正常;6例AEEG示阵发性广泛不规则慢波,同步ECG 4例正常、2例窦性心动过缓。诊断为心源性晕厥10例(25%),10例AEEG均示阵发性广泛不规则慢波,1例同步ECG正常,1例示异常心肌缺血改变,8例同步EEG示各种心律失常。诊断为脑源性晕厥3例(7.5%),1例AEEG示局灶性慢波伴阵发性广泛不规则慢波,2例阵发性广泛不规则慢波,同步EEG正常。6例诊断不明确,ECG均示正常,AEEG示4例正常,2例轻度异常,表现为弥漫性慢波活动增多。

3 讨论

临床上引起短暂性发作性可逆性意识丧失常见病为晕厥和癫痫,心脑循环功能障碍为基本病因[1-2]。EEG及ECG则是心脑疾病常用检查方法,但检查时间短暂未能描计到异常信号,获得有效信息有限,阳性率较低,因此临床诊断困难。24h AEEG/ECG长程监测的应用,记录安静运动、清醒睡眠、发作期及间歇期不同状态同步心脑电信息,提供痫样放电、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理信号,由单独或两者之间关系鉴别癫痫、各种晕厥,从而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晕厥是由于一时性脑供血不足,脑灌注压降低超过自身调节的限度,网状结构受抑制而导致短暂的意识丧失[3]。依据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同晕厥可分为: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其它晕厥。晕厥的脑电表现无特异性,多为背景节律减慢,阵发性广泛性慢波增多。

反射性晕厥是临床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低血压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等,是因血压调节、心率反射弧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引起血压急骤下降,心排出量减少所致晕厥。本组诊断为反射性晕厥13例(32.5%),AEEG正常或阵发性广泛不规则慢波的非特异性改变,同步ECG示正常或窦性心动过速。此类患者多有明显的精神、躯体和环境诱因,根据咳嗽、排尿过程或排尿后出现晕厥等特定病史,AEEG正常或非特异性改变,临床多可明确诊断。

心源性晕厥发生在有心脏结构异常或有传导系统疾病患者,是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排血功能障碍引起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本组10例(25%)诊断为心源性晕厥。2例AEEG示阵发性广泛不规则慢波改变,同步ECG 1例正常,1例示ST及T波异常一过性心肌缺血改变。此两例中1例为风湿性心脏多瓣膜病,1例为肥厚性心肌病,均在运动时诱发晕厥发作。8例AEEG示阵发性广泛不规则慢波,同步EEG示各种心律失常(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II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阵发性快速性房颤、2例窦性停搏、1例窦性心动过缓)。本组同步监测结果显示,阵发性心律失常出现5~10s后出现晕厥发作,同时AEEG出现非特异性慢波增多的改变。本组7例患者发作时有心悸、憋气、胸闷不适症状,且多有心脏受累体征,必要时心脏彩超检查,本类晕厥多可明确诊断。

脑源性晕厥则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占位性、出血性或缺血性病变,代谢性脑病等各种病因所致脑功能障碍引起晕厥。本组3例(7.5%),ECG均正常。2例AEEG示广泛性不规则慢波,其中1例为高血压脑病、1例为后循环TIA;1例AEEG示局限性慢波病灶伴阵发性广泛性不规则慢波,临床诊断多发性脑梗死。同步AEEG与ECG长程监测,可发现脑功能损伤证据,再根据病史,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及CT、MR,脑源性晕厥诊断多可明确。

癫痫以短暂性发作性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临床亦可见。它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反复过度异常放电所引起,发作期及间歇期EEG可见棘波、尖波、棘慢或尖慢综合波等痫样放电。有作者指出,发作性疾病出现痫样放电,可证实癫痫的存在。本组诊断为癫痫8例(20%),AEEG示单侧或双侧额、中央、顶、颞区出现痫性放电,同步ECG5例正常、3例窦性心动过速。因此,同步AEEG与ECG长程监测,描记过程临床下或临床发作捕捉到痫性放电,可明确癫痫诊断。痫性放电是癫痫与晕厥鉴别最具价值的客观依据[4]。

综上所述,对发作性意识丧失的患者行24h AEEG与ECG同步监测,能更大提高心脑电生理异常信号出现率,从而更好地解释部分患者病因,对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所致心源性晕厥、癫痫诊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同时存在心脑疾病者,尤其伴有心律失常的癫痫与心律失常性晕厥,根据24h AEEG与ECG同步监测中意识丧失发作时间与相应心脑电生理异常信号出现顺序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1]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出版社,1984:141-152.

[2]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67-487.

[3]王建雄.急性晕厥的快速诊断方法[J].当代医学,2009,15(15):70.

[4]宋永健,卫国华,余慧贞.动态脑电图监测对癫痫诊断的价值[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8,18:229.

猜你喜欢
性意识心脑阵发性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女性性意识的自我暴露
花开应有时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由作品《胜利之吻》引发的思考
一测多评法测定心脑健胶囊(片)中6种儿茶素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脑同病急重症从风瘀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