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

2012-03-31 17:43马卫为董林生
草食家畜 2012年3期
关键词:卧地初乳四肢

马卫为,董林生

(新疆昌吉州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 昌吉 831100)

产后瘫痪又叫生产瘫痪,中医学上叫“乳热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病。病因是怀孕后期胎儿骨骼迅速发育及分娩后血钙大量进入初乳而引发的母畜低钙血症,同时表现为低血糖,低血磷,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和大脑皮层抑制等。临床表现特征为体温下降,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丧失,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多发生在4~5胎次以上的高产牛,通常在产后3 d内发病,以产后24 h发病最多,病情严重者抢救不及时常致死亡。

2012年1-3月,昌吉州的2个托牛所发生奶牛产后瘫痪3例,本文就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1 病因分析

奶牛分娩后开始大量泌乳,血钙从乳中大量排出,使血钙含量急剧下降。为了弥补血钙不足,机体进行一系列的调整,通过肠壁吸收食物中的钙、骨中钙的释放、甲状旁腺的功能调节等。如血钙得不到及时补充,机体就会出现持续性的低血钙,导致产后瘫痪。

分娩前腹压增大,乳房肿胀,影响静脉回流。分娩后胎儿排出,挤出初乳,乳房空虚,流入腹腔与乳房的血液量增多,流向头部的血液量减少,血压下降,引起中枢神经暂时性贫血,机能障碍,致使大脑皮层发生延滞性抑制,影响对血钙的调节。

妊娠期间饲料中维生素和钙不足,分娩前后母牛胃肠道消化机能减弱,对钙的吸收能力差,致使血液中钙含量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造成母牛骨钙代谢障碍,形成低钙高磷,引起重症性肌无力而瘫痪。

中兽医认为,母畜以血为本,分娩时流血过多,“气为功能,血为物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不足则伤气,气不足则功能减弱。根据中兽医理论,产后瘫痪是肝血不足,肝失所养,筋骨不利,麻痹瘫痪。

2 临床表现

2.1 典型症状

病初食欲、反刍停止,精神不安,呈短暂性兴奋。四肢无力,行走后躯左右摇摆,之后瘫痪卧地,不能站立,呈现一种特殊的卧姿,开始四肢曲于躯干之下,头颈贴于地面,但很快就将四肢伸向侧方,头向一侧弯曲至胸部呈犬眠状态。病发展很快,不久就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消失。闭目昏睡,瞳孔散大,角膜干燥混浊,眼睑反射微弱或消失。心跳加快,呼吸深而慢,皮肤和耳、角、四肢末梢冷凉,体温降至35℃~36℃或更低。随后出现后肢、骨盆部、头部肌肉及咽部麻痹,胃肠蠕动停止,舌头伸于口外,排粪迟涩,小便不利,有时瘤胃出现臌气。

2.2 非典型症状

病情较轻,瘫痪症状不明显。精神沉郁,对外界反应迟钝,食欲差,瘤胃蠕动微弱,体温正常或稍低。不能站立,卧地时头颈姿势不自然,呈现轻度S状弯曲。

3 病例报告

2012年1月20日,昌吉市三工镇永靖牛场0712号奶牛,6岁,4胎,1月19日产犊,双胎,产犊较顺利,产后1 h挤初乳约6 kg喂两头犊牛,4 h后挤初乳约10 kg,20日早晨7点又挤初乳12 kg,中午12点母牛发病。病初母牛呻吟、磨牙,食欲、反刍停止,躯干四肢发软,随后卧地不起,头弯向右侧胸部,舌头外伸,口内流涎。用针刺四肢、尾巴无反应。体温36.2℃,心跳116次/min,诊断为产后瘫痪,立即进行治疗。葡萄糖酸钙500 mL,25%葡萄糖500 mL,20%安钠咖20 mL,一次静脉注射。6 h后重复用药一次,又单独静脉注射15%磷酸二氢钠300 mL,皮下分点注射25%硫酸镁150 mL。在第一次用药的同时,进行乳房送风。先用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及乳头管口,然后把消毒好的乳房送风器导管缓慢插入乳头管内,有节奏的按压橡皮球打入空气,待乳房叩打呈鼓音时,将4个乳头用纱布条扎住。晚上10点,病牛挣扎着站起。为巩固疗效,21日上午同第一次用药再治疗一次,病牛痊愈。

2012年2月18日,三工镇常胜牛场2063号奶牛,6岁,5胎,于2月17日晚上产犊,18日6点挤初乳11 kg,下午4点卧地不起,精神疲惫,对外界反应迟钝,水草不进,头颈伸直贴地,耳鼻冰凉,体温35.8℃,心跳86次/min,呼吸13次/min,呈湿啰音,瘤胃轻度臌气,蠕动音微弱,口色青白,眼结膜干燥,眼睑反射消失。治疗:5%氯化钙400 mL,50%葡萄糖300 mL,20%安钠咖20 mL,维生素C 25 mL,混合静脉注射,与此同时对乳房送风。因病牛精神极差,采用中药调理(炙黄芪80 g,当归50 g,党参60 g,白术30 g,防风30 g,羌活 25 g,杜仲 30 g,续断 30 g,海螵蛸 30 g,伸筋草 40 g,炙甘草20 g,大枣 20个,水煎,用胃管投服)。20日12点,病牛精神好转,人工辅助后站起。之后两天用以上中西药重复治疗两次,病牛痊愈。

4 体 会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补钙是治疗本病的有效办法,但是一次补充量不宜过大,因为母牛产犊时失血失水过多,为了补充机体对血液的需要,心脏跳动急速,如果用钙量过大,钙的温度低,输液速度过快,易导致心脏急速收缩使病牛急性休克甚至死亡。

大脑皮层缺氧是奶牛产后瘫痪的又一病因。产后腹压下降,大量血液流入腹腔器官,导致大脑皮层缺血缺氧。挤净初乳,乳房空虚,血液迅速流向乳房,更会引起大脑皮层缺血缺氧,出现短暂性兴奋,继而出现肌肉无力,知觉丧失,麻痹瘫痪。乳房送风,使乳房充盈,限制血液流入量,而增加大脑皮层供血量,可使瘫痪缓解。产后第一次挤初乳不能挤净,挤出三分之一,以后三天逐渐增加挤出量,可预防产后瘫痪的发生。

产后失血过多,血少则气虚,气虚则功能不足,因此,治疗产后瘫痪宜补血益气、祛风活络。

[1]郑继方,杨志强,罗超应,等.奶牛常见病综合防治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93-96.

[2]艾地云,刘泽文,梁振华,等.实用牛病诊疗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68-170.

[3] 朴范泽,王春仁,夏成,等.兽医全攻略牛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40-341.

[4]董彝,丁思懂,马瑞林,等.实用牛马病临床类症鉴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72-375.

[5]张国伟,刘连超,李德林,等.奶牛常见病诊治[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0:104-105.

[6] 肖定汉,王志,李俊鹏,等.实用牛病诊疗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156-159.

猜你喜欢
卧地初乳四肢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牛产后卧地不起的治疗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奶牛卧地不起的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