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香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2012-03-31 23:00严芳何卫中
蚕桑茶叶通讯 2012年3期
关键词:香茶丽水绿茶

严芳 何卫中

(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323000)

丽水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浙江省第三大产茶区,所产茶叶以上市早、质量优、价格适中赢得各地消费者青睐。以金奖惠明、松阳银猴为代表的丽水名茶在浙江乃至全国各地具有较大的知名度。丽水香茶在中档绿茶市场独树一帜。

截至2011年底,全市茶园面积46.67万亩,同比增长4.3%;投产茶园面积40.28万亩,同比增长6.3%;茶叶产量 2.37 万 t,同比增长 10.39%;产值18.30亿元,同比增长25.51%。其中名优茶产量2.13万 t,产值17.32亿元,占总产量89%,总产值94.6%。可见名优茶的生产已经成为丽水市茶叶生产的重点,其效益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发展。除名茶外,丽水香茶产量为1.8万t,产值13.68亿元,是名符其实的骨干品种。

1 丽水香茶的产品定义

丽水香茶是指主产于丽水境内,松阳、遂昌、龙泉、莲都、云和为主要产地,以传统的炒青绿茶工艺为基础,融合半烘炒工艺制作而成的优质内销型绿茶。是浙江优质绿茶的代表。条索细紧弯曲、色泽绿润、滋味浓醇甘爽、汤色明亮、叶底鲜绿明亮。丽水香茶以香高持久闻名,畅销全国。

2 丽水香茶的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分析

丽水香茶是丽水茶叶生产的骨干品种,除生产高档名茶外,大部分的鲜叶原料均可用来生产丽水香茶。最细嫩的香茶原料为一芽二叶初展,大部分原料为一芽二、三叶,相当于传统炒青绿茶的一级毛茶原料。生产时间从春季开始一直延续到秋末,原料供应充足,产品质量稳定。香茶的主要销售对象为企事业单位公务、商务接待用茶、居民日常饮用茶,而不是通常的礼品茶、公关茶。性价比高,茶农生产香茶所消耗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低,效益高。

随着浙江绿茶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以及消费者对绿茶保健功效的认识加深,除传统的绿茶销区外,一些花茶、红茶等地区消费者也逐渐接受了绿茶。香茶的原料不是太细嫩,采摘成本相对较低,茶叶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符合自饮茶对茶叶滋味较浓的要求,属于性价比最高的茶类。达到了质量好、价格适中的要求,普通老百姓也能喝得起。全国有超过20个省市销售丽水香茶,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对丽水香茶的认可度较大,销量增长快。

3 丽水香茶的创新性分析

在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市场需求,丽水茶叶企业和茶农对丽水香茶的生产加工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在工艺创新和产品细分,提高和稳定了产品质量,产品符合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3.1 产品细分

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茶叶口感的差异化需求,多年的实践让丽水香茶企业提出了按照茶树品种进行细分茶叶花色品种的分类,发挥不同茶树品种的内质优势,稳定产品品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根据茶树品种,市场上有白茶香茶、龙井43香茶、迎霜香茶、乌牛早香茶、群体种香茶等品类。白茶香茶用白叶1号原料生产,由于氨基酸含量高,香高味爽,显特殊花香,品质最优。龙井43香茶用国家级良种龙井43原料生产,条索细紧,显嫩栗香,滋味鲜爽醇和。迎霜香茶香气高扬,收敛性强,滋味浓醇。乌牛早香茶上市早,色泽深绿,肥壮,滋味甘醇。群体种香茶具备香高味浓特性,耐冲泡。

通过生产原料的细分,可以有针对性地向不同口味的销区推广相应的香茶品种,销区采购商可以根据需求有选择地采购相应品种,扩大丽水香茶的市场占有率。

3.2 初制工艺创新

在传统炒青绿茶加工工艺基础上,丽水香茶采用了杀青偏老、长摊凉回潮、长揉捻、连续滚筒炒干等工艺。在设备上,针对香茶加工要求,降低了揉捻机揉盘龙骨高度,降低了滚筒转速,增加了滚筒排风量,使所生产的香茶条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醇和,提高了产品成条率,降低了碎茶含量,色泽均匀绿润。

3.3 产品半精制化

由于目前绿茶精制率的降低,小规模企业生产的炒青绿茶需要经过简单精制处理后才能上市销售。传统的精制设备工效低、技术要求高、处理效果一般,不适应小茶叶企业使用。丽水茶农在产品处理上采用了韩产色选机,黄片、茶梗、碎末处理效果明显,工效高;再辅以复火提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每吨价格高出4000~10000元。仅松阳县,用于香茶生产的色选机已经超过100台,色选机的应用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4 进一步做大丽水香茶的策略

4.1 加快品牌培育

以公用品牌“丽水香茶”建设为切入点,在配合全省“浙江绿茶”全球推广计划和各县市一县一品的基础上,启动丽水香茶公用品牌形象塑造工程。要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策划,强化市场监督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及其品牌在公用品牌创建中受益并发展壮大,最终让强势龙头企业品牌代替公用品牌。

4.2 推进标准化生产

由政府茶叶主管部门牵头制定丽水香茶品种、栽培、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等系列标准,并通过贯标,提高全市香茶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为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打好基础。

4.3 加强香茶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香茶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对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引进与选育、产品质量安全、香茶工艺技术创新、加工设备改造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逐步提高香茶生产的技术创新能力。

[1]钱杭园,杨小微,孙文清.浙江省茶叶品牌构建的途径与成效[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1):28~31

[2]叶火香,何迅民,张林福等.松阳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2010,(2):14 ~16

[3]严芳,何卫中.做强丽水绿茶产业的对策思考[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26~28

猜你喜欢
香茶丽水绿茶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丽水发现新物种
基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研究三叶香茶菜抗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机制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月兔香茶凝紫砂——谈谈“玉兔壶”的工艺之美与象征意义
紫瓯香茶醉太白——简谈“太白韵”紫砂壶的构造与文人风采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把自己煮成一壶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