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2-04-01 04:28刘丽芬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6期
关键词:快速路城市交通路网

刘丽芬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8)

0 引言

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或面临的城市问题。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水平空前加快,西方城市几十年前发生的交通拥挤、住宅缺乏、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己在我国频现,其中大、中城市交通问题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无论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还是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等方面都跟不上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的步伐。交通拥堵问题己经成为许多城市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对此,必须提出新的思路,采取新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保证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增长。

西安作为文化旅游古城、学术交流中心,以及西北地区特大型交通枢纽城市,面临着城市交通供给能力有限和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交通拥堵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对西安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十分必要。

1 交通拥堵界定

(1)交通拥堵的具体定义各国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国内外对交通拥堵的定义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a.美国芝加哥运输部对道路交通拥挤的定义:30%或更大的5 min车道占有率对应的交通状态。

b.美国德克萨斯运输部交通拥挤的量化定义:当出行时间超过在小交通流量或者自由流的出行环境下正常发生的出行时间、产生较大延误时的交通状态,当这个延误超过大众能够普遍接受的界限时,称为不可接受的交通拥挤。

c.日本道路协会对城市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的定义:以时速40 km/h以下低驶或反复停车、启动的车列连续1 km以上并持续15 min以上的交通状态。

d.我国公安部则对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分别给出了定义: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车行到上受阻点且排队长度超过250 m,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拥堵路段则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1km的状态。

(2)笔者认为,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应定义为以下几种情况:

a.快速路以时速40 km/h以下低驶或反复停车;主干路、次干路以时速25 km/h以下低驶或反复停车。

b.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在原地排队5 min以上(收费站情况除外)不前行。

c.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车辆3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口;行人及自行车2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口。

2 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

2.1 西安市交通拥堵现状

截至2011年11月底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40万veh,日挂牌新车为700 veh至800 veh,主要道路及区域通行能力饱和,市区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西安市的道路承载力正面临严峻考验。据调查显示,70%的市民每天出门平均会堵30 min。

西安市现有城市道路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路网交通流整体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各级道路平均车速普遍较低,车速呈下滑趋势;主要路段高峰期持续时间延长,高峰期交通拥堵路段增多,严重影响了路网的运行效率。特别是三环路以内及二环路周边区域,中心城区和繁华街区堵车现象尤为严重。

2.2 西安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基于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状分析,可从历史层面、技术层面及管理层面对其拥堵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历史原因分析

西安作为世界闻名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不仅有世界八大奇迹之称的秦始皇兵马俑,城区内还分布有明城墙、钟楼、鼓楼等诸多文物古迹及大明宫等文物遗址保护区。这一方面是古城西安的骄傲,但另一方面也成为西安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瓶颈。如明城墙的城门洞,对城区交通特别是南北向交通造成了很大的阻断或瓶颈,南门、北门、北大街、北关正街交通经常拥堵;大明宫遗址、汉长城遗址等占地面积较大的文物遗址保护区,造成周边区域路网密度严重不足,断头路、瓶颈路长期存在,并影响了东西高架快速路的连通;东南片区,由于地形地貌起伏变化较大,造成东南三环周边区域道路建设滞后,路网密度小,交通流过于集中而经常拥堵。

2.2.2 技术原因分析

西安作为文化交流、经济发展中心及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城市发展迅速的同时城镇化水平也稳步加快,但其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道路专项规划、公交专项规划等均未能满足目前日益尖锐的交通供需矛盾,缺乏一定的适用性及超前性。如西安市各个开发区的建设,普遍重视各自开发区内部的道路建设,而忽略对外道路系统规划与衔接。其中曲江新区、高新开发区较为典型;城市近、远期规划未能得到合理统筹与衔接,如二环路互通式立交偏少,快速路建设滞后,东、西三环平交路口过多影响行车速度及安全;南、北三环建设标准低,通行能力小,使南、北二环的交通压力相对增大,南二环全天候有2/3时间处于交通饱和状态;一些商业项目、娱乐中心等大型人流集散中心建设时,交通组织不合理,造成了周边区域交通量骤增而拥堵,如曲江大唐不夜城、万达广场周边等;因行政中心北迁后,又增大了南北向交通压力,特别是北门至北大街,环城西路及环城南路,交通流经常处于饱和状态。

2.2.3 管理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近两年呈现井喷式增加,2010年、2011年平均增幅为23%,政府部门目前尚未采取任何措施及计划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停车场建设滞后,地下车库的使用率偏低,导致大量路边停车而产生瓶颈路段;同一区域内多个施工点同时开挖路面,造成车辆拥堵不畅,如电子城区域;2011年西安为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16条主干路上增设了公交专用道,在实际运行中交叉口左转公交车辆、右转社会车辆与直行车辆之间存在大量交织和冲突,造成交通不畅或排队;交通管理设施如信号灯配时不合理、指路标志设置不合理、车道划分不合理等,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潜在因素;驾驶员、行人交通意识淡薄,抢道、占道现象严重,也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堵程度。

3 交通拥堵对策研究

3.1 近期措施

3.1.1 完善现有路网,重视交叉口改造

一是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想方设法增加特殊区域的路网密度;二是对拥堵严重的主、次干路进行断面拓宽改造,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如科技路、西沣路、西延路等道路;三是优化平面交叉口及立体交叉口,从交叉口渠化、掉头车道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标志标线设置、信号灯配时、隔离设施设置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提高整体路网的通行能力及安全性。

3.1.2 完善公交优先政策,重视规范标准制定

一是完善现有的公交优先政策,在主、次干路以上的道路上,尽量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同时改造相关的道路设施,设置港湾式停靠站,为公交的快速通行创造条件。

二是逐步引进容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舒适性好的BRT快速公交系统,并加快地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将轨道交通和BRT相结合,形成客运交通骨干网络,提高市民的公交出行数量,减少小汽车出行总量。

三是重视规范标准制定,西安市交通拥堵还有一些原因是由于交通管理设施不完善造成的。可借鉴其他省市经验,研究制定出适合西安市交通发展现状的交通设施技术规范,在完善交通设施的同时也能够降低交通拥堵程度。

3.1.3 更新交通管理理念,重视新技术应用

一是选择拥堵严重的区域如城墙内区域实行高峰期限号通行,或者错时限号,将会有效分流拥堵区域车流,减少拥堵发生。

二是在有条件的区域推行单位停车场社会化,提高停车位使用率,减少路边停车数量,缓解道路通行难问题。

三是提高城市中心区及繁华区停车收费,消减交通流过于集中的现象,实施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

四是立法规定同一时期内同一地区的道路施工开挖数量,避免道路同时施工造成区域大面积拥堵。

五是适当控制机动车增长速度,学习外地经验机动车挂牌采用抽号或拍卖方式;改革汽车税费制度,少开少交钱,多开多交钱。

六是重视新技术应用,采用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进行诱导、控制与管理,提高全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及效率。

3.2 远期措施

(1)加强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

重视未来路网规划,尤其在当前大西安规划的背景下,更应充分重视综合交通规划如公交专项规划、停车专项规划、交通枢纽规划等,重视开发区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针对西安市路网、交通存在的问题进行规划,通过规划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二是规划应具有可实施性,与西安市实际情况相吻合;三是避免城市拓展采用摊大饼的发展模式,提倡卫星城市、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并持续执行下去;四是对新区建设如西咸新区进行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一体化规划,科学调配城市结构和用地性质;五是重视城市交通抠纽规划,特别是客运交通抠纽。地铁建设的开始需要进行新的思考,应做好地铁与地面交通的衔接配合,如地铁与公交站、长途汽车站、出租车的换乘,地铁之间的换乘,都要精心规划;地铁站周边社会停车场、自行车停放等问题,也应统筹考虑;六是重视城市出入口道路规划,保证城市内外交通的快速转换通行。

(2)加快西安市快速路系统建设,为长距离大容量交通提供快速通道。

西安市的快速路系统规划为“环状加放射线”型,环状线即指二环线、三环线。自2008年三环路建成后,中心城区与三环之间的交通量出现了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建设一批快速路实现城市交通的快速集散。未来几年,随着关天经济一体化、陕西西咸新区五个新城(总面积882 km2)的成立及建设,西安市交通形势将更加严峻。城市快速路不仅能提高各开发区与西安主城区的交通可达性,还能从整体上提高城市路网服务水平,有利于发挥城市各级路网的交通功能。目前西安正在进行朱宏路、新安路、广安路、北辰大道4条快速路的前期准备工作,这对完善西安市快速路系统具有重大意义,应尽快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3)加强交通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是培养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和法制意识。建议将交通安全法编入中、小学及大学教材中,使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规真正深入人心,规范市民的交通行为,取得明显成效。

(4)发挥西安市交通管理委员会作用。西安市交通管理委员会已于2010年11月成立。建议交通管委会组织专家定期召开会议,统一制定西安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集中管理和指导城市交通建设,保证重大交通决策得到实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治理西安交通拥堵问题,目前已经涉及到规划层面、管理层面、建设层面、技术层面及社会综合层面。要有效解决西安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既要有近期的救急措施,还要有长远考虑的根本性措施,既要从交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又要紧密结合西安市交通发展的自身特点。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群策群力,共同解决西安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1]陆化普.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王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快速路城市交通路网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
基于LS-SVM的快速路入口匝道预测控制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