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效益的几项技术措施

2012-04-02 01:16马秀玲杨金明廖开志魏秀翠
长江蔬菜 2012年1期
关键词:菌种二氧化碳秸秆

马秀玲 杨金明 廖开志 魏秀翠

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效益的几项技术措施

马秀玲 杨金明 廖开志 魏秀翠

为保证设施蔬菜高产高效,在选择优良品种和合适茬口的基础上,应增施CO2气肥,平衡施肥,重施有机肥,补施微肥;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加蔬菜产量,提早上市;无公害防治病虫害;防止采收、包装、贮运造成的二次污染。

东海县作为日光温室生产最适宜地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设施蔬菜为反季节栽培,一般都要经过漫长寒冷的冬春季节,特别是在冬季,经常会遇到低温寡照和阴冷天气,如果管理不当,蔬菜生长会受到抑制,产量下降。生产中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以保证设施蔬菜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1 选择适宜良种

根据栽培季节、消费市场等选择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品种,当前生产上主推蔬菜品种有金辉、金珠番茄,冬冠5号、454黄瓜,早佳84-24、京欣系列西瓜,景甜一号、黄子金玉甜瓜,碧玉、法拉利西葫芦,布利塔长茄,红颜、章姬、甜查理草莓。

2 合理安排茬口

保温性能好的温室可以安排深冬一大茬,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翌年5~6月拉秧。单砖墙温室及大棚由于抗寒及抗风雪能力较差,建议种植春提早及秋延后茬口,避开深冬严寒季节,降低恶劣天气带来的风险。

3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冬春季节,由于棚室经常密闭,白天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每天早上揭开草帘后如不及时通风,二氧化碳浓度可降至100 mL/L以下。如果棚内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补偿,蔬菜常常处于二氧化碳缺乏状态,特别是在晴天上午日出前后,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往往低于补偿点,直接影响蔬菜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为此,需要通过人工给棚室内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方法有多种,如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智能精准气肥机自动施肥法、化学反应法、颗粒剂法等。据试验,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提高蔬菜品质,增强作物抗病性,减少落花落果,促进果实生长,提高坐果率10%以上,提早上市7~10天。如果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能增加到1 000 mL/L,黄瓜可以增产15%,番茄增产30%,辣椒增产25%,芹菜增产43%,蔬菜平均增产幅度17%~45%,增产效果十分明显。目前,智能精准气肥机自动施肥法,使用方便、效果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

4 改进施肥技术

重施有机肥,推广平衡施肥。合理施肥是设施蔬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其要点是“精配育苗肥、稳施定植肥、重施膨果肥、巧施复壮肥、酌施叶面肥”。新菜地,一般各种营养都缺乏,主要通过大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培肥地力;种植3年以上的老菜地,一般会缺少钾和多种微量元素,要注意对症施肥,缺什么补什么。追肥应以腐熟液体有机肥为主,可适当加一些微生物菌肥。

5 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

该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和无机养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光合效率,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早熟无公害农产品的一项新技术。反应堆的制作,按栽培667 m2计算,准备秸秆3 000~4 000 kg(包括硬质秸秆如玉米秆、高粱秆;软质秸秆如麦秸、树叶及杂草等),准备菌种3~4 kg。为使菌种撒放均匀,应进行拌种,拌种比例为菌种∶麦麸∶水=1∶15∶12,拌种适宜的标准是以手攥指缝能见水渗出但不滴水。然后根据作物行向的分布,将行距间开挖成宽60~80 cm、深30~40 cm的沟。在沟内先铺1/3硬质秸秆,撒1/3菌种,踩实后再铺第2层软质秸秆,再撒1/3菌种。最上层秸秆两端要露出5 cm,然后覆25 cm厚的土,并结合覆土施基肥,浇1次透水,整平后起垄、栽苗、覆膜。覆膜后在每株苗周围扎5个小孔,孔距20~25 cm,孔径2~3 cm,孔深50~60 cm,以便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气体。经试验,使用该技术后15 cm地温可提高2~4℃,二氧化碳浓度提高2~3倍,作物生长健壮,病虫害轻,发苗快,坐果率高,开花结果提前,可提早上市7~15天,增产30%以上,同时节约化肥50%以上,农药用量明显减少,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6 穴盘育苗技术

穴盘育苗是以草炭、蛭石等作基质,采用专用育苗穴盘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育苗方法。它突出的优点为省工、省力、节能、高效;根坨不易散,缓苗快,成活率高;适合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移栽;有利于规范化科学管理,提高商品苗质量,克服了传统土床育苗和营养钵育苗成苗率较低、病害难控制、用工成本高、床地占用面积大等弊端。

7 科学、适时防控病虫害

7.1 农业防治

棚室内湿度大是病虫害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但不利于病虫害大量发生和蔓延的生态条件非常重要。生产上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降低10%以上。另外,灌溉后或棚内湿度大时应及时通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

7.2 物理防治

采用灯、光、电、辐射等方法防治病虫,如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硫磺熏蒸器、高频电、超声波、黄胶板等诱杀病虫。设施内采用臭氧仪防治等。

7.3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采用植物源和生物源农药,如农抗120、苦参碱、印楝素、农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

7.4 化学防治

保护地防病优先采用粉尘法、烟熏法,最后才是喷、灌防治。喷洒药剂最好选在晴天上午无露水时,喷后2 h通风排湿。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尽早控制发病中心,及时打药,提早预防,阻断病害的蔓延和发展。

8 避免采收、包装、贮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为保持及改进蔬菜产品质量、提高蔬菜的商品性,必须采用一系列的采后保鲜与加工处理措施。包括加强贮运在内的蔬菜采后管理,严格选择低毒、低残留药剂处理,按照规定的浓度和用量喷施,避免采收、包装、贮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国标委农[2009]53号),项目编号:SFQ6-1305

马秀玲,杨金明,廖开志,魏秀翠,江苏东海县农委蔬菜站,东海县牛山镇晶都大道北侧农委院内,222300,电话:0518-87796651

2011-09-24

猜你喜欢
菌种二氧化碳秸秆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抓捕”二氧化碳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防治食用菌种老化“六步”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