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地理教学误区的思考

2012-04-02 07:05福建连城二中366200陈立新
地理教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观摩课本堂网点

福建连城二中(366200) 陈立新

对高中地理教学误区的思考

福建连城二中(366200) 陈立新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在努力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学生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变被动灌输式为主动汲取式学习;而地理教师则通过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者、指导者。正因为如此,当前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许多地理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地理气氛异常活跃。当然,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也还是看到,地理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几个误区,值得大家探讨和反思。现以一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必修二)地理观摩课为例进行说明。

一、能力与基础的认识误区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地理教学应该从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地理教师在上课时不会只把“知识传授、技能的培养”作为自己的唯一目的,才能真正从重视教师的教转为重视学生的学。但是在听了一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地理观摩课中,明显地觉得,地理教师还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注重知识的教学中地理教师还是忽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地理教师在上课时能够围绕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教学:①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②让学生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③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同时也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但是在学生“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尤其是对学生分析方法的引导比较不够。教师在教学时虽然也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问题,但是,教师对学生还是不能大胆放手,学生对问题的探讨浮于表面,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值得大家深刻的反思。虽然本次课程改革改变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基础知识传授”的倾向,淡化对具体知识内容的要求,而强化、细化了地理技能和方法的要求,突出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是达到育人目的的载体,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载体,能力的形成以及正确世界观的养成都将变成无源之水,因此新课程仍然注重基础知识。

二、提问与质疑的认识误区

地理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本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地理观摩课来看,地理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整堂课有大量的提问,课堂气氛浓厚热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但是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外表热闹而实质空泛,学生并没有真实地参与“问题的探究”,当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例如本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地理观摩课,地理教师设计了许多问题:“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有何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有何影响?”(主要交通线的变化和发展,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有何影响?”(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是什么?”(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等等。当然,这种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可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深化,但是在这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看似有问有答,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却是缺少学生的主动质疑,主动探究,这种教学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忽视对学生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当然地理教学的功效就会大打折扣。

三、形式与实质的认识误区

《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从本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地理观摩课来看,地理教师也在采用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也在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例如从本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地理观摩课来看,地理教师在“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这部分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探究:①如何理解“主要交通线的变化和发展,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地理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对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的合作探究,得出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②如何理解“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地理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以下两个实例来合作探究:例1:我国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例2: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的发展,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充分发展,扬州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而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发展迅速。但是在本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地理观摩课教学中,地理教师重视的是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课堂活动的实质,因此本堂地理观摩课还是存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子:①小组合作的组合太随意,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②合作的问题太简单,学生只要一看教材就能够得出结论;③大多数的合作只是少数成绩较好、爱提问、爱发言的学生参与其中,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在一旁当“看客”;④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⑤问题探究的价值不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

基于以上地理教学中的一些认识误区,作为地理教师还是应该继续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和培训,以便不断地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从而在地理教学中才能够不断渗透新理念,落实新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观摩课本堂网点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走进崇本堂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务本堂
务本堂
学科价值:数学教材解读的重要视野——由两节同题观摩课引发的思考
摇曳生姿 诵读见长——以“第五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课”为例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观摩课
银行网点项目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