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探析

2012-04-02 11:21李丽君
电大理工 2012年2期
关键词:教务教学管理管理人员

李丽君

辽宁大学(沈阳 110036)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制定学生培养计划、编制课程课表、学生学籍注册管理、教学制度规定制订与考试规范管理等职责。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水平,不仅影响到高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务管理人员是组织协调教学活动的根本,本文就此从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提升的角度探索其发展途径与原因。

1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现状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组成有历史的原因,既有近年来扩招的直接后果,也有各种历史背景等等。目前高校教务管理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务管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普遍较低、教务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强和教务管理岗位人员自身定位不准都是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队伍不能适应现代化高等教育需要的重要原因。

2 影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原因

2.1 高校教育发展的责任感欠缺

教育本身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的义务,高等教育担负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使命。高等教育本质上是学生的教育,作为高校教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他们是承担高等教学这个社会责任主体中的重要环节。增强责任意识,更多的是需要从高校教育发展的角度,加强日常管理,做到在管理上科学规范。

2.2 高校教育的奉献意识欠缺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面对着复杂的工作,面对的是学校运行的重要环节,面对的是全体师生,各种常规和临时性工作互相渗透,既包括学籍注册、教学档案管理等常规事项,也包括各种教学检查、突发性工作,以及领导临时指令性工作的办理等。而教务管理人员忙碌的结果却往往看不到具体的、直接的成绩,同时由于高校多偏重科研,对于教学和教务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教务管理人员地位和岗位重视也不够。因此,更多的只能依靠教务管理人员自身树立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认识教务管理在整个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2.3 高校教育的服务意识欠缺

目前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往往还缺乏较强的服务意识,往往处于一种行政管理居高的思想。不少从事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缺乏充分认识和理解服务的重要性,未能主动地为师生服务,未能自觉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教师和学生当中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和建议并主动解决职责范围内的有关问题。

3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根本途径

3.1 注重思想和职业素质教育

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教育的示范性等,都迫切要求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要有很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思想水平,做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自觉加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鉴别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3.2 提高能力培养和业务培训

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背景不一,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应该积极提供各种培训和进修机会,采取定期组织学习考察,召开教学管理研讨会、组织交流、在职培训、支持相关教学管理改革课题研究探索等方式,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技能,达到精通教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高等教育法等专业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学籍、考试、排课、上课、教材管理等业务知识,了解全校各院系课程情况。只有熟知这些业务知识,才能确保高效教学管理工作顺利达标。

3.3 提升改革创新意识

高校的教务管理是目的性、计划性、科学性、规范性、创造性很强的系统工作。教学管理不仅要规范有序,同时还需要及时解决因教学形式多样化、内容复杂化、信息多元化、范围全面化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何适应高校快发展的需要,做到教学管理与学科发展、学生培养、教师要求变化等一系列因素协调有序推进,必须注重提升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尤其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经逐步开展办学改革,比如跨专业选课、学分评估、专升本、不同平台生、独立自主招生等系列新现象、新问题,相应的教学改革也应随之变化。这就要求相关教育管理跟进,增强创新意识,利用科学的管理知识、多样的管理方式创造性的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勇于创新新模式,提出教育管理新目标,实现教学管理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改革中进步。

3.4 加强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建设

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个系统工程,多重因素决定着教务管理人员能否有逐步提升和相应效益的表现,其中教务管理制度建设是关键。只有制度建设明确,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努力为教务管理人员创造一个公平合理、规范有序、鼓励竞争、有效激励的管理环境和工作场所,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务管理人员奋进的动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务部门的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制度建设也会间接影响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公平合理的管理制度,为人员素质提升提供平台,必须确保制度易于推行,有利于提升教务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4 结语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学管理和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作为承接教师、学生、学校之间各项工作和业务的教务管理人员,具有极其明确的责任和使命,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教务人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承担起高校教学管理的重任,为高等教育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王酉婕.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4).

[2]陆云志.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8).

[3]李素琴.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理工高教研究,2009.28(6).

猜你喜欢
教务教学管理管理人员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