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对策

2012-04-02 11:21吕志新迟国利张翠萍
电大理工 2012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能力教育

吕志新 迟国利 张翠萍

1,3本溪广播电视大学(本溪 117000) 2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 110021)

浅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对策

吕志新1迟国利2张翠萍3

1,3本溪广播电视大学(本溪 117000) 2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 110021)

在教育技术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指出了在信息化时代教师教育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教育技术能力 信息化时代 对策

面对当今社会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教师作为这场教育变革的推行者和实行者,其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则显得的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所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之一。

1 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使教育由传统的封闭式走向了现代的开放式,扩大了教育的规模,提高了教育质量,降低了教育成本,增加了教育、教学的效益。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体教学的质量,有利于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与校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已向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教室、批改作业等一系列极为熟悉的教学活动,正在被网络、屏幕、数字化信息等现代传播技术产物所代替,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控制地位已不复存在。因此,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必须重新审视、重新定位,理智地、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教育的方向。

2 教师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认识不足,态度不够端正

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部分老教师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在心理上认为新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是下一代的责任,与已无关。这种态度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导致教师难以全面掌握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不能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应带来的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受资金问题的困扰,缺少教育信息化开展的硬件设施。

2.2 信息化时代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清晰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教师作为信息权威的地位不复存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逐步发生了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也必将发生改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师角色的全盘颠覆,而是在其传统角色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和提高。然而很大一部份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2.3 教学课堂设置缺乏创新,没有很好应用和管理现代教学设备

虽然教育技术改革进行多年,但是很多教师的课堂模式仍然是“满堂灌”,学生无法主动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样不利于提高教学授课效率,现代教学设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管理,自然授课效率还是止步不前。

2.4 部分教师没有把教育技术真正与自身能力相结合

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出现严重分化,部分学科教师经常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因而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而部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则显不足,教育技术水平明显不高。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不仅要靠培训,更重要的是靠平时的锻炼和实践应用。

3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对策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要加强开展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原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自觉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机制,明确教育技术在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2)加强教学设计的培训,能够让广大教师从系统论、信息论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应用对课堂教学的实际作用,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精心筛选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技术手段。

(3)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要跳出教育技术的圈子来评价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坚持从构建学生主体性课堂的角度,从有效性的角度评价教育技术的应用。

(4)把握好在信息社会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教育信息化的当前时代,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仍然非常重要。教育信息化没有弱化教师的角色,而是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信息化使教师从繁重的知识教学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学生心性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养成。③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和学生逐渐变为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脱去“权威”的光环,成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③成为研究者和学习者,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理念,人要生存,就必须坚持学习。作为教育信息传递的主要成员,教师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办学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教师只有全面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切实提高自身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技术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教育技术是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学改革的 “利器”,愿广大教育工作者利器在手,共同开创一方教育探索研究新领域。

[1]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2]祝智庭.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2).

[3]曹卫真.步入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培训目标初探.中小学电教, 2006(8).

[4]张永生.对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质与能力的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6(8).

[5]李爱娟.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继续教育研究, 2010(4).

文婷)

猜你喜欢
信息化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