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2-04-02 13:41
电大理工 2012年3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分组讨论沈阳

玄 璇

沈阳市奉天学校 (沈阳110000)

1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论剖析

所谓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就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成长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的实践活动,做学习的真正主人为教学出发点,组织课堂教学。简言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实践探索

任何教学都应该有“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也就是教学要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着手。但是,一定要注意,只有通过“教”,才能达到“不教”的境界。

教学必须首先考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不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是无效的。因此,教学方法、教学流程,要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基础、生活需要等进行设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者特研究一种“五边型”,即“课前展示、创境激趣、分组讨论、展示汇报、教师操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力求在日后教学中不断完善:

(1)课前展示 教师提前布置自学任务。课前学生以谚语、故事、对话、视频等形式呈现给班级。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预习新知识的能力,并整和自身的实践经历和理解,编排成新的形式,初步加深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认识。

(2)创境激趣 由教师依据课节重点,联系日常生活见闻,说明学习新课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进而为接下来的学生分组讨论做以正确引导和有效铺垫。

(3)分组讨论 在自学探究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主要目的是开展“兵教兵”的活动。教师把握课堂主线,引导学生展开研讨,把自学不懂的问题,通过四至六人的“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互议研讨。“合作学习小组”以学生认知层次,阅历水平,学识积淀的不同进行合理分组[注意:应根据“组间水平相当”的原则分配]。该过程注重合作学习,注重信息交流,注重生生互动,注重师生互动,教师要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要在教学重点处、理解的疑难处、知识的关键处创设情境,有效开展课堂研讨,切忌形式主义。

(4)展示汇报 在小组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各组由一名学生对重点题目进行板演(考查书写)或口头分析讲解(考查语音、语调),再由其他学生点评补充。必要时,老师要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力求讲解正确完整。要注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追求最佳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应对解题的思路、方法、规律以及注意问题,加以总结归纳。在展示过程中出错率较多的重点题目,要反复进行练习,且要求学生在错题集上加以订正。

(5)教师操练 在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通过练习加深理解,领悟要点,灵活应用,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题目的选编要针对学习目标和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精选(即教师走“题海战术”),采取分层设练,可设置三级平台,即:知识技能训练(70%),实践应用训练(20%),能力方法训练(10%)。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中低档题为主。注意题型的多样性、代表性和覆盖性。

对于练习题,先由学生认真思考,定时独立完成。练习完成后,按学习小组进行研讨交流,体会总结,探讨解答问题的各种方案。老师要全面观察、了解练习交流的情况,随时给予启发引导,切实注意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自学交流的效果,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对此老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对学生交流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要应对自如,胸有成竹;对课内外知识的融会,前后内容的联系,要把握准确,随时进行穿插讲解;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要有全面的估计,及早做好准备。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联系点、易错点、易忽略点、应用热点要认识清楚。这样才能正确引导思路,准确解答问题,适当延伸扩展知识。

对这一环节的教法,应遵循“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交流中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可先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再由学生解答或补充,对回答不全面的问题,教师要精点巧拨,明确肯定。对教材中可以拓宽引深或被学生忽略的重点问题,应由老师提出置疑,让学生思考后予以回答,最后由老师加以规范。对于老师理解知识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必须进行精讲,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但是在实践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源于模式,但又不拘泥于模式。“五边型”课堂模式,根据课型、内容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突出某一环节,也可以打破模式重新进行整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不能机械的生搬硬套,其生命力在于它的灵活性、开放性。如:习题课就可只用分组讨论、展示汇报、教师演练三个环节;有时也可将两课时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五个步骤。特别是不同学科各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长,应有不同的方法,但总的思想理念是一致的——“以学生为主体”。

作者的转变只能说是刚刚起步,离新课改的精髓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教学容量较小、节奏较慢、效率较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下游学生没有得到更好的照顾。

新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时时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受益。作者会把新课改的主旨所在深入贯彻执行在课堂教学之中。

[1]张曼莉.自助式教学法.见:冯双鹏,谭惠苓.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

[2]刘男平.“1+1”课程模式浅析.见:冯双鹏,谭惠苓.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

[3]金海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见:冯双鹏,谭惠苓.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分组讨论沈阳
基于分组讨论互动教学的视频反馈学习法在神经病学教学查房的应用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以学生为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研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LiteraryTechniquesEmployedtoDevelop Celie'sCharacterinThe Color Pur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