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意义探寻与实施途径分析

2012-04-02 18:08阳素云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4期
关键词:科学大学生建设

张 剑,阳素云

(邵阳学院人事处,湖南邵阳422000)

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意义探寻与实施途径分析

张 剑,阳素云

(邵阳学院人事处,湖南邵阳422000)

高校文化指学校整体文化,是全校师生共识与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新时期,高校文化在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面对高校文化建设现状,需要积极开辟文化建设途径,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意识,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坚持校园文化创新,让文化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建设,推动高校发展。

文化建设;高校;大学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高校文化凝聚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具有引领性、育人性、服务性与创新性等基本特性,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等德育功能。探寻高校文化建设的意义,开辟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是时代对高校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加强高校全面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 面对时代现实的深度探寻: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文化指学校整体文化,作为高校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熔铸了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激发力、鼓舞力,促进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升和践行,是全校师生共识与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

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需要一定的文化认识为先导。先进文化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的科学把握,没有先进的文化,就不能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也不可能有坚定的信念。新时期,从总体上讲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在面对各种思潮的涌入、渗透和影响时,能始终保持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多变,再加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中国思想界出现了色彩斑斓的状态,思想文化领域充满了探索、试验、冲突、竞争,这既给中国文化开辟出一条多样化的发展之路,但也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1]。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也是最危险的动摇,尤其是出现在青年一代身上。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引领大学生,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及时总结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和获得的新认识,解决现实生活青年大学生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与疑点,善于运用“理论热点面对面”、“热点问题谈心录”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同各种错误观点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使广大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迫切需求

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高校稳定和谐发展的精神力量,是衡量高校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但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就业方式的改变,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上有些人开始浮躁,有些人甚至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急功近利、重利轻义。加上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空洞无物、华而不实,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单向知识传授,忽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失去了与丰富多彩的鲜活生活的紧密对接。受其影响,少数大学生缺乏真诚,缺少书香气,多了铜臭味。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态度上更加务实,方式上更加现实,权利上甚至更加功利化。因此,始终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的现象,高校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坚持高标准,保持先进性,坚定政治性,才能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保持纯洁。为此,就要坚守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引入优秀文化资源,筑牢文化壁垒。教育学生扭住时代发展的弦,唱响高尚道德主调。理智面对和处理复杂环境下的复杂问题,分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提高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提高价值观念、精神状态、奋发意志和思想道德,努力成为有先进思想、高尚道德、优良作风的模范实践者。

(三)大学生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切实需备

在当今信息化充斥下,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高校文化建设只有牢牢把握这一时代趋势,占据现代科技前沿阵地,才能保证大学生不仅在思想道德上走在社会前列,而且在科学文化武装上也走在社会前列。但从目前高校的状况看,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突出表现是:学历层次虽然有所提高,但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理论突出,但胜任本职的专业化能力偏低;实践操作本领缺乏;富有勇于探索的精神,但迎接挫折的心理素质不够。这些表现集中说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已经较为突出。而这些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迫切需要用知识武装大学生,增强科学和人文教育的培养途径,在新闻、社会学、经济、政治、法律、管理等课程中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态度、钻研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锻造科学精神,抓紧培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厚重的科学文化底蕴、合理的复合知识结构和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型专业人才。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过硬,成为用现代科学文化武装起来的先进群体。

二 结合高校现状的理性回归:高校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创高校建设的新局面,需要翻开先进文化的新篇章。面对高校文化建设现状,尚需要回归理性,从实处着眼,大力加强建设力度,开辟实施途径,多方面入手层层推进,不断推动其繁荣发展。

(一)强化高校文化建设意识,统筹推进高校文化管理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发展意识,树立大局意识,自觉站在民族文化复兴、国家文化繁荣、高校实力提升的战略高度来审视,以高校文化发展繁荣推动高校综合实力的转型。为处理好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文化建设,就要从总体上统筹考虑,整体推进,防止顾此失彼或避重就轻。首先,要统筹好传统文化、社会文化、青年文化、时代文化、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弘扬优秀文化之精华为重点,构建一体化管理的文化体系。第二,要统筹好国家和高校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求得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的理解,如克拉克·克尔所言,一所大学越是优秀,需要的自治越多,这离不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巨大的独立程度的大力支持和忍耐”[2];同样,高校也要从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着眼,注重文化可持续性发展和其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建立内容丰富的文化发展之路。第三,要统筹好对文化战略与文化比较的研究,积极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化战略,同时加强对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历史背景、人文传统、思维方式、道德价值体系、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等文化信息的研究探讨,在国内外文化比较中科学筹划高校未来发展谋略,谋划对应不同形势下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对策,切实提高高校层次和水平。

(二)创设高校文化建设氛围,全面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在校园中的浓缩,它聚焦于高校广大师生员工,以广阔的校园空间为背景,显示出校园中特有的情景模式和精神气质,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情感、信仰、追求产生着影响。校园文化的指向点包括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政治、法侓、哲学、艺术和社会制度等。通过对这些文化的领悟吸收,学生思想品德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与高度,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能得到提高。创设校园特有文化氛围,就要优化校园环境,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和传播方式“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3],为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渗透功能,交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主流文化与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家庭文化等非主流文化的传播,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的同时满足其精神需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蕴藏的科学的合理的文化因素,对这些优秀文化资源予以继承更新改造,在实施正面教育时坚决抵制封建和资产阶级腐朽文化思想的侵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突出教育的主题,确立积极向上的的德育基调,加强道德规范、道德风尚、道德意识教育,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倡关心人、爱护人、热爱集体、热爱公益,为人民多做好事,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用高尚的道德观念形成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等。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促进高校文化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

(三)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与传扬中实现高校文化创新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文化工作围绕时代主题,依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两大平台强势推进,有效地提高了建设力度。但客观地看,高校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影响着高校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对于“软实力”建设更是一种阻碍和桎梏。因此,新时期高校文化仍然要坚持突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4]如能在引领中坚持疏导、化解,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多管齐下,把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可以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高校文化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就要始终伴随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突出时代特征,不断研究新情况,适应新特点,建立新机制,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连续性,其所体现的民族性与时代感,需要在继承中实现改革创新。高校文化在秉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突出鲜明的阶级性与先进性。为使高校文化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变化,需要认清形势,加强对先进文化的宣传与管理,适应形势任务需求,以环境、条件和对象的变化为出发点,在坚持和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思想,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思路创新、制度创新、方式创新、原则创新等,以此推动高校与社会的进步发展。

[1]郭国祥.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探索,2010(2).

[2](英)阿什比.科技时代的大学教育[M].藤大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石秀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

G40-058

A

1674-5884(2012)04-0040-02

2012-03-13

张 剑(1982-),男,湖南邵阳人,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校 游星雅)

猜你喜欢
科学大学生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学生之歌
科学拔牙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