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上手传球教法剖析

2012-04-08 15:50李其顺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手型传球表象

李其顺

(湖南科技学院体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1 前言

上手传球,既是排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亦是比赛中重要的二传技术,它对提高进攻杀伤力克敌制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于是,在上手传球的教学与训练中,如何抓好上手传球的教学环节、建立正确动作表象、提高本体感觉、形成动力定型、使技术动作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是一项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经过对多年来的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发现,上手传球考试成绩的高低与动作技术的技评分值高低直接相关,其主要体现在传球手型和击球用力两个环节上;这其中,又主要在于传球手型是否正确和正确的程度上;而传球手型和击球用力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上手传球动作技术中出现错误机率最高的环节;这便是上手传球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2 难点剖析

2.1 自身因素:

(1)从自身原因看,首先是思想认识不明确,忽略了上手传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导致自身注意力涣散,精力不集中,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对教师的讲解没听明白,示范动作没看清楚,没能获取正确动作的信息,动作表象模糊不清,动作要领产生错位导致本体感知错误,持续强化错误动作的形象记忆,致使对击球的时间和力度掌握不准,动作僵硬不协调,甚至产生错误动作严重影响传球效果。

(3)因受遗传因素影响及生理因素所限,手指关节的灵活性与协调性较差,不能组成相对较好的击球手型与球体较好的吻合,导致无法控制球体飞行方向,加上协调用力不够致使传球效果受到影响。

(4)由于击球手型不正确,导致击球错误易戳伤手指头,造成恐惧害怕心理,形成条件反射破坏传球动作变形,从而严重影响传球效果。

2.2 客观因素:

(1)在教学中,教师对技术动作结构理解不透彻,忽略了动作技术的重要环节——重点与难点;对传球手型与协调用力——重点、难点环节的讲解不清楚,语言提法与描述不确切,动作要领模糊;导致学生对动作结构的曲解,难以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建立正确清晰的动作表象,铸成错误动作产生隐患;如手指自然张开不充分,拇指、食指内收程度不够,不能组成与球体相对较吻合的传球手型,导致传球时无法控制球体飞行方向,直接影响击球效果。

(2)传球技术动作细腻、技巧性强,教师没能严格遵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施教;没注重从生理、心理学角度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合理划分其动作技术教学的不同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提高巩固阶段与模拟比赛练习阶段。没能按阶段有针对性地选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而是照本宣科,跨阶段性地、盲目地使用不科学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3 教学全面实施“注重式”教法

3.1 注重内容安排的顺序

排球技术动作教学应考虑动作技术学习的递进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上手传球技术教学,应从原地正面上手传球技术开始,在基本掌握正确传球手型、触球部位、击球点、传球时间和传球力度后,再按照侧传球、转向传球、背传球、左右移动传球、前后移动传球的顺序进行教学;在较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动作后,并可开始进行抛传结合、传垫结合、发垫传串连、扣垫传串连练习,然后再进行专门性传球和战术性的传球练习。这样,整个上手传球教学过程由初步掌握、改进提高、强化巩固,然后逐步形成运用自动化和运用自如的程度。

3.2 注重难点环节的讲解

在上手传球教学的初学阶段,必须要反复地讲解与示范其动作要领(最好结合电化教学),从不同的视角,言简清晰地讲述传球手型与协调用力击球动作;重点讲解传球手型,根据力学原理重点讲解示范传球手型与击球部位,手型与球体的吻合包控对排球飞行方向、幅度、高度的控制关系。同时,对这一环节必须要采用分解法进行讲解、示范及练习;对难点环节的示范,必须预先提示观察的视点,让每个人都能够看得清记得牢,并尽可能采用慢动作甚至静止动作示范。在做徒手传球手型示范时,宜先采用正面示范,然后再进行背面和侧面示范,以强化正确动作表象。另外,在接近教学环节初期末,要适时使用正误对比示范法,通过正误对比诱导学生形成正确动作的视觉表象。但是不宜过早使用。

3.3 注重传球手型的教法

正传球手型是上手传球技术的基础,手型掌握的正确与否与上手传球的效果直接相关,与学习掌握该技术的进度密切相关,与该技术在排球比赛中是否运用自如相关。因而,传球手型的教学就成了上手传球教学的重点环节。在教学中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⑴模仿性练习:在进行正面上手传球时,首先必须要针对传球手型进行原地徒手模仿练习,让学生对上手传球手型、动作的发力时间、用力方向、动作的运动轨迹建立正确动作表象,为下一步练习打下有利的基础。

⑵诱导性练习:这一类型的练习主要是采用最简单手段接触实物——排球,让学生体验手型与球体的吻合包控对排球飞行方向、幅度、高度的控制,熟悉球性,寻找感觉,诱发兴趣。采用:①二人一组,一人徒手模仿练习上手传球动作,另一人手持排球并向模仿人头上方连续掷球不离手,反复进行,②二人一组一球做自抛自传、接球检查手型对练,连续自传数次对传练习;如此持续不断,反复体验,让学生在高密度的完整动作练习中,强化手感形成正确传球手型和协调用力动作,熟悉球性,体会球控,激发传球欲望,提高练习效果。要注重这类练习在课时安排中的比重。

⑶适应性练习:不需同伴的配合,尽可能在不改变动作结构的前提下,个体结合一些辅助动作轻松自如的进行适应性练习。如:左右手交替抛球练习,左右手交替单手传球练习,一抛一传球练习,传固定吊球练习,传篮球练习,三人一组交替使用篮球、足球与排球的自传球练习等,以提高球感,为后面的练习打下有利的基础。

⑷简化性练习:在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的基础上,结合完整动作采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练习,加大练习密度,强化动作练习。如原地连续自传球练习,近距离与远距离对墙连续自传球练习,一传一垫自练,一高一低连续自传球练习,二人近距离对传球练习,二人近距离与远距离做一抛一传练习等,要求手型正确,击球准确,动作连贯协调,减少失误;以强化球感、熟悉球性、固定传球手型、提高控球能力。

3.4 注重技术提高与巩固的教法

这一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前一阶段基本掌握上手传球动作的基础上,采用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办法改进、提高与巩固上手传球技术,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⑴强化性练习:指在较为熟练掌握传球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强化体验球体对手指的不同冲力及不同传球用力的程度,采用较为特殊的手段,如:二人一球近距离与远距离做只传不垫的对练,一人传高球,一人传低球对练, 或二人隔网或平网对传练习;或一人垫球,一人传球练习等。改进与提高传球动作,增强本体感觉,建立动力定型。

⑵控制性练习:在熟练掌握传球动作、并基本形成动力定型后,采用特殊的手段,增加一定的练习难度,设定一定的标准,提出一定的要求,以提高传球的控制能力。如在练习墙上取一定的间隔距离,用鲜艳的颜色画上若干个直径约1M的圆圈,做不同距离的对墙连续传球练习;或原地做单脚固定、双脚固定的连续自传球练习,要求始终将球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三人一球做不同距离三角形的变向传球练习,要求控制球的方向、高度和落点。让学生在高密度的强化练习中反复体会传球动作,提高控球能力。

⑶不断变化条件,逐步增加练习难度:在传球动作熟练及一般球控制能力提高后,要采用不断变化条件,逐步增加练习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行传球的强化练习,以增强对各种性能复杂球的适应能力与控制能力。如二人一球,一人固定传垫,另一人左右移动传球对练;二人一球,一人前、后、左、右抛球,另一人做前、后、左、右移动传球对练;一人抛球,另一人做前、后、左、右移动将球传向篮框或预先设置的固定目标等;要求启动快速,移动及时,传球到位,回位快速。如此不断变化条件,逐步增加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达到预期的目的。

3.5 注重技术运用自如,丰富临场经验的教法

进入这一阶段后,主要采用教学比赛及模拟比赛的手段与方法,并结合一些特殊规则和规定进行教学对抗赛及模拟赛,让学生在特殊的条件下进行练习,进一步巩固提高传球动作,丰富临场经验,养成良好的传球习惯,适应各种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比赛场面,使传球动作的运用达到自动化程度。具体办法如下:

⑴特殊规定的教学比赛:如连续自传球比赛,方法:双脚可移动连续自传球,单脚固定连续自传球,双脚固定连续自传球,传垫交替练习,对墙连续自传球比赛等,看谁坚持到最后;再如按规定路线和方法移动连续自传球,即:向前移动连续自传球,后退移动连续自传球,向左向右移动连续自传球等;1对1专做对传比赛、隔网做2对2或3对3传球对抗,规定一次、二次或三次传球过网,只准传球,不准用其他方法击球过网等。

⑵模拟比赛条件的练习:按比赛规则组织教学比赛;如:二对二、三对三、六对六比赛,要求二传球到位,调整球到位,通过模拟比赛巩固上手传球技术,逐步丰富比赛经验。

4 结论与建议

在上手传球教学中,要将注重式教法灌输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即:注重内容安排的顺序,注重难点环节的讲解,注重传球手型的教法,注重技术提高与巩固的教法,注重技术运用自如、丰富临场经验的教法。帮助学生在模仿性、诱导性、适应性、简化性、降低练习难度等练习中,将注意力集中在传球的手型和协调用力的技术重点上来,多次反复的体验,分化多余动作,抑制错误动作,充分体会并建立正确动作表象,不断改进与提高上手传球的控球能力。从而,在强化性、控制性、不断变化条件、逐步增加难度以及在接近比赛条件下的练习中;突出难点重点,多次反复体验,巩固提高传球技术,丰富临场经验,使正确动作形成动力定型,达到自动化及运用自如的程度。

为此,建议在上手传球的教学中,要注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传球手型和控球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加强诱导性、适应性及简化性练习;让学生在高密度的完整动作练习中反复体会传球动作,分化多余动作,抑制错误动作,建立正确动作表象,为后面的巩固与提高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练习效果。

[1]曹明渊.浅析表象训练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2,(2).

[2]孟范生,等.排球分段教学进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8,(2).

[3]李曙刚,等.表象训练法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函授通讯,2002,(3).

[4]庞会岩,心理训练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6﹚.

[5]李学松,等.排球教材中传、垫技术分析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2).

猜你喜欢
手型传球表象
水平二(三年级)《足球:脚内侧传球》教案
白石塔
一个电话耳边响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二胡演奏中左手固定手型的三个阶段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漏斗状特殊手型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篮球“五星传球”的组织与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