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52例临床诊治分析

2012-04-09 06:24刘丽茹何敏华李鹏飞
海南医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阳性者狼疮米特

刘丽茹,何敏华,李鹏飞

(大理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云南大理671000)

系统性红斑狼疮52例临床诊治分析

刘丽茹,何敏华*,李鹏飞

(大理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云南大理671000)

目的提高临床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52例住院和门诊SLE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2例中有11例多次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达21%。而对确诊的大部分患者经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或其他免疫抑制剂(部分患者配合中药)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SLE早期可只累及一个或两个系统,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治疗的规范性,重视心理治疗和治疗随访。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治疗;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有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该病表现复杂,早期可只累及一个或两个系统,易误诊,目前临床上治疗不规范的情况也较明显。现将我院2008-2010年间收治的52例SLE患者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SLE患者52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且处于SLE的活动期。女性48例,男性4例,男女比例为1: 12。30岁以下34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52岁为男性。

1.2 临床表现各系统均有表现,占前6位的是:肾损害40例(77%);关节痛39例(75%);皮肤损害34例(65%),分别表现为日光性皮炎、蝶形红斑、肢端冻疮样皮损;脱发26例(50%);血液系统损害者24例(46%),其中三系均少者5例,19例表现为单纯白细胞减少;口腔溃疡21例。

1.3 免疫学检查抗ds-DNA阳性者45例,阳性率为86.5%;同时伴抗SM阳性者14例;只表现为抗SM阳性者7例,抗SM阳性者共占37.5%;抗SS-A阳性者14例,抗SS-B阳性者4例,其中抗SS-A、SS-B均阳性者8例;补体C3低于正常者40例。因部分患者未查抗核抗体(ANA),所以未对ANA进行统计。

1.4 诊断情况52例中有11例多次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误诊为其他疾病,治疗无效后才到我院就诊作相关检查后确诊,误诊率达21%。

1.5 治疗情况所有病例均经泼尼松、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来氟米特及雷公藤治疗,其中8例病情危重者曾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并行对症治疗,部分病例同时给予中医治疗。4例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者先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好转出院。5例病情好转后自行停药复发而再次住院,其余患者发热、蝶形红斑、关节痛、血液系统损害等急性活动期的临床症状消失,血沉、补体、抗ds-DNA等指标明显好转或基本恢复正常,达到病情缓解,维持治疗至今,病情均稳定,我们仍对大部分病例坚持追踪随访。

3 讨论

SLE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表现复杂,病程迁延,易复发,其中肾脏最容易受累。狼疮性肾炎(LN)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LN从20世纪50年代的4年存活率仅50%提高到目前15年的存活率高达80%[1],10年的存活率也高达90%以上[2],但仍有10%~30%的LN逐渐进展为尿毒症而死亡,所以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而SLE早期常表现为单一系统受损,容易误诊[3]。从该组病例看,各系统损害中,肾脏损害的发生率最高,达77%,与国内外的报道相符[4-5]。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诊治和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着手:(1)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本组病例中只有13例是在初次就诊时确诊,11例是在初次就诊后的一年以上才确诊,期间曾多次在多家医院就诊。说明很多临床医生对SLE的认识还不足。因此,对某些不典型、轻型,未达到诊断标准的患者应长期密切观察;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亢等可能是SLE的首发表现,应注意鉴别,排外SLE。(2)加强SLE治疗的规范性。本组病例中,约1/3的患者在院外用激素不规范,致病情缓解不满意、激素副作用大等;数例病情较重者或狼疮性肾炎在外院诊治未加用环磷酰胺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始终只用糖皮质激素,致使病情反复发作,且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表现明显。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于一般的活动性狼疮,特别是狼疮性肾炎,有效的治疗仍是使用泼尼松,并应及时加用环磷酰氨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尤其是在狼疮性肾炎和血管炎的患者中,环磷酰氨与激素联合治疗能有效地诱导病情缓解,阻止和逆转病变的发展,改善远期预后[6]。(3)医务人员应加强学习,掌握其治疗的前沿动态,及时将新的疗法、药物用于临床。如新的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LEF)、酶酚酸酯(MMF)的应用及多靶点疗法等。来氟米特(LEF)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型制剂,通过破坏淋巴细胞功能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现已用于SLE患者,且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7-8]。我们对CTX治疗无效[9]或不能耐受的8例患者改用来氟米特片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4)加强随访工作。SLE是一个慢性病,其治疗需长期和规律,不定期随诊、不遵循医嘱、不规范治疗是致死的重要原因[6]。不少患者因出院后不坚持随访,症状改善后自行减药、停药所以导致病情反复活动。坚持随访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应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遵从医嘱,定期随诊,同时药物的使用必须个体化。(5)重视心理治疗。SLE患者须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由此引起的体型改变、闭经及其他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所以,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重心理治疗,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0]。本研究采用叶任高教授治疗狼疮的中医辨证方法,部分病例在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治疗,在我们有限的病例中,服中药者其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副作用均较对照组轻。

[1]Anisur R.David AI system ic Lupus erythematosus[J].N Engl J Med,2008,358:929-939.

[2]Moroni G,Qualini S,Gallelli B,et al.The Long-term outcome of 93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22(9):2531-2539.

[3]文英郭.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 (6):80,115.

[4]叶任高,李幼姖,刘冠贤.临床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01-212.

[5]Wallace DJ,Haha BH.Lupus erythematosns[M].5thed.Baltimore: Williams,1997:627-633.

[6]中华医学风湿病学分会.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8):508-513.

[7]Tam LS,Li EK,Wong CK,et al.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pilot study of lefunomid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Lupus,2004,13:601-604.

[8]曹励欧,倪兆惠,钱家麒,等.来氟米特对Ⅳ型及Ⅴ型狼疮性肾炎的诱导维持性治疗[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3-7.

[9]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495.

[10]严跃红,黄赛花.以狼疮方为主配合西药治疗狼疮肾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0,1(1):30-31.

R593.24+1

B

1003—6350(2012)21—10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1.048

2012-03-10)

刘丽茹(1977—),女,云南省大理市人,主治医师,本科。

*通讯作者:何敏华(1962—),女,云南省临沧市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肾脏病和风湿性疾病研究。E-mail:dLhmh@163.com

猜你喜欢
阳性者狼疮米特
狼疮丸对降植烷诱导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
外周血OX40/OX40L及抗C1q抗体水平对狼疮肾炎的诊断价值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四元数矩阵方程组的η-厄尔米特解
HBeAg对护理操作中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源的预警效果
333例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154例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轻微病变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神经精神性狼疮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