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酵床养猪的不同看法

2012-04-09 13:18郑四清
湖南畜牧兽医 2012年5期
关键词:圆木木屑猪粪

郑四清

(湖南省耒阳市畜牧水产局,湖南耒阳 421800)

自2008年以来,“发酵床养猪”成为了我国生猪养殖方式革新甚至是创新的一个代名词。虽然各地有不同的称谓,诸如“生态养猪、零排放养猪、懒汉养猪”等,但其要旨都是利用锯木屑、谷糠(或麸皮)等按比例混合堆积发酵后分别填入特定猪舍中形成一定厚度(一般为60~100 cm)和体积(不少于10 m3)的“发酵床”,让猪在该垫料床上自由地生活即吃、睡、拉(屎)、撒(尿)都在其中,从而杜绝猪粪尿直接排入环境、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并在一定程度上变废为宝(垫料变为肥料或发酵生成了可饲物质让猪拱食)。

发酵床养猪与我国使用了数千年的传统垫圈养猪的精髓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没有多大差别,但却被推上了天:国家有关部门斥资推广,商家如推销发酵床专用发酵菌液等的生财有道,不少养猪从业人员附和喊好。然而,笔者在推广应用中发现,发酵床养猪有几个难题必须直接面对和解决。

1 垫料资源难以满足

源源不断的物美价廉的垫料资源是决定发酵床养猪的前提条件,是推广发酵床养猪的瓶颈所在。只有垫料特别是优质无油脂无毒的圆木木屑等来源广泛并取之不竭、价格适中(至少是不能太高),才有可能满足大规模养猪的大体积发酵床对垫料的不断需求。每头50千克体重的猪按0.5 m2发酵床面积计算,需垫料至少0.3~0.5 m3,依此类推,存栏生猪在100万头左右的一个养猪业中等强大的县级行政区域里就需要垫料至少30~50万m3,其中50%的优质圆木木屑15~25万m3。试想,一个县域的自然界中一年能生产多少立方优质圆木?总不可能把每年新增优质圆木全部打碎成屑用来养猪吧!既使能够开辟新的可替代圆木屑等垫料的资源,也可能无法满足大面积推广发酵床养猪对垫料的需要。

2 温度湿度难以调整

笔者在养猪生产一线若干处(场)推广应用发酵床养猪(最大1个猪场建有4栋约2800 m2发酵床养猪猪舍、近2000 m2发酵床,最小一处1栋发酵床养猪猪舍、240 m2发酵床),2年多的运行(绝大多数在2010年底以前就改造了)让养猪人叫苦不迭:炎热的仲夏至深秋甚至早至季春时节就温度居高不下、湿度时常超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笔者所在湘南地区(梅雨季节长),常常为控制发酵床上的温度而降低发酵床垫料厚度,发酵床垫料薄(小于30~40 cm)则垫料不能发酵而有效分解消化常规饲养密度下生猪产生的粪尿引起发酵床湿度非常大。为排湿又不得已不断添加垫料,加垫料直接导致发酵床增厚,发酵床厚则垫料发酵产热多而温度高,由此循环往复以致在笔者所在地的每年3月~10月底基本上无力控制发酵床的温湿度,无法提供给生猪群特别是中大猪猪群相对适宜的生长生存环境。

3 养猪污染仍然难以控制

发酵床使用后的废旧垫料只是改头换面了的污染源,所谓零排放,笔者不敢完全认同。当然废旧垫料可能没有猪粪尿那样严重影响土壤、地表水和空气质量(臭气熏天)了,部分地减少了养猪生产过程中的猪粪尿及其污水等污染物的直接排放,但仅仅是减少直接排放和转变污染物的形式(废旧垫料等)而已,如果处理不当,废旧垫料依然会堆积成山成为新的污染源。

因此,发酵床养猪也只可能是因地制宜适度规模推广,最好仅用于保育猪、早期生长育肥猪等幼猪的养殖。而真正要解决生猪养殖的污染问题,笔者以为也要从尊重中国人口密度大土地相对较少的中国特色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养猪道路,充分尊重土地的承载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走多处分散择地建场的适度规模养猪之路,走猪农(林、果、草、粮、蔬菜等)结合至上之路。 □

猜你喜欢
圆木木屑猪粪
好氧堆肥降低猪粪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可行性概述
弹回的圆木
弹回的圆木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木屑
猪粪中添加腐殖酸添加剂可降低粪便中的臭气
猪粪与奶牛粪混合半连续厌氧共发酵产沼气研究
油页岩与木屑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解放圆木球
橡胶木屑基活性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