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核桃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2-04-10 13:07孙永庆
河南林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新密市核桃树核桃

何 威,孙永庆



新密市核桃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何 威1,孙永庆2

(1.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08;2.郑州市金融学校,河南 450007)

阐述了新密市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全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新密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核桃是山区百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抓好核桃产业发展,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1 新密市核桃生产现状

1.1 树龄结构

新密市共有大小核桃树180余万株,其中,百年老树35万株,这些树虽然能结果,但产量低,品质较差,果个较小,近乎于生态树。20年至100年生适龄挂果树50万株,是产量的主体。幼树95万株,其中 10至20年生,初果树52万株,10年以下初果树7万株,10年以下未挂果树36万株。

1.2 品种结构

以传统晚实实生绵核桃、白水核桃、露仁核桃等为主的品种144万株,占80%。2002年以来,新引进的晋薄丰、绿波、辽核1号、中林1号、清香等新优品种36万株,占20%。以核桃园为主,占61.2%。

1.3 产量情况

2000年以来,通过综合管理,核桃年平均产量稳定在200万kg左右,最高产量达260万kg,挂果树株均单产达到7.4 kg。

1.4 现有核桃树的综合管理

对现有核桃树进行针对性管理,一是对百年以上老树应逐步进行采伐更新。二是对适龄挂果树进行综合管理,刨树盘每年2次,春季和秋季各1次。施肥每年2次,春季和夏季各1次。喷药3次,春 、夏、秋各1次。修剪1~2次,在萌芽后和落叶前进行,去雄1次。三是对幼树重点进行高接换优,5年内逐步完成,同时加强换优树的综合管理工作。以市级核桃综合管理样板为标准,每年综合管理株数必须达到30万株以上。每年高接换优达6万株以上,5年高接30万株。

2 新密市核桃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意识薄弱

对核桃新品种了解较少,对科技的理解不够深刻,没有掌握现代优良品种集约化经营的新技术。

2.2 生产投资严重不足

核桃生产周期较长,即使是早实品种也至少到3~4 a才能挂果。但购苗、栽植、管理需要较大的财力、物力、劳力,仅靠自身投资远远不能达到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购买良种苗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根据预算,新建667 m2良种核桃园需要投资700~900元。这是制约新密市核桃发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存在的最大问题。

2.3 科技人员不足,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不高

目前虽然新密市的市、乡、村3级的技术网络已形成,但要真正把新密市建设成良种核桃大县,仍需强化基层技术队伍的建设,使农民真正成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能手。如能掌握核桃的嫁接技术,发展核桃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建设良种核桃大县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2.4 政策落实不够稳定

部分村核桃树1年1分包或几年1分包,农民存在怕“变”思想,致使农民栽植、管理核桃树积极性不高。

2.5 核桃产后商品化处理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密市果农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尤显缺乏,对果实采收后分级处理和保鲜不重视,多数核桃采摘后,未进行分级处理,又缺乏必要商品包装,绝大部分核桃均以原材料卖出,大大降低了核桃价值,呈现一流的核桃,二流的包装,三等的价格状态。而且由于贮运设施差,核桃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贮运损失达10%以上,据统计,新密市目前核桃贮藏量仅占总产量15.9%,加工量仅占 4.3%左右,这种状况很难做到对市场的反季节销售和多样化商品的调节。

2.6 产业化程度低,销售渠道不畅

根据调查,新密市的核桃生产大部分仍然是以家庭分户经营为主,种植、加工、销售不成体系,千家万户生产千家万户推销。种植户经营管理意识比较陈旧,销售观念比较落后,加工企业很少,核桃流通市场还不健全,且流通领域还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核桃分流渠道不畅通,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常造成价格波动比较大,产品滞销,经济效益低下。

2.7 信息不对称,缺乏前瞻性

种植户在思考种植核桃品种、种植面积时,往往存在很大盲目性和被动性,随波逐流、一哄而起,而且果树从种植到结果,周期比较长,经济效益比较滞后。

3 新密市核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科学规划,调整树种和品种结构

核桃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产业经营为主线,立足当前需求,着 眼长远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实现主要果树树种、品种的区域化和优质化,各地应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点,在确立主导产品的同时,发展适宜的辅助核桃。

3.2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核桃质量

3.2.1 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品种是发展优质核桃生产的基础,新密市核桃树的品种远远不适应当今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品种的更新,根据新密市的立地条件和果树生产的现状,应考虑引入新优品种有:薄丰、绿薄、晋丰、 晋香、晋龙1号、晋龙2号、晋薄2号,适当发展辽核1号、辽核4号、薄壳香、岱丰、鲁丰、礼品1号 等。

在引进推广新优品种的同时,还要及时推广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现阶段主要是:以增施有机肥为主和巧施追肥为主的科学施肥技术;以秋翻、春耕和中耕除草为主的土壤管理技术和土壤覆盖技术;以蓄水保墒和节水灌溉为主的灌水技术;以调节营养分配和树冠通风透光为主的整形修剪技术;以生产无公害核桃为主的病虫防治技术等,另外还有高接换种技术,疏花疏果技术,人工辅助授粉技术,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套袋技术,摘叶转果技术,铺反光膜技术等。

3.2.2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

科技是推进林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支撑,实现核桃增产、增收的关键,发展核桃高效栽培还需要高素质人才去实现,农业科技只有被广大农民掌握,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新密市不仅果农的技术素质普遍低,而市、乡两级机构非常缺乏果树科技人员,新的东西掌握的不多,所以应从上到下狠抓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果树科技人员和广大果农的技术水平,以保证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3.2.3 规范核桃栽培技术

生产优质核桃是多个单项栽培管理技术为一体的综合配套技术的体现,任何单项栽培管理技术不足都难以生产出优质核桃。因此,必须做到以更专业的技术和更大的投入作保证,加强水、土、肥管理,加厚活土层,提高土壤肥力,调整树体结构,规范修剪技术,提高品质,及时防治病虫害等等。

3.3 加强采摘后处理,加工增值

核桃是商品,必须进入市场竞争。所以栽植户要有出精品意识,要让经营的核桃成为名牌特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要严格核桃质量标准,加强采摘后商品化处理,进行分级、漂洗、干制、包装等。

发展贮藏业,可有效缓解卖果难、价格低等问题,达到淡、旺季共增值的效果。要大力推广贮藏方法,做好反季节销售。发展核桃加工业,不但可解决核桃采摘后销售压力大的问题,而且能大大提高核桃的经济价值,走采摘、分级、销售一条龙的路子,在抓好核桃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核桃深加工产业,通过开展核桃罐头、核桃乳等系列化产品的加工,提高核桃的经济价值。以栽植为基础,以核桃加工为龙头,以利益为纽带,带动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

3.4 加快产业化进程,搞好流通服务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应针对核桃的栽植、生产管理、加工、销售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特点,广泛深入地开展研究,全方位引导核桃生产向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方面的龙头企业;建立有助于提高核桃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开发推广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大促销力度,促进核桃的及时外运,确保农民增产丰收;要在核桃主产区开通、完善“绿色通道”,给果商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严厉打击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建立核桃信息网络,对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评估,制定相应对策,指导果农及时适价销售,转变核桃生产由单纯的种植业向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发展。

2012-02-25

S 664.1

B

1003-2630(2012)01-0029-02

(责任编辑:王文彬)

猜你喜欢
新密市核桃树核桃
核桃树栽植技术要点
核桃树高接换优技术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走出核桃树不能冬剪的误区
新密市
核桃树育苗及嫁接技术
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新密市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