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模式

2012-04-12 04:33刘志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熊彼特产学研知识产权

刘志峰,赵 楠

(1.中国人民大学 a.经济学院;b.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北京100872)

试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模式

刘志峰a,赵 楠b

(1.中国人民大学 a.经济学院;b.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北京100872)

企业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生命力持续构建的内在动力。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中小企业的具体状况,尤其是企业创新资金、人才和物质手段等,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现阶段中国应提倡节约资源的合作创新模式,在约束条件下,技术联盟和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最佳选择;而在条件充分时,企业则应采取自我创新模式。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

企业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生命力持续构建的内在动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如何从“依靠型”创新转变为“自主型”创新企业,如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当下学界关注讨论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理论梳理,并结合中小企业的具体状况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企业自主创新相关概念辨析

1.创新的内涵。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他用静态方法从“循环流转”入手,再用动态的、发展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而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进行了全面分析。

熊彼特称创新为“新的组合”,“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个概念包括下列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1]73-74其中,学者将前两种归为一类,即技术创新。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来自内部的、创造性的对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如同生物界的突变一样,可以称为“产业突变”。创新总是先由个别人进行的,但创新活动所得到的利润会鼓励其他人模仿,进而形成创新浪潮。这时,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将得到提高,社会也由此得到进步。

2.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关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解,学术界分歧很大,关键在于对“自主”的理解上。我们认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自主”是针对“引进”而言,“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对立,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国内”和“国外”的地域界限。中国提倡“自主创新”并不仅仅是“自己创新”、“自我创新”,而是具有比这个概念更广泛的内涵。

关于企业自主创新可以有两种创新模式:自我创新和合作创新。前一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渐进的自我创新,即通过原有技术的融合或引入研究中的技术来建立新的技术平台;二是根本的自我创新,即通过自己的研究发明全新的技术,由此开发出全新的或新一代的产品。由于将“自主”理解为狭义的“自我”,所以一些学者产生了“合作创新还是自主创新”[2]的疑问。而笔者认为合作创新应是现阶段企业自主创新的最佳选择。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有效运用企业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通过建立新的技术平台或改变核心技术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能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包括以下几种能力:支配创新所需生产手段的能力、创新资金能力、创新领导能力、创新人才能力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达到这一目标,本文认为,合作创新应是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

中小企业要进行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建立则构成了中小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

1.支配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手段。熊彼特认为,支配生产手段对于“执行新组合”是必要的,“财富的所有主,即使它是最大的组合,也必须求助于信用,如果他想要实现一个新组合的话……提供这种信用显然是我们称为‘资本家’的那一类人的职能。”[1]77在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在信用比较发达的情况下,这应是企业获取创新物质手段的来源。

目前,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由此,中小企业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手段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积累;二是国家政策提供;三是技术联盟共享。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小企业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手段来源主要是第一种;国家针对创新的物质资源主要用于专门的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中心;技术合作联盟由于商业上的谈判难度较大,还没有成为主要趋势。其中,企业自身积累主要来自于企业利润,由于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较大,因而利益驱使下他们更愿意采用“引进技术”方式,而不重视自主创新。

从上述三个来源分析,国家政策提供不是长远之策。从长期来看,中小企业自身积累应是创新物质手段的主要来源,企业积累瓶颈可以通过技术联盟的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可以说,通过技术联盟合作共享资源,是一种操作性存在困难,但它却是有效的途径。

2.实现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创新物质手段所需的资金成为进一步的问题。熊彼特指出,“它本身是成功的创新的结果,在那里我们以后将看到企业家的利润”。“这种获得货币的方法,是利用银行来创造购买力……不是一个把已经存在于某人之手中的购买力加以转移的问题,而总是从无有之乡创造出新的购买力的问题”[1]80-81。

熊彼特的观点无疑是深邃的。创新资金融资渠道很多,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两种来源是长远的,即企业利润和银行信用,一方面,国家对企业的财政支持不是一种持续手段,而应该用货币政策鼓励创新,尤其应给予论证合格的创新项目鼓励性信用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应该注重创新,并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创新基金,以使创新的实现成为可能。

3.具备执行创新职能的主体——企业家。熊彼特将企业定义为“新组合的实现”,将企业家定义为“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并进一步指出企业家是那些有眼光、有能力、敢于冒险实现创新的人,他们除了受追求最大利润这一动机支配外,还受到一种文化的、精神的力量(如“事业心”、“荣誉感”、“成功的欲望”等)的支配。

三、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选择

基于对自主创新的理解,本文主要考察以下三种模式:中小企业自我创新即狭义的“自主创新”、企业技术联盟合作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分析发现,在约束条件下,合作创新模式是中小企业的最佳选择;而在条件充分时,中小企业则应采取自我创新模式。

1.中小企业自我创新模式。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企业创新需要几个必要条件:一是企业生产满足市场需要,而市场需要难以预测和估计;二是人们对新事物有一个适应过程,开始往往采取抵制的态度;三是创新要面临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如谴责)。而中小企业自我创新的条件除了上述三个必要条件之外,还应该包括以下方面:一方面,中小企业自我创新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状况、国家创新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内部条件,包括企业自身的赢利状况、资金和人才等。

中小企业自我创新模式应着力于发现新市场,并采用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其一,开发新市场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包括对市场时机的把握、渠道的取舍、媒体的选择、广告宣传重点的确立等。其二,组织形式创新是中小企业的重要改革方向,组织创新的关键在于使报酬水平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创建更扁平、更为横向的组织结构,减少传统的控制方式。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总是通过组织的力量来培养领导者和创新人才,它们是所谓的“产品斗士”的培养地。

2.国内企业技术联盟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是两个或多个实体利用各自创新资源,在一定契约约束下共同参与并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4]。合作创新的目的是共同开发或交换技术,通过取长补短、优势叠加来聚集资源。

企业技术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联合致力于某一技术或产品的研发行为,是为适应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而产生的优势互补或加强性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烈的技术竞争迫使企业走向联盟,如苹果公司与美国联机公司联盟,将苹果公司的“麦金托什”计算机优势和联机公司的软件结合在一起,以推动双方产品的销售;三星电子公司与DNS公司合作开发半导体生产设备等。联盟的目的是为了技术创新,而技术联盟也把企业的技术竞争推向更高层次,使单一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演变成企业联盟之间、单一企业与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目前,技术联盟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相当广泛,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发展。

中小企业技术联盟具有明显优势:其一,节省创新资金,降低风险。在技术联盟中,中小企业既可以与合作伙伴分摊R&D费用,共享R&D创新成果,同时还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人力资源、实验仪器和设备,间接降低R&D费用[5]。与此同时,共享创新物质资源,也可以使中小企业提高创新的成功率,从而降低失败带来的风险。其二,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即企业拥有的专门知识、独特的产品与技术,以及管理的策略与手段。在技术联盟内部,可以通过转让获得专利许可和技术设备,通过技术产品营销服务获得新产品和新技术信息;为合作伙伴生产产品,掌握新产品的生产技术;通过合作开发获得技术管理知识,等等。

3.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指的是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产业(主要是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共同的发展目标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机制或规则进行结合,形成某种联盟进行合作研发,从而建立熊彼特所言及的新的生产函数,创造某种未知的需求和价值,最终形成某个产业或产业中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下,知识产权的获得成为新的问题,合作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归谁所有?产学研合作创新有什么优势?

研究发现,根据合作的紧密程度可以将产学研合作创新分为政府推动模式、合同模式与共建模式等。政府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优势在于: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大学和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发挥学科的核心优势,从事更多的跨学科研究,发展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为传统产业找寻新的出路;另一方面,吸引中小企业向科研中心投资,从而加强产业界与科研中心的联系。在政府推动模式中,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方主要是大学和科研院所,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也主要以基础学科、基础理论为主,多属于基础研究方面的内容[6]。此时,自主知识产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限的。

合同模式是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一个半紧密型的组织方式,是产学研合作初期的组织方式。在这种合作态势下,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具有较强的短期效益性,因而既不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的持续性,也不利于自主知识产权获得的持续性,又容易造成资源、人力、知识等的浪费。

在共建实体的合作创新方式下,中小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虽然在资金、人才、研发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各方均会本着长期联系与信任参与合作开发,并建立新的经济组织实体,进而形成市场+科研+市场的一体化开发模式。该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研究开发中心、中试基地。这种组织方式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间试验、批量生产和销售服务为一体,其所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共生性、共享性”的特点,它既可以使产学研各方都能从中获益,也可以保持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从而为新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中小企业的现状,尤其是企业创新资金、人才和物质手段等,可以得出以下判断:现阶段中国应提倡节约资源的合作创新模式。基于已界定国内企业技术联盟和产学研合作创新都是自主创新的范畴,合作创新模式应是中小企业的最佳选择。

[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宋晓梅,等.合作创新还是自主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2005,(5).

[3]严基河.现代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4]郭晓川.合作技术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钟书华.企业技术联盟导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杨武.技术创新产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F27

A

1007-4937(2012)01-0087-03

2011-10-12

刘志峰(1966-),男,河北唐山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赵楠(1985-),女,河南濮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

〔责任编辑:陈淑华〕

猜你喜欢
熊彼特产学研知识产权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浅析熊彼特之创新理论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熊彼特学术思想的影响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