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州农牧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2-04-12 13:22拉青加
时代农机 2012年3期
关键词:农牧业玉树机械化

拉青加

(玉树州农牧机械管理站,青海 玉树 815000)

1 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农牧业机械化现状。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为藏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州,是以畜牧生产为主,农牧业相结合的地区。本州有农业土壤面积4.24万hm2(现仅有可利用耕地1.82万hm2),主要的粮食作物以青稞、洋芋为主,兼顾设施农业生产经营及畜牧业饲草料种植。自70年代开始玉树地区引进现代农业机械,且在政府行政指导和市场经济衍生催化的作用下,农牧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现阶段已基本实现基础生产机械化、加工生产半机械化。截止2011年底全州农牧业机械拥有量14690kW,加工机械4600kW,在册农机2358台(套),驾驶员2682人,农机配套比1:0.73。

(2)农牧业机械管理现状。自1972年建立玉树藏族自治州农机管理站后,玉树所辖六县也相继成立了农牧业机械管理(监理、推广)机构。到目前为至,全州州级管理(监理、推广)机构1个,县级机构3个(分属称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均为行政事业性质,其余3县(玉树县、治多县、杂多县)由各县农(畜)牧局设立独立科室履行职能。全州共有农牧业机械管理人员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8人,中、高级技术人员32人;乡级农机专职工作人员45人、村级农机安全宣传技术员258人,社级农机技术推广员1044人;全州设立农机安全村26个,农机安全户360个;农牧业机械管理面覆盖全境。

2 制约玉树地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

(1)农牧业生产未形成规模,仍滞留在单户生产经营的初级阶段。1983年土地和草场承包后,玉树地区一直沿袭个人种植的传统经营模式,虽然在近阶段对一部分土地进行了重新整合,但大部分还是一成不变的沿袭着为了解决自给自足的独立分散耕种的方式,固守着靠天吃饭的懒惰思想,往往最终产不付出,投入的生产成本超过了产能。

(2)农牧业机械利用率的严重下降,导致产能低下。在市场经济和政府宏观调控和投入下,玉树地区农牧业机械化程度相对全国许多地区是比较高的,但是就现实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投入比重而言,玉树农牧业生产环节机械投入量仅为保有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部分机械因技术状态下降或呈病态闲置。

(3)农牧业机械的流失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补贴的惠农政策引导下,玉树地区农业机械保有量逐年递增,机械化程度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玉树地区特定的环境和虫草经济的影响下,呈现出农牧业机械假“饱和”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农牧业生产的艰辛劳作,收获的仅仅只有微薄的一点点,还不如直接脱离农牧业生产,每年上山采挖虫草,哪管对生态的严重破坏,只要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就能满足自己和家庭的全年度开销”,形成了“知足常乐”的敷衍生存思想,进而将农牧业机械以很低的价格变卖给外省打工的务工者,直接导致农田撂荒、农牧业生产资料流失的现象。

(4)农牧业机械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导致机械化发展进程滞后。最大程度地发挥农牧业机械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在生产中提高机械化的使用率,才能真正实现农牧业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以解放和优化配置劳动力为首任的农牧业发展,同时也要求有序配套环境的软着陆要件。然而玉树地区在自身欠发达的被动条件下,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前举步维艰的重任:受自然因素和交通环境因素的制约,摆在农牧部门面前的问题是:全州范围内基本没有通过认证的社会服务机构,没有技术过硬设备齐全的农牧机械独立维修服务企业。有机户只能在生产中摸索探求技术应用,在汽车修理企业简易排除机械故障。长期以来,导致玉树州农牧业机械技术状态下滑;更有些较偏远的山区,群众文化程度较低,购置的新机械在很短的时间内,因机械故障不能得到及时的售后服务和社会服务的支撑,职能很快“变宝为费”。

(5)涉及农牧业机械化职能部门的作用疲软,致使农牧业机械化工作脱节。近年来,受机构改革和地方财政紧缩影响,农牧业机械管理、服务部门和工作经费拮据现象,直接导致了基层组织与群众脱节,州、县、乡、村组织脱节,各级机构只有为自身生存发展挺力的能力,近乎无暇顾及其他;再者,受财政紧缩政策的约束,基层农机职能部门的工作硬件和人员的技术技能无法得到知识更新,其职能作用微乎其微;第三支农资金得不到落实,迫使服务工作的财力支撑捉襟见肘。

3 解决玉树地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矛盾的分析建议

(1)加强建设农机化队伍,多渠道并重服务职能。①加强农机部门人才培训。针对玉树州现在农机职能部门人员构成情况,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快速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内强素质,共谋发展。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农机高技能人才培训,逐步扩大农机人才队伍。促进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②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督促做好县、乡两级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及硬件认证,扩大和健全农机化服务覆盖面,实现跟踪服务到位,知识培训到位,实践技术到位,维修服务网络覆盖的目标。

(2)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节本增效”。①以先进的机械为示范,推广和引导机械化进程规模经营。引导和推广适应本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先进实用型机械。逐步改变“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为契机,着眼于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发展方向,适时成立“农机经营合作社”,建设良好的经营机制,因地制宜的挖掘适合当地农牧业生产的优势。②机械化耕作技术与农艺相结合,实现“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在实践生产过程中,农机与农艺技术相融相汇,科学利用现代机械化的优势,紧密集合农技实践技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例如: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现代设施农牧业生产等方面的项目实施就需要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才会事半功倍。

(3)规范农牧业机械市场管理,营造市场化营销机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强化市场管理营销机制,用市场宽松的竞争秩序促农牧业机械化良好发展。一方面使群众在寻求服务时,能在市场氛围中得到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既能使经营服务合作组织在市场的大环境中站稳脚跟,也能使其在市场的开拓中扩大规模、拓展经营路径,进而使玉树地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成为社会的、全民的中心,只有这样,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障,政府的职能才能得以发挥,市场的秩序才能保持良化,区域整体的机械化程度才能真实提高。

猜你喜欢
农牧业玉树机械化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玉树留芳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以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 发展现代农牧业
玉树依然美丽
玉树,我为你祈福,我为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