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疾补泻”质疑与考辨

2012-04-13 02:21张晨光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九针脉象灵枢

张晨光



“徐疾补泻”质疑与考辨

张晨光

(暨南大学中医系,广州 510632)

针刺补泻;针灸学;《内经》;徐疾补泻

补泻是针刺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历来为临床医家所重视,也是针灸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对某些针刺补泻方法的概念及操作描述上,不同版本的教材却出现了较大的分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徐疾补泻”便是其中一例。本文将用文献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考辨。

对于徐疾补泻的出处,诸家均认为此法源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事实上此句在《内经》中已经有了两种不同的解释。《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素问·针解》:“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由此,也引发了中医界近两千年的争论,几乎成了一个“千古疑案”。

已有学者指出“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并非针法,而为脉象。胥荣东认为《灵枢·九针十二原》明确强调“虚实之要,九针最妙”,九针中的多数针具是不可能完成九针中的“徐疾补泻”针刺手法的。与其相对的是《黄帝内经》时代,“疾”与“徐”是最基本的脉象,通过脉之徐疾来判断人体虚实是当时常用的诊断方法,所以说“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是对脉象的描述而非针法[1]。然而此种观点目前尚未取得学术的共识。

笔者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系统考察了《内经》中所有出现“徐”、“疾”的篇章,发现《内经》“徐”、“疾”所描述对象是有差异的,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脉象、出针速度及留针时间三个方面。

对脉象的描述主要见于《灵枢·邪客》、《灵枢·终始》、《灵枢·官能》等篇。如《灵枢·终始》“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是说脉动“疾”者属实,需马上泻实;脉动“徐”者属虚,需以补法。

对出针的描述主要见于《素问·八正神明论》、《素问·调经论》等。如“泻必用方……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乃行焉。”(《素问·八正神明论》)此处泻法需“徐引针”即慢出针。又如“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素问·调经论》)针对“血不足”的补法,需待脉动变大(即由虚转实之象),迅速出针,以防出血。可见补法出针宜快,泻法则宜慢。

对留针时间的描述见于《灵枢·官能》、《灵枢·根结》。如“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岐伯答曰: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滑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灵枢·根结》)如果我们把“气滑即出疾”、“气滑则针小而入浅”、“浅则欲疾”连在一起,把“气涩则出迟”、“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也连在一起,就可以看出,“气滑即出疾”的“疾”与“气涩则出迟”的“迟”相对应而意思相反,是指气出的快慢;“浅则欲疾”的“疾”与“深则欲留”的“留”相对应而意思相反,是指留针时间的长短。因此“刺之徐疾”,所指为针刺时留针时间的长短。

值得关注的是考察《内经》描写补泻操作的段落,只有”徐”、“疾”与出针相关的文字,并无与进针相关者。笔者进一步考察了后世著作,其中包括《太平圣惠方·针经》、《针经指南》、《金针赋》、《针灸聚英》、《济生拔萃·针经摘英集》、《针灸问对》、《针灸大成》,亦未发现将”徐”、“疾”用于针刺补泻的进针环节者。因此当代教科书中,将“徐疾补泻”解释为徐进针疾出针为补、疾进针徐出针为泻,确为有待商榷。

既然“徐”、“疾”在《内经》中所述的对象并非仅为脉象,尚有出针速度、留针时间,那么“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究竟该作何解?《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为实,若得若失。”

首句为“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对此句之解释《灵枢·小针解》:“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根据《小针解》的注释,“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者”是说气口脉虚则当补,气口脉满则当泻;“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是说脉有留血则刺其血;“邪胜则虚之”是说邪气盛,则十二经可见盛脉,当泻其邪。可见此句所言均为根据脉的虚实进行补泻,其“虚实”所言为脉法。由此推断下文所述亦为脉法而不是刺法。那么“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中的“徐”、“疾”便是指脉象的徐疾。“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是说脉由徐变疾,则是由虚而实;脉由疾变徐,则是由实而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应为互文,意思是补泻前后,由于脉象上有徐疾的变化,手下有若得若失的感觉。由虚转实,脉象由徐转疾,手下若有所得;由实转虚,脉象由疾转徐,手下若有所得。但此中”徐”、“疾”应该是脉象上极其微小的变化,正所谓“刺之微在迟速”、“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那么《小针解》的“徐而疾则实,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又该如何理解呢?其实,仅就此句,将“徐”、“疾”作“气脉”解,全句则可理解为脉徐入针,待脉疾出针,则达到补虚的目的;反之,脉疾入针,脉徐出针,则达到泻实的目的。与《内经》针刺补泻时对脉象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小针解》原义如何,难以从上下文中找到确凿的证据,暂存疑。

《素问·针解》:“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中的“徐出针”和“疾出针”若作针出皮肤解,则与《素问》其他篇章“补则疾出,泻则徐出”的用法相悖。对于此段,王冰的注释是:“徐之,谓行经气已久,乃出之;疾按,谓针出穴已,速疾按之,则真气不泄,经脉气全,故徐而疾乃实也。疾出针,谓针入穴已,至于经脉,即疾出之;徐按,谓针出穴已,徐缓按之,则邪气得泄,精气复固。故疾而徐乃虚也。”可见王冰将“徐出针”和“疾出针”的”徐”、“疾”理解为留针时间的长短,此解与《灵枢·根结》篇用法相同,于理也通,可谓较为圆满的解释。而后一个徐疾,则指出针后按压针孔的快慢,与《内经》补泻法中针孔开阖的原则相符。

通过对《内经》中”徐”、“疾”描述对象的分析归纳,以及《灵枢·九针十二原》文章层次的解构,判断“徐而疾则实,言徐内而疾”所论应为脉象,而不是针法。这意味着现代教材中“徐疾补泻”原有的理论依据已难以立足。此外《内经》乃至后世针灸著作中记载的补泻操作均无将”徐”、“疾”用于进针环节者。因此当代教科书中,将“徐疾补泻”解释为徐进针疾出针为补、疾进针徐出针为泻,确为有待商榷。“徐疾补泻”法是否也应该被重新审视。囿于学识之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期望有幸能得到针灸前辈及同道的批评和指正。

[1] 胥荣东,张军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释疑[J].中国针灸, 2006,26(2):154-155.

2011-12-20

张晨光(1970 - ),女,主治医师,博士

1005-0957(2012)08-0613-02

R245.3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8.613

猜你喜欢
九针脉象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新九针特色技术组合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证经验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
九针的现代研究概述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