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老冠心止痛贴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2-04-13 08:45
山东医药 2012年30期
关键词:透皮川芎嗪稳定型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120)

透皮给药治疗冠心病的中医外治法以经络理论为基础,中药外敷可经皮肤、孔窍、穴位吸收直达病灶。由于其具有给药方便、匀速释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减少给药次数等优点,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们在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指导下,运用邓老冠心止痛贴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男41例、女47例。年龄44~90岁。合并高血压28例、高脂血症22例、糖尿病28例,治疗前心绞痛分级1、2、3、4 级分别为 8、21、47、11 例。每周发作次数均在2次以上。参照中国《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1],均符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或气虚痰瘀。

排除经检查证实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源性休克及其他心脏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颈椎病所致胸痛患者。排除合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排除合并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

1.2 治疗及疗效评定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1]给予抗心绞痛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若合并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者,则给予降压、控制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邓老冠心止痛贴(本方由川芎、细辛、冰片等组成)贴于膻中穴和阿是穴,2贴/d。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中的疗效判定方法判定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以显效和有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相关标准判定中医症候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对照组分别为23、6、13 例和 65.9%。两组总有效率相比,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对照组分别为11、28、5例和88.6%,两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相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过敏反应及消化道不良反应。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其发病是在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不足或肾、肝、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变,产生“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表现。中药的经皮给药制剂,是指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经皮吸收技术及方法研制的一种起全身治疗作用的中药外用制剂,多以散剂、膏剂、贴膏的形式为主,组方多选用活血、温阳、益气等中药,配伍芳香走窜之品,以达到温阳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3~5]。同时还可结合穴位施药,如本研究所选膻中穴,为心包经募穴,系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及任脉之会穴,亦是八会穴中气会穴。如《灵海论》所云“膻中者为宗气之海,故能善理气,对气机痹阻而痛胸痹,有较好疗效”。《千金方》亦云“膻中穴主率病烦心”,又有“胸痹心痛灸膻中百壮”之说。穴位用药不但可使药物在局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经气,起到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6]。

邓老冠心止痛贴是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的经验组方,方中选用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细辛温通静脉、散寒止痛,冰片芳香走窍、透肌而入;上药相伍,共奏温通心脉、活血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组方中君药川芎主要有效成分为阿魏酸和川芎嗪。药理学研究表明,阿魏酸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5-羟色胺从血小板中释放、阻止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其抗血小板作用主要与抑制血栓素释放、增加cAMP水平有关[7]。而川芎嗪可通过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细胞内Ca2+浓度,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并具有抗血栓作用[8]。川芎嗪和阿魏酸类化合物可产生更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9]。我们采用动物实验对本方中阿魏酸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进行研究发现,本制剂中阿魏酸的经皮渗透是由皮肤控制的,在用药1~18 h内,阿魏酸经大鼠皮的透皮速率常数为14.015 g/(cm2·h);在1~9 h内,阿魏酸经小鼠皮肤透皮速率常数为 20.541 g/(cm2·h)。在48 h内,阿魏酸经大鼠皮的平均相对渗透率为26.16%,经小鼠皮的平均相对渗透率为23.44%。说明邓老冠心止痛贴具有较好的经皮渗透性能和缓释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邓老冠心止痛贴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疗效,疗效满意。推测其临床疗效与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微循环供血等作用有关。

外用中药制剂治疗冠心病避免了长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产生的耐药性以及药物口服后肝脏的首过效应;同时外用贴剂可维持体内24 h药物有效浓度,对服药不规律的患者及夜间心绞痛的患者有药物不能替代的优势。然而,中药经皮给药尚存在局限性:①缺少对中药透皮给药的系统研究,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低或透皮性能差,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透皮渗透作用的方法还不成熟;②中药复方中并非所有的有效物质都能够透皮吸收;③中药敷贴多采用穴位疗法。如何将中药透皮给药与经络理论相结合,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2-73.

[3]殷建明,罗陆一,张大创,等.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0):1138-1139.

[4]李根,陈鹏毅,邢洁,等.护心贴外敷心俞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8,24(10):27.

[5]李洪韬.中药贴敷配合外洗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4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2):13.

[6]邓立梅,袁晖成,鲁美君,等.穴位外治法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6):723-724.

[7]王振,刘新泳,王静,等.川芎嗪阿魏酸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1,30(11):665-667.

[8]赵丽霞,郭秀丽,张庆柱,等.川芎嗪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J].齐鲁药事,2005,24(5):298-300.

[9]李家明,赵永海,马逢时,等.川芎嗪芳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J].有机化学,2008,28(9):1578-1583.

[10]穆启运,阮新民.邓氏冠心止痛巴布剂中阿魏酸的透皮行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346-348.

猜你喜欢
透皮川芎嗪稳定型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中药透皮技术治咳嗽
中药透皮技术治痄腮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