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党员培训“一体两翼”模式的构建

2012-04-13 17:22
关键词:一体两翼学生党员党校

管 小 青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思教部,广州 511483)

高职大学生党员培训,既有与其他社会群体、普通大学党员培训的共同点,又有其独特的高职特点。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高职大学生党员培训更应突出它的高职特性,才能保证培训的实效,促使学生成为优秀的职业劳动人才。本文从党校机构设置统揽、围绕理论与实践两大环节展开分析,探讨高职大学生党员培训“一体两翼”模式的构建。

1 “一体两翼”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党建工作也日趋重视。很多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党员的培训,但效果往往不大理想,尤其是高职的学制一般是三年,还有少部分是二年,培养与发展的党员作用的发挥较有限,因此,高职大学生党员培训就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1)脱离高职特性。培训的内容、形式都与本科院校、其他社会组织的党员培训没什么区别。内容方面,期期都是入党动机、《党章》解读几个基本的内容,没有拓展,没有结合时代的热点进行深化。形式上,绝大部分是理论教学,也有实践教学,但只是组织看一两个视频了事,没有交流,没有总结。内容较枯燥、形式较单一,这与高职学生的教育需求有较大的差距。高职大学生更注重专业与实践,所以,党课的内容与形式若不联系这些,就必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效果就很差。

(2)教师层次单一。大部分院校的党课培训都是领导上得多,专业人员授课少。不可否认,很多领导、老教师历经时事,有较深的人生体会,尽心尽力,效果还可以。但也有部分领导讲授党课,照念秘书写的讲稿;部分老教师,课件是90年代做的,照本宣科,难以吸引学生。所以,党课的师资结构应该是多层次的。“党员都是教员”,每一个党员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培训,应不拘一格选派优秀的党员作为授课教师。

(3)大班授课效果较差。高职院校的党课培训的学生数大多200~300人,教室太大,后面的学生很难看清PPT上的文字,更不用说跟授课教师进行眼神交流。所谓“亲其师、信其言”,大班授课的距离感,影响了教师的形象、人格魅力的发挥。同时,课时太少,教师一般情况下是匆匆忙忙地讲完内容,时间仓促,效果大打折扣。时间太少了,提问的话,占用上课时间,预定内容就会讲不完,更不用说互动了。这样教师只能讲授理论知识,没有时间和精力与每一个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2 构建“一体两翼”模式的探索

高职大学生党员培训的“一体两翼”模式,应该是以学院中的党校统揽为“一体”,以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为“两翼”,实现既有组织、机制保障,又围绕党员培训的宗旨来开展培训活动;既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培训,又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党性、党的路线与重大方针;学生既能学习到科学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体验,使党员培训真正成为学生思想上成熟的摇篮,使学生党员真正做到“知、信、行”三者的有机统一。

2.1 一体:党校统揽模式

2.1.1 理论培训多层次化

多层次的理论培训,需要党校建立一个中部枢纽,以党校的老师为主导,学校红色社团的成员(如我院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宣讲协会)为主体,建立一个师生共事的管理中心。做好每年、每个学生阶段培训的规划,统筹师资,确定主题,自上而下地进行宏观调控;各分党校(以各系党总支或支部)在学校党校确定的主题范围内,申报形式不限的学生党员培训专题,自下而上地进行申报、修改、审批。这两条线的规划,将使党员培训达到既把握住党中央大政方针的方向,及时将党内的先进理论成果传给学生,又凸现各院系、各专业的特色,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地培训,让学生既信党、爱党、亲党,又拓展了综合素质。在师资方面,除了党校的专职教师、学校的党政干部外,要敢于聘用校内的优秀党员青年教师、校外企业优秀党员管理人才、优秀的党员校友、甚至是校内的先进党员学生,让更多的优秀党员参与到党员培训中去,其管理模式可以按照企业兼职教师来执行,既容易操作,效果又极佳。这些兼职教师结合了工作的实际、职业发展来进行相关理论的党员培训,是既深入又生动、受学生欢迎的教授形式。

2.1.2 实践培训多形式化

“实践出真知”,要想课堂内的党员培训效果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实践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有必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实践培训。当然,党校作为统领的中部枢纽,理所应当承担起组织的责任。如果前面的师资聘用工作做好了,这个环节并不难。结合高职特色,有效运用兼职教师的资源,在校外开辟相关的实践基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及企业的奋斗背景,供学员们“零距离”接触、感悟;在校内结合各院系的理论学习型社团,开展各类党员实践活动。内外联动的机制,定能出较好的效果。

2.1.3 效果评价科学化

衡量党员培训的指标不能局限于上课的出勤及结课阶段的考试,更应该把思想、学业、生活等等的日常考核作为重点,把培养人、老师、周围同学的评价折算为一定比例作为参考。党校学习每个阶段的结业,不能仅仅是合个影了事,而更应该结合校园的志愿者活动、专业技能大赛等,推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使结业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让学生党员懂得回报校园、贡献社会。当然,在监督方面,培训结业时应该通过校园媒体进行公示,若有问题要实际核实,把好质量关。这种综合科学的效果评价方式,会形成相对公平公正的体制,避免主观上的、内幕的操作,影响学生的情绪与对党的忠诚度。党校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宣传先进事迹,通过现实的事迹鼓舞、激励学生,助人自助,提高觉悟,也提升自我。再者,通过校园媒体,形成良好的氛围,让群众学生认可周围党员的优秀,把他们作为榜样,促进自身的进步。

2.2 两翼之一:理论培训模式

2.2.1 授课形式:选修制

选修制的党员培训形式,是为了扩展理论学习面,加强学生的思想基础。可以设置为1学分,修完通过考核可以获得学分及入党培训证书。大学生党员培训可分为几个阶段,如中南大学“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拓宽分解为写入党申请书前培训、申请人培训、发展培养重点对象培训和党校学习后培训四个阶段”[1]。这几个阶段都应该采用选修制的形式来授课,加大授课的影响面。按照不同的阶段,确立不同的培训专题,可分为《党章》学习专题、党史学习专题、时代理论专题、企业党建专题等,按照一般学校的规定,一学分为18个学时,那么入党培训起码要设立18个基于以上专题的小专题课堂讲座,共36个学时,供学生们自主选择。所有的不同专题的课堂授课都采用录像,放置在网上党校供没选到其他专题的学生学习。

2.2.2 程序指引:导师制

为保障大学生党员培训的指引性,如同高职学生有自己的专业指导老师,党员的培训、发展也应该有自己的导师。当然,考虑到师资,可以更多地采用党校聘用兼职教师的形式来开展,可称为党育导师。只要有兴趣的、敢于担当此任的校内外师生都可以参与竞聘。这样不仅是为了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党员全员育人的责任氛围,也可以有效地发挥各位党员的积极性;既解决了党校师资缺乏,又解决了很多党员觉得入党后有很少机会参与党内组织活动的漏洞。党育导师的职责,是不仅给予各个阶段的学生党员以引导,还可以结合高职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更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师资队伍及实践资源。

2.2.3 课余学习:朋辈制

党员培训课余的学习也很重要,尤其是应对目前很多学生党员的思想汇报材料都是网上随意下载或是修改的情况,防止助长不良的作风。朋辈党员以其相同的学生身份,年龄的相仿,相比较于教师,更容易亲近,他们的示范作用也更容易发挥。课余学习朋辈制是以引导的角色介入,其要义在于通过校园中优秀党员以先进的示范作用开展培训,同时巩固和发展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所以应该以宿舍楼为单位,建立“党员之家”,由正式党员任组长,预备党员为主要干事,开展观看先进影片、专题探讨、读报阅刊等活动,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务部门通过选拔在校的高年级优秀党员担任学生党员培养团队成员,通过一个正式党员指导三个预备党员、每个预备党员指导三个入党积极分子的形式,以“1+3+9”团队式开展培养工作[2]。这种充分利用朋辈资源,组织方便,同为年轻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容易带动学习的气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营造积极向上,爱国、爱党、爱校的氛围。

2.3 两翼之二:实践培训模式

2.3.1 组织生活专业化

党员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这位学生入党前,还是入党后,过党组织生活就是很重要的培训方式。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组织生活不能太过于单一,那种总是以开会的形式出现的组织生活势必会减弱他们对党的热情。所以,党的组织生活可以党的指引为内容,灵活运用专业技能的形式,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激发他们持久的积极性。如我们学校党委决定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活动,在基层党组织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来开展。如文秘专业可以举办党诗颂或征文比赛,旅游专业可以举办红色旅游路线模拟导游大赛,影视动画专业可以举办党颂DV大赛,外语系可以举办中共党史外语翻译活动等等。一改往常人们一提组织生活就觉得枯燥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2.3.2 日常渗透红色化

党员的培训是一个思想不断提升的过程,它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所以日常生活的渗透教育非常关键,即要使日常渗透红色化。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景观设置、文化传媒的渗透、教育外,还需要有一些社团专门保障这项工作的落实。具体为在学院党校的指导下,以学院的红色社团为中心,如我院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宣讲协会,组织校级层面的日常活动,如红色电子期刊的出版、图片展、主题研究等活动,让更多的积极分子、考察对象、党员参与其中;并依托各分会,即各院系理论学习型社团,如工商系的新风学习会、旅游系的红色旅游研究会、外语系的党颂社,开展系级层面的日常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就业服务活动,还有结合专业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挑战杯”社会调研、创业竞赛等等,“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使学生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在活动中受到进一步的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才能使他们产生对党的信任与崇敬,才会树立向往与靠近党的信念。

2.3.3 基地考察体验化

很多学校的党员培训也有考察的环节,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有些学生会认为基地里一些老革命党员睡过的木板床只是比较简朴而已,有的学生甚至不屑一顾,认为在较富裕的时代没有必要再提倡艰苦奋斗。所以,在党员基地考察中,要多开展体验化的活动,效果会很好多。在纪念碑、革命基地、纪念馆的基地里,可以设置一些模拟的场地,比如以上提到的木板床,若是在文物隔壁的地方,设置模拟床,让学生躺下去感受,那种效果自然不一样;再比如讲艰苦奋斗,让学生在野外体验没有粮食供应下的应变,等等。而在企业的教育基地里,要更多地让学生参与顶岗实习,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党建工作或是实际的岗位实习,培养他们诚实信用、勤奋向上、爱岗敬业的品质;而在类似政府、街道的基地里,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基层挂职,放手让他们体验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树立克己奉公的职业操守,树立爱国爱民的理念。

3 “一体两翼”模式的理念与意义

“一体两翼”党员培训模式跳出了传统的党员培训模式,针对目前高职大学生党员培训的问题,坚持高职特色,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凸显三大理念,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高职特色的理念。打破固定的模式,不为培训而培训,讲实际效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培训不断内化为素质,通过实践培训不断外化为形象,两者相辅相成,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保障学生的职业发展,给予学生一生受用的能力与素质。

全员参与的理念。担任培训的教师,有老师有学生,有老有少,有党员干部有普通党员,总之,是让更多的优秀党员参与其中,把科学的、先进的科学理论及时地传达给青年学生,体现我党党员权利与义务的密切关系。让每个党员都知道,每一位党员的加入历程与成熟历程,都离不开其他党员的影响、帮助与促进。同样,每一位党员的进一步提升、优秀品质的巩固同样需要这样的一个舞台。这种分享、共进的模式,和谐了党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校园党建工作的开展。

内化联动的理念。校内外、课内外的联动机制,利用校友、各类基地的资源,内外联动,在党员培训过程中,不断参与基地体验,不仅为地方、企业带去实际的技能、智慧,还很好地解决了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问题,创造出一批优秀的“挑战杯”作品,很多学生党员还在培训中实现了“零距离”就业,同时,也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凝练了更多的产学研成果。

参考文献:

[1]朱铁汉.浅议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学长制”工作模式的构建[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唐建华.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入党培训[J].北京支部生活,2007,(3).

猜你喜欢
一体两翼学生党员党校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之“冠名培养”模式
浅析一体两翼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作用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