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04-13 17:41
关键词:少林武术旅游

岳 贤 锋

(河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到2020年,世界范围内将有15.6亿人次的国际旅游者,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旅游地和巨大的客源地。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游客更加注重在旅游过程中的自我身心享受,追求高层次的健康文明的特色旅游项目。中国武术文化融会了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中医、养生、气功、美学等,武术旅游具有观赏、休闲娱乐、强身健体、提高身心素质等功能,是我国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武术旅游已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在国内外影响越来越大,而学术界对武术旅游的研究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1979年至2011年标题中含有“武术旅游”的论文只有20篇。其中,卫志强等分析了武术旅游社会文化背景,提出中华武术与旅游业有共同特性,有相结合的可能性,认为武术旅游发展前景广阔[1];胡幸福认为武术文化旅游开发的历史机遇已经凸现,已经构成可开发的条件。武术文化与旅游有机地结合开发,可以带来双赢的经济、社会效益[2]。李蕾等认为少林武术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它的开发不但有利于武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向国外的传播,而且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3]。闫士芳等分析了河北省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深度开发不够、与其他文化资源没有形成良好对接、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宣传、深入挖掘、加强赛事品牌建设等发展对策[4]。裘静芳提出地域武术文化旅游的构想[5]。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武术文化旅游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开发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上,很多人提出要开发武术文化旅游产品、发展武术旅游、以旅游为载体发展武术文化产业等,但对如何开发旅游产品、商品以及如何保护现有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河南省的武术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名扬天下,发展武术文化旅游前景十分广阔。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本省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综合改革。本文就此略陈管见。

一、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两张皮现象,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应在特色化、多元化上下功夫

目前,河南武术文化旅游除了对少林武术挖掘较深,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产品和商品外,其他大多是武术表演、武术博览会等,所做的无非吸引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代表队来竞技或表演。武术旅游是“武术搭台,旅游唱戏”或“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的两张皮形式,没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武术表演、武术节事等活动并没有真正为武术文化旅游服务。

武术文化旅游开发要在特色上下功夫,紧紧把握武术是特色、文化是灵魂、旅游是基础的特点,可以推出体验游、康体保健游、休闲游、习武夏令营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不仅可观赏精彩的武术技艺表演,获得审美满足,而且能参与到习武活动中,体验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特有韵味,在运动的同时体验民族风貌的英武之美。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是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如针对青少年可开展学习、竞赛竞技性项目,针对中青年可开展如学术交流游、武术民俗文化游项目,针对中老年可开展保健、养身活动项目等。

另外,目前的旅游商品存在品种单一,质量差,收藏、鉴赏价值不高,生产材料和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武术文化旅游纪念品必须有一套以设计先行、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投资、院校介入、协会参与、品牌营销的武术纪念品设计开发的新思路,产品要有较深的文化底蕴,能够向世界传达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可供开发的题材有历史建筑、传奇人物、民间故事等,表现形式有邮票、兵器、服饰、书籍、年画、瓷器、首饰等。

二、武术文化旅游经营混乱、管理松散,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武术文化旅游牵涉部门较多,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为战,经营混乱,管理松散,缺乏市场调控,造成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不健全等现象。景区和其他企业还出现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事件,如少林寺的商标问题较为严重,国内有些公司抢注少林寺商标,在美国、日本、荷兰、南非等国,少林、少林寺、少林拳等商标都遭到抢注。因此,武术旅游除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外,还应由国家旅游局及其他部门加强管理和立法,完善市场机制,创造良性发展环境,使其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

三、景区各自为政、地区发展不均衡,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开展区域合作

河南武术文化旅游,不论是资源开发程度、经营状况、管理水平,还是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地区间差距都较大,“少林过热,太极过冷”的局面就是一个证明。陈家沟有很好的武术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全世界有近1亿人喜爱太极拳,但陈氏太极拳基本上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旅游上呈现出一片冷清的景象。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除了二者之间在资源上的差距外,不同的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水平、思想观念、机遇把握、政府重视程度等都是其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开展区域合作,就能充分利用河南武术门派众多、各家拳种特点不同的优势,对各种武术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克服各地的局限性,更好地符合旅游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第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均衡地配置政府资源,加大对陈家沟及其他武术文化景区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第二,要充分利用少林、太极两大拳头品牌,推出河南武术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创新产品,以点带面促进武术文化旅游的发展;第三,要利用少林、太极传统武术节事活动,推广宣传河南其他地区的武术文化,坚持共同开发,拓展境内外市场,加大宣传工作;第四,注重武术文化景区与各地其他景区的联合,从规划、市场、营销等方面开展合作。合作景区之间要做好四个互送、三个联合。四个互送指互送客流、互送人才、互送管理、互送精品节目。三个联合是指武术节事与其他节事联动联合,如少林武术节与黄帝祭祖大典在组织管理上联合、时间上连续等以扩大影响力,焦作举办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山水国际旅游节等;市场开拓联合;管理组织联合,如少林拳、太极拳等武术协会、武术文化研究机构、武术团体等联合管理。区域合作会极大地增强武术文化旅游的合力,推进河南旅游业发展。

四、景区商业化严重,需要加大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河南武术文化旅游发展最好的是嵩山少林寺,但少林寺景区存在的商业化现象,严重制约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电影《少林寺》中的嵩山少林寺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神秘的禅宗色彩以及身怀绝技的众武僧令人神往。而今浓重的商业化色彩,大大削弱了嵩山少林寺作为“佛教圣地”、“禅宗祖庭”的形象,游人到此再也找不到“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优美神秘的景象。尤其是近年来,有关嵩山少林寺的各类商业活动很多,如举办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宣传推介禅宗音乐大典等,嵩山少林寺旅游事业因此而兴旺,门票收入不断创历史新高。但同时寺内也出现很多不合理现象,如一炷香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僧人参与赚钱活动等。众多的商业活动使得嵩山少林寺展现于社会大众的是一种浮躁复杂的形象。客观的商业环境让目前的嵩山少林寺颇为尴尬,毕竟少林寺不能脱离一方水土,它需要自身厚重的文化来承载生命的延续。因此,要保证武术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其思想文化内涵,在开发利用的同时更应加强保护,才能为武术文化旅游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武术旅游宣传滞后,需要大力推进河南武术文化品牌宣传

河南武术在世界名气之大毋庸置疑,但武术旅游的宣传稍显滞后,很多新的武术旅游产品在市场推进方面需要大力加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河南塔沟武校28名学子出色的表演给全世界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的特奥会开幕式,2008年的奥运会及残奥会开、闭幕式上,武术表演再次让世人震惊,其中就包括河南少林武术及传统陈氏太极,河南塔沟武校参与人数将近5000人,“河南力量”成为第28届奥运会“主力军”,这对河南武术旅游发展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机会。2010年历时184天的世博会,242个参展方参展,其中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据保守估计,上海世博期间迎接7000余万人次的参观游览,创造3000亿元商机。上海将结合世博会和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目标,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吸引力的精品健身节,将体育博览会、国际体育论坛、大众科学健身展示、上海友好城市运动会等,将吸引各国人士展现体育运动项目。

河南武术文化旅游应充分利用奥运、世博后的大好机遇,开发参与性、体验性、观赏性、娱乐性强的旅游新产品,如把奥运会的表演项目进行产品的更新,延续保留;按照武术文化旅游参与原则,开展武术训练营、武术防身术训练游、保健康复游、武术一次性赛事游、武术精英训练游、一日武僧游、修身养性游、磨练意志游等项目。借助奥运会、世博会的后续效应,推广新的旅游产品,把少林武术文化打造成国际著名品牌,塑造其他品牌;利用媒体提升河南武术文化的曝光度,在传播方式、品牌沟通、宣传促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大力推进武术文化旅游。

六、整合资源,修建武术旅游主题公园,扶持特色拳头品牌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而这种内涵往往通过长期的修炼才能体会和掌握,这对于进行短期观光体验的旅游者来说,是很难有深刻的认识的。建设武术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策划武术文化活动,再加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营造武术文化气氛,将会给游人以更为深刻的认识。

武术文化主题公园要展开区域合作,整合武术资源,融合当代文化与现代技术手段,建设观赏、休闲、娱乐、竞技、体验于一体的武术文化园区。主题公园首先要突出武术文化内涵,其次要满足游人的消遣、娱乐、健身等要求,围绕武术文化主题,把武术文化精神层面的内涵通过表演、展示、讲解、体验等活动表现给游人,再借助视频、视听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全面展示武术活动及其深刻文化内涵。

武术文化主题公园作为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园产品开发要保持与人文资源、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公园建设可在现有的少林武术城基础上拉大框架,明确功能分区,建立一个集武术研究、武术培训、武术表演、影视拍摄、武术文化探秘、武术健身康复、武术博物馆、武术竞赛等为一体的武术文化产业园区,让游人全面了解武术文化历史及现代发展过程、发展状况。

猜你喜欢
少林武术旅游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A transition method based on Bezier curve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in cartesian space①
旅游
武术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