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巧设情境的实践与反思

2012-04-13 19:09缪陈亚
化学教与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手帕创设化学

缪陈亚

(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48)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在这一环境内,学生能发自内心的产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索欲望。因此,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不断的思考和探究,从而理解化学知识和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也能够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变“苦学”为“乐学”,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如下:

一、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所谓利用实验创设情境就是指根据学情及教学内容教师演示某些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疑问,在探索中遇到障碍,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的条件”时,我演示“烧不坏的手帕”的实验:先取一块棉质的手帕,将其浸泡在75%的酒精溶液中,取出拧干,用坩埚钳夹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发现在一团大火后手帕烧成了灰烬。看到这个情景,学生们唏嘘不已,我及时地问到:该实验说明手帕本身可不可以燃烧?同学们一起大声的说:可以!我向刚才所用的酒精溶液中加入大概一半的水,重新取一块相同的手帕浸泡在溶液中,取出后拧干在酒精灯上点燃。此时同学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盯着手帕,发现手帕被点燃,表面有一团大火,但大火熄灭之后手帕却完好无损。全班顿时响起热烈掌声。接着,我请一位同学触摸一下手帕,居然发现手帕是凉的!“为什么第一块手帕被烧成灰烬,而第二块手帕却没有烧坏呢?从化学的角度又该如何解释呢?”此时,学生们被强烈的反差现象所吸引,问题油然而生,思维高度集中,老师顺理成章引入课题“燃烧的条件”。

利用实验创设情境需注意:(1)选用的实验要具有趣味性,有趣的实验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入化学世界进行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2)选用的实验要具有针对性,实验的核心部分与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要紧密联系;(3)在实验中,教师要能善于根据实验现象和学生的表现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进行探究。

二、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所谓利用问题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组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进精彩的化学世界,学习化学知识,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素材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非知不可的心理需要。例如在教学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时,先给同学们展示两杯水样:一杯是蒸馏水、一杯是身边的长江水,然后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两杯水样外观上有什么不同?我们身边的长江水能直接饮用吗?为什么呢?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净化水的方法?你知道自来水厂有哪些工艺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如何净化河水、井水、湖水等含有杂质的天然水以供我们饮用呢?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饮用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呢?这一组生活化的问题都是同学们相对了解但又不完全清楚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处于非常兴奋和好奇的状态。同时这些问题的设置有很好的梯度,由易到难,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此外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利用问题创设情境需注意:(1)设置的问题要生活化,有趣味性,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2)设置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导向性,能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3)设置的问题具有合理的思维梯度,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潜能,将情境中的问题置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三、利用史实、轶事创设情境

所谓利用史实、轶事创设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一些与化学知识有关的化学史、科学典故和趣味轶事来引入课题。史实、轶事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浓郁的化学气息,很快的走进化学世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时,在课堂一开始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化学趣事,在180多年前,有两位科学家进行过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核心是化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真正的科学。数学家高斯说:“科学规律只存在于数学之中,化学不在精密科学之列”。化学家阿佛加德罗反驳道:“数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之王,但没有其他科学,就会失去它真正的价值”。此话惹翻了高斯,这位数学权威竟发起怒来:“对数学来说,化学充其量只能起一个女仆的作用”。阿佛加德罗并没有被压服。他做了一个实验,将2L氢气放在1L氧气中燃烧,得到2L水蒸气,然后十分自豪地说:“请看吧!只要化学愿意,它就能使2+1=2,数学能做到吗?我顺着故事及时提问:你们认为辩论的胜方是谁呢?“阿佛加德罗”。“阿佛加德罗能胜利的法宝是什么呢?”同学的异口同声说:“化学实验”。由此教师自然地引入新课。

利用史实、轶事创设情境需注意:(1)选材与所学知识有很大的关联性,切忌生搬硬套;(2)内容要有趣且真实,不能为了方便导入新课而肆意捏造故事情节;(3)教师要善于从故事情节中抓住主要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碰撞出学生的思维火花。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所谓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有关视频、flash影片、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源从而自然过渡导入新课的方法。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化学的魔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教学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死狗洞之谜”:在意大利有这样一个“死狗洞”,狗一进去就会死亡,但人走进去却安然无恙。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现象呢?迷信的人说:“洞里住了个专杀狗的妖怪”。有一天,一位科学家来到这个洞,想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妖怪。他在洞里到处找,始终不见妖怪出来。只见岩洞的顶上倒悬着许多钟乳石,一敲就会响,地下有很多的石笋,湿湿的泥土里还冒着气泡。经过研究科学家恍然大悟:原来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通过这段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探究二氧化碳的世界,从而引出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应注意:(1)多媒体素材的选择要真实与科学,素材的选取对真实性要求很高很严,科学本身就是求实、准确,反对弄虚作假,失去真实性就失去科学性;(2)多媒体素材的内容要简洁明了,中心突出,切忌冗长、漫无边际;(3)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如果能用实验演示传达的化学信息切忌用多媒体素材代替。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只要你巧妙的创设课堂情境,就会增添化学课堂的魅力,就会让学生快乐地遨游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就会使学生的学更有效、教师的教更高效,实现高效课堂不再是一句空话!

[1]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施建平.让学习变得更轻松-名师最能吸引学生的情境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4] 周恩芳.化学教学的创新重在问题情境的创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88

猜你喜欢
手帕创设化学
花花草草染手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手帕游戏1、2、3
烧不坏的手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