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12-04-13 21:46丁亚元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元认知数学教师导向

丁亚元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公共基础部,安徽 合肥230022)

1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对数学教育质量、教学效率的要求日趋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决定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短期内提高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高效成熟,进而提高数学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水平,都是数学教育面临的紧迫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采用的都是他人导向式学习,也即专家教师指导下的继续专业发展系统,全国各地市都有连贯一致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和一套传统的、系统化的教研制度,数学教师具有坚实的学科知识和大量的机会观摩有经验教师的教学。然而,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数学教师还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难以把握新教材的处理、难以驾驭活动式的课堂,并缺乏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1]。同时,数学教师的自我更新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创新意识不足[2],严重影响着数学教师的深层次专业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探寻一种适合数学教师个性化自主发展特征的专业发展方式。

2 自我导向学习的概念及其对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2.1 自我导向学习的概念

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的概念来源于成人教育领域。1961年,美国学者霍尔(Houle)率先对22名成人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并依据参与学习的动机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目标导向的学习者,其参与学习主要是为了达成某些目标;活动导向的学习者,其参与学习是基于活动本身的意义性,主要是为了摆脱孤独或工作压力;学习导向的学习者,其参与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求知和成长的渴望,是为了学习而学习[3]。霍尔的研究尤其是对学习导向学习者的研究引领着人们重新思考成人学习的方式,并提供了自我导向学习研究的基本架构。

1966年,霍尔的学生塔夫(Tough)正式提出了“自我导向学习”一词并对之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塔夫认为,自我导向学习是由学习者制订学习计划和引导学习活动进行的自我教学。为进行自我导向学习,学习者必须具备选择和表现出适宜的准备步骤、诊断何种协助是必要的、选择和使用有益的资源、分析整个学习计划等四种能力。塔夫不仅正式提出了“自我导向学习”的概念,而且主导了50多个后续相关研究,因此被视为自我导向学习研究的标志性人物[4]。

1977年,格利尔米诺(Guglielmino)等人将研究视角转向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学习者身上,从而开辟了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个人取向”的新视野。认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是能自行引发学习,具有自我训练的能力、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信心,能应用基本学习技巧,安排学习步骤,并利用时间完成学习计划的人[5]。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国外关于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研究主题也趋于拓展和丰富。概括而言,自我导向学习可以是一种过程,是一种能力,也可以是一种学习形式。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系统实践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形成价值观,促进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的学习活动,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普遍性、终生性等特点[6],既可以在正式教育中实施,也可以在非正式教育中进行。

2.2 自我导向学习对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终身自主学习、不断自我更新和提高的过程。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自我导向学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成人学习形式,而数学教师正是成人学习者,因此自我导向学习对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有利于适应数学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各级政府一贯通过统一组织数学教师培训来推动我国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然而有研究表明,针对数学教师的大规模国家级或省级的集中培训,其总体效果并不理想[1],并不能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认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规模的培训活动不能很好地考虑到每位数学教师的个体差异性,而数学教师的各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并显著区别的。如通过实证调查,不同教龄的初中数学教师在学术理性和科技发展取向上有显著差异;具有不同教学研修经历的初中数学教师在认知过程和人文主义取向上有显著差异[7];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学段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本质和数学史知识的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掌握教育理论知识的情况、掌握数学课程知识的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掌握教师品德知识的情况、掌握学生数学学习认知方面知识的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8]。此外,每位数学教师的个性特征和认知风格也具有差异性,教师自身还是一个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个体,因此统一组织的数学教师培训已经不能适应数学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求。

自我导向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它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性,由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确定学习计划,自己支配控制学习的行动,自己调节学习的进度,靠自己在实践中的活动来评价学习的结果[9],这些均与数学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求不谋而合。数学教师在进行自我导向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专业基础、兴趣爱好、个人需求和实际状况来计划、设计、实施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这种以教师自身为本位、在教师职场进行的学习活动,其学习风格、学习进度、学习策略和学习资源利用等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适应数学教师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必将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

2.2.2 有助于数学教师发展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随着世界进入后工业时代,教师的职业专门化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教师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从前辈的经验或自己的积累中吸取灵感,希望从单纯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具有反思能力的研究型教师[10]。而一个数学教师如果缺少研究者的眼光,就难以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有赖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是唤起教师内在尊严的原动力,创新能力使教师职业超越了单一的工匠式技能特征,并成为衡量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核心指标[11]。由此可知,欲使数学教师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必须培养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

格利尔米诺(1977)提出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量表(SDLRS),主要用来评估受试者认为自己拥有自我导向学习的技巧和态度[12]。在研究中,她主张高度自我导向学习者具备八个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创造性,具体包括有冒险精神,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办法,针对一个主题能想出多种方法策略,喜爱开放的学习情境并具备好奇心等等。因此,在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倡导自我导向学习,培养数学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养成创新意识,形成创造性思维,促使他们能够积极吸收最新的数学教育研究成果,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去,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独创的见解,继而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进行自我导向学习,数学教师还会逐渐乐于接受不同的观点,对工作之外的其它问题也可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在教育教学方面,会更加注重教育艺术和教学机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将变得善于变换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相互交流并讨论各自观点,逐步成长为一个符合数学新课程实施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研究型教师。

2.2.3 有利于实现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

随着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学教育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用科学的数学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13]。因此,数学教师的角色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需求,转变成为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学习的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诺尔斯(Knowles)于1975年指出,自我导向学习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培养终身学习的方法[14]。因此,数学教师进行自我导向学习,可以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掌握必备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实现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

3 数学教师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专业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数学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主体,作为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积极开展自我导向学习是提高专业发展效率与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建构数学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目标。为了促进数学教师有效地进行专业发展,更快更好的形成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一方面我们要促进数学教师实现自我导向学习的内在改变,主要途径包括激发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强化自我导向学习的意识;培养数学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明晰自我导向学习的策略与步骤;提升数学教师的元认知水平,促进专业反思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为数学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做好外在支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创建优质、多元的专业学习资源。

3.1 激发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强化自我导向学习的意识

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导向学习都是发生在个体层面上的活动,因此,个体的内在动力是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除非个体有投入专业发展和自我导向学习的意向,否则其专业发展和学习都难以进行。激发数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动机,强化自我导向学习的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让数学教师意识到自己在专业发展和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并且自己能够成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主人。其次,要培养数学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对数学教育思想进行思考,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去审视传统固有的观点,融入新的元素,提炼新的思维,也可以在比较研究中产生新思路和新方法,构建新思想和新理论。最后,数学教师对专业发展和学习要有内在动机,能对新出现的教育教学事物持积极的态度,乐于从事各种新的教学实验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数学教育改革与教学创新的实践不断向数学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数学教师不仅要有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应对新时期数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辩证发展的认识,还要具备不断反思和完善数学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这都需要数学教师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发展。只有具有专业自我发展的动机和自我导向学习的意识,数学教师才可能自觉地对过去、现在进行反思,才可能对未来做出规划,才可能真正实现专业发展,并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

3.2 培养数学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明晰自我导向学习的策略与步骤

数学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意识的觉醒是意识层面上的一种倾向性,是发起和实施自我导向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但是如果只具有学习的动机和意识,却没有掌握自我导向学习的策略与步骤,就不可能具备相应的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最终表现为学习效能感低下,丧失学习的自信。

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自我导向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制定计划策略、阅读策略和批判性思考策略[6]。针对数学教师的制定计划策略就是能够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定适当的个人专业发展目标,设计完成目标的有效方法,并能在适当的时候灵活改变目标和学习的方式。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对数学材料积极能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包含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15]。数学教师的阅读策略主要包括准备数学阅读,通过数学阅读来思考和发现,选取数学教育教学的相关资料进行组织加工,为其开展数学教学汲取必备的知识和养分。数学教师的批判性思考策略包括理解数学批判性思考的价值,激励数学教师积极进行批判性思考,敢于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用新视角去验证原有的定式,推陈出新,也可以向经典、权威发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批判性思考的勇气和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使数学教师明晰自我导向学习的一般实施步骤,只有明确自我导向学习的实施过程和步骤,才能有效地开展这种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自我导向学习一般包括四个阶段:拟定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活动、评价学习结果[16]。针对数学教师而言,拟订学习计划包括拟定专业发展目标、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学习时间和进度的安排以及评价方式等。寻找学习资源包括从他人处和从信息载体获取自我导向学习资源和帮助。学习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同学同事、数学教育专家学者等,非人力资源包括数学书籍、数学教育类杂志、数学继续教育网络资源等。开展学习活动既包括学习方式的选择,如观察实验、数学阅读、数学练习、数学专业研讨、听数学教育讲座等。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可以依据专业发展目标和学习目标做出自我评估,也可利用事先拟定的考核表逐项核对,还可由他人来协助完成。

3.3 提升数学教师的元认知水平,促进专业反思能力的提高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其实质是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17]。在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效率,需要努力提升数学教师的元认知水平,加强对学习的监控与调节,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以元认知知识为基础,使数学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风格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学习水平、认知差异等方面的知识;以元认知体验推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数学教师逐步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热爱数学教学工作,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感;以元认知监控为核心,使数学教师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建构和自我更新,找出自己进步的方面予以肯定,找出不足的地方进行反省,需要的时候及时修改教学策略,从而动态地规划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有效提高自我导向学习的水平,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反思能力的提高。

3.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创建优质、多元的专业学习资源

为促进数学教师有效地进行专业发展,除了要促进数学教师实现自我导向学习的内在改变,还需要为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好外在支持,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创建优质、多元的专业学习资源。

宽松、开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彼此尊重、团结协作、互相启迪的学习氛围,不仅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可以促使数学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进行得更加富有成效。首先,学校应积极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通过提倡同伴互助和教师间的合作来促进数学教师进行自我导向学习。其次,教师培训机构可以通过组建地域性数学教师发展共同体,搭建信息交换、研讨交流、交往对话、观摩学习的平台。最后,数学教师本人要努力改变传统封闭的学习方式,在互助合作中融合集体智慧,共谋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通过分享个体知识与经验、交换各种资料和资源,促进数学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优质、多元的学习资源能够促进数学教师积极进行新知识的构建,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为此,各级教育机构应该根据数学教师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其搭建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努力为他们开发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学习资源,构筑优质的专业学习资源库;同时还应广泛加强与校际、数学教育专家学者、各级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建立友好的的资源共享机制;同时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的资源,在时间的安排、工作任务的分配、教研活动的开展、图书资料的征订以及学习经费的保障等方面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极大地推动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1]黄荣金,李业平.中国在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32-38.

[2]李渺.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内在结构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1):87-89.

[3]Houle,C.O.The Inquiry Mind[M].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1:15-16.

[4]何爱霞.国外自我导向学习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成人教育,2009,275(12):52-55.

[5]Guglielmino,L M.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and performance in the workplace:Implications for business,industry,and higher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1977,163:303-317.

[6]张典兵.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理念与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7(5):173-175.

[7]童莉.初中数学教师的课程取向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2):47-50.

[8]李渺.中小学数学教师知识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4):31-34.

[9]王宝萍.成人的学习特性与自我导向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4(10):47-48.

[10]李伟,杨世国,郭世平,等.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要作一些质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1(6):12-15.

[11]王子兴.关于数学教师职后专业成长的思考[J].湖南教育,2006(2):4-6.

[12]Guglielmino L M.Development of the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of Adult scale[D].Unpublished thesis.Georgia:Department Education,University of Georgia.1977.

[13]张彬.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入口角色意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1):102-105.

[14]Knowles,M.Self-directed Learning: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M].Toronto:The Adult Education Company,1975:18.

[15]高文君,韩联郡,田小现.对数学阅读概念及方法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1):84-85.

[16]崔铭香.成人自我导向学习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2(8):47-48.

[17]王亚南.元认知的结构、功能与开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3-98.

猜你喜欢
元认知数学教师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偏向”不是好导向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