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蜂蜜治疗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2012-04-25 09:41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红肿静脉炎局部

(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3)

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是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部分患者不能通过深静脉置管给药,又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对血管刺激性强,常导致化疗性静脉炎。据文献[1]报道,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可达84%。化疗性静脉炎是由于静脉滴注过程中穿刺或药物刺激、外渗所致的局部组织、血管红肿、灼热、疼痛、水泡、溃疡及坏死等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肌腱,神经不可逆损伤,甚至致残,给众多的肿瘤化疗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加重了患者恐惧心理,亦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影响化疗方案的正常实施。为此,笔者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我院制剂中心生产的金黄散外敷局部的方法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男40例,女32例,其中肺癌42例,乳腺癌8例,子宫颈癌16例,卵巢癌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静脉炎分级:Ⅰ级22例,Ⅱ级39例,Ⅲ级9例,Ⅳ级2例。使用的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诺维本、阿霉素、顺铂、盖诺、紫杉醇、卡铂、氟脲苷等。2组在性别、年龄、静脉炎各级分布、应用的化疗药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金黄散外敷。涂于以穿刺部位为起点沿血管走行红肿部位,外敷时,局部清洗,取金黄散适量,以蜂蜜调匀成糊状后敷于患处(注意避开穿刺针眼),范围大于病变面积,厚度约2 mm,外用纱布包裹,胶布固定,每日涂药1~2次,连续3~6 d。对照组:用25%硫酸镁浸湿3~4层纱布,湿敷20~30 min,外敷范围同治疗组,湿敷时保持纱布湿润,每日3次,连续3~6 d。

1.3 诊断标准 根据静脉反应标准分为5级。0级:局部无疼痛;Ⅰ级:局部无疼痛但发红;Ⅱ级:局部轻度疼痛、发红;Ⅲ级:局部中度疼痛、轻度肿胀、灼热;Ⅳ级:重度疼痛、中度或重度肿胀;Ⅴ级:顽固性疼痛、中度或重度肿胀[2]。

1.4 疗效标准 显效:24~48 h受损区皮肤红肿疼痛消退,皮温正常,受损静脉线形红肿疼痛减轻;72 h静脉线形红肿疼痛消退,肢体皮肤颜色大致正常;有效:72 h受损静脉区皮肤红、肿胀、疼痛消退,96 h静脉线形红肿疼痛消退,肢体皮肤颜色大致正常;无效:72 h无变化[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3 讨论

化疗药物对肿瘤有杀灭作用,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损伤,影响细胞代谢及其功能[4-5]。

中医学认为,静脉炎属“黄鳅痈”范畴,系静脉穿刺或药物刺激、外渗损伤局部脉络,导致局部血行不畅,血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畅,津液输布受阻;瘀血内蕴,蕴久化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其病机为气滞血瘀,毒邪凝滞于血脉,致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治疗应以清热、化瘀、散结、通脉为主。金黄散是一复方中药粉剂,组方包括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白芷、陈皮、厚朴、苍术、生胆南星等组成。大黄解毒消痈,行血瘀通经络,清热除湿,泻热通便,凉血止血;陈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具有抗炎作用;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6];生胆南星温通经络,化痰散结;姜黄化瘀行气,通络止痛;白芷通络止痛;天花粉清热润燥,消肿散结[7]。现代药理研究[8]证实,外敷使药物通过局部神经感受器即可起到止痛的作用,也可缓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解除血管痉挛,减轻或消除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改善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保持血流通畅,促进细胞再生。还能限制炎症范围扩大以及减少组织坏死等作用,且渗透性好,见效迅速,药性温和,适于化疗药物性静脉炎。蜂蜜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微量抗生素、氧化酶及过氧化酶,现代药理研究[9]证明,因含丰富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解毒、抗菌、消炎止痛、滋润防腐、保护创面、促进细胞再生和渗液吸收、减轻水肿等诸多功能。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功。25%硫酸镁湿敷是利用硫酸镁的高渗作用,促进局部组织水肿的消退,同时能直接经皮肤吸收至皮下,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解除血管痉挛,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解除局部炎症,达到止痛的目的,虽有一定效果,但局部湿敷时药物易析出结晶使纱布变硬,不易紧贴皮肤而影响药液吸收,起效慢[10]。由此可见运用中药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具有患者易接受且简单、方便、效果显著的优势。

静脉炎的发生,一方面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对疾病的进一步治疗,进而延误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进程;另一方面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化疗疗程中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大多有焦虑情绪,会担心今后的静脉给药治疗,护士应加强巡视,主动关心患者,听取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患者静脉炎血管部位红肿热痛的程度,作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机理,中药金黄散治疗的作用、疗程及方法,使患者有充分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选择弹性好及粗、直的血管,先远端后近端,左右手交替进行,避开关节、神经和韧带。提倡使用深静脉置管给药或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护士应了解各种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度,指导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滴速,一旦注射部位疼痛或有异常感觉,应立即告诉护士,妥善处理。

化疗性静脉炎是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遇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关系到能否顺利地完成化疗周期,关系到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蜂蜜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优于25%硫酸镁湿敷,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便,且具有外用操作简便,保留时间长,疗效高,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同时发扬了中华医学的长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章春芝,任晓东,薛志芳,等.中药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39.

[2]汤钊猷.现代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19-42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8.

[4]赖利,李俊英.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2,17(1):78.

[5]宋梅,赵欣.冷敷结合护脉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6,30(12):2867.

[6]李永翠,马正丽.中药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10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4):38.

[7]李丽霞,徐文江,章明霞.黄芷止痛散外敷治疗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7):714.

[8]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87-305.

[9]顾雪竹,李先端,钟银燕,等.蜂蜜的现代研究及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6):70-73.

[10]李珊,丁小萍.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防护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36-38.

猜你喜欢
红肿静脉炎局部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乳房红肿可预防
躲避蚊子有方法
局部遮光器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