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罨包疗法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证疗效观察

2012-04-25 09:41韩昌鹏孙建华巫益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肛缘渗液纱布

韩昌鹏,孙建华,石 丽,巫益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肛肠科,上海 200437)

混合痔是临床多发病,外剥内扎术是治疗的经典手术方式,但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证难以避免,如创面疼痛、渗液、肛缘水肿等。本课题选用孙建华主任临床经验方结合蒸发罨包疗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证,通过临床观察其对混合痔术后并发证的改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2006年痔临床诊治指南[1],选择符合混合痔诊断且具有手术指征的2009年10月-2010年2月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间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年龄18~80岁;2)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的痔诊疗标准,具有1个以上部位有混合痔症状体征,有便血、疼痛、肿物脱出等症状需要手术处理者;3)己完成完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心脏、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手术禁忌证;4)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同时半年内未接受过其他手术治疗的痔患者。

1.3 观察指标 1)术后连续7 d的创面疼痛情况:参照WHO疼痛程度分组标准[2]。按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4个等级分别评分为0、2、4、6分;2)术后连续7 d的肛缘水肿情况:按无水肿、轻度水肿、中度水肿、重度水肿4个等级分别评分为0、2、4、6分[3];3)术后连续7 d的创面渗液情况:按无渗液、轻度渗液、中度渗液、重度渗液4个等级分别评分为0、2、4、6分。

1.4 安全性评价 在用药前及疗程结束时各检测1次。包括:血、尿常规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

1.5 方法

1.5.1 基础治疗 1)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医生操作;2)每日换药2次,常规消毒,清洁创面,以生肌散加消毒棉均匀敷于创面上,用消毒纱布包扎固定。

1.5.2 分组治疗 1)蒸发罨包组:换药后予已制成的半干蒸发罨包外敷于肛缘,温度控制在45 ℃左右,再外贴灭菌纱布,并用戳有小孔的塑料薄膜贴纱布外以封包,并用胶带固定。1 h后取下罨包,再外贴灭菌纱布;2)红外线组:换药后肛缘贴灭菌纱布,再予红外线治疗仪距肛缘30 cm处行照射治疗,维持10 min;3)空白组:换药后肛缘贴灭菌纱布。

1.5.3 方药组成及剂型配制 蒸发罨包方(经验方)由当归、赤芍、芒硝、徐长卿各10 g组成,浓煎收汁至100 mL/袋,由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剂室制备。配制蒸发罨包时,先用岳阳医院统一配发的长约10 cm见方,厚约1 cm的灭菌棉块对折再对折,形成一个罨包,再用两把镊子使罨包浸入药汁,拎出罨包用两把镊子夹紧后从两个方向上旋转,挤出多余药汁,使罨包呈半干状态,以不滴出药汁为度。再使用科室微波炉加热至45 ℃左右(用针形温度计配合使用)。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2.1 疗效标准[1]通过创面疼痛、肛缘水肿、创面渗液等方面评价临床疗效。

2.2 结果

2.2.1 术后连续7 d的各组创面疼痛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术后连续7 d的各组创面疼痛积分比较(±s)

表2 术后连续7 d的各组肛缘水肿情况比较(±s)

2.2.3 术后连续7 d的各组创面渗液情况 具体渗液比较见表3。

表3 术后连续7 d的各组创面渗液情况比较(±s)

3 讨论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疼痛主要由创面本身的外伤痛、肛缘水肿及括约肌痉挛导致。蒸发罨包及红外线治疗同时都有温热效应,并改善微循环,促进肛缘水肿消退的功效,所以前3 d在疼痛与水肿方面2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优于空白对照组。疼痛积分均值在第3天较第2天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能与部分脱落,暴露出新鲜创面有关。术后创面渗液,前3 d属于创面渗出期,虽然经过不同治疗措施的干预,3组的积分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后4 d因为蒸发罨包不仅可以吸收过多的渗液,药物还可以调节创面渗液量。故蒸发罨包组疗效在后4 d较红外线组和空白对照组为优。

综上,蒸发罨包疗法明显缓解了混合痔术后各类并发证。蒸发罨包疗法隶属于中医外科的熏洗疗法,此法汇集熏洗疗法中溻法、湿敷法、蒸法各个技法之精萃,融合物理蒸腾及冷热力交替作用、方药作用、药物透皮吸收作用等多种作用为一体,通过蒸腾和温热效应起作用。现代研究[4-5]表明,罨包初始热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使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性降低,改善血循环,新陈代谢旺盛,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促进组织修复和增强白细胞吞噬活力,促使代谢产物的吸收;罨包逐渐由热变冷,冷敷可改善血管的舒缩机能,减轻局部组织充血和出血,使毛细血管收缩,微血管通透性降低,减轻局部充血肿胀,减轻压迫末梢神经引起的疼痛。罨包中方药根据混合痔术后的病因病机,按照急则治其标、审因辨证论治的原则,确立祛瘀生肌、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为治则。组方共4味药,当归、赤芍、徐长卿、芒硝。方中以活血化瘀的当归、赤芍相配伍,兼以配伍徐长卿、芒硝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诸药合用,方简力宏,共奏祛瘀生肌、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

蒸发罨包疗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拓展了临床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证的治疗手段,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水肿、渗液等并发证。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

[2]刘俊青,邹魁英,李桂信.痔瘘围手术期的镇痛治疗[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22(3):22.

[3]白克运,祝颂,姜春英.海普林软膏治疗痔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3,23(8):31.

[4]赵晓嵘.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3):179-180.

[5]赵蕾,李君.自制加压冷敷带治疗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痛3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122-123.

猜你喜欢
肛缘渗液纱布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中药熏洗结合提肛运动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指数及肛缘水肿情况的影响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生孩子,为什么要塞纱布?
防水的纱布
柏硝祛毒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评价
是雾,不是纱布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
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