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2-04-29 19:38陈莉
考试周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

陈莉

摘要: 在全球国际化的背景下,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跨文化意识的含义入手,分析教师和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语言的学习就是文化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流利交际的能力,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现在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文化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已对此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发表了大量专著和论文。较多教师也已经意识到这点,在教学中加入了文化知识部分,但多数是注重文化知识的讲解,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仍然常被忽视。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要求交流者冲破自己的文化背景局限,去理解、接受和欣赏对方的文化,也不能忽视鄙视自己的文化。所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必须有意识地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树立跨文化意识理念,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反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交际过程中不同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在交际过程中,参与者具备这种意识就会受到启发和指导,而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在无具体交际事务时,它仍然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和思考起着引导的作用。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和原则

构建跨文化意识就是要使参与者对差异文化具有敏感性的认识。依照Hanvey(1979)的观点,构建跨文化意识通常分为如下几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文化特征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这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本领。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入”对方的心境,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依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我们认为大学英语课堂的文化意识培养应该达到如下目标:使学生对目的语及其文化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有较强适应能力,将来在涉外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做到灵活应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例如报刊、电影、互联网等获取大量的文化信息,并且有判断是非能力对文化具有理性的客观态度,了解掌握外国文化时能做到不偏不倚。以下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需要注意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和专业相关,也要考虑学生将来职业的需要,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消除觉得文化空洞高深无用的想法,另一方面,与学生生活和专业相关,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系统性原则

在教学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和一致性,因为文化内容涉及广泛而复杂,人类生活无处不是文化,所以如果不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就容易给学生造成所学内容零零碎碎没有头绪的感觉。要根据学生领悟能力和水平对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多元逐步做出合理安排。

3.思想性原则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通过文化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无所谓孰好孰坏,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多样性的,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培养世界意识。在了解外国文化时也不能忽视自己的文化。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大学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明确了教学目的和原则之后,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有足够的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开设语言文化课程

通过系统简要地介绍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西方社会在文化、思想、社会与政治制度、宗教、艺术、文学、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概况,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认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促进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目前我校开设语言与文化课程数年,学生出勤率高,反应良好。开设英美文学欣赏、圣经故事等课程能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熏陶。

2.综合英语课堂

综合英语课程是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英语的最主要课程,占时长,比例大。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精读课程的学习,事半功倍。教师可以结合日常教学各个层面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可以在词汇、语用、语篇、文体等各个层面提高学生的敏感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实物讲授法、任务法、讨论法、对比法等方式,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照片等;还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其中含有大量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社会文化知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弥补书本文字的不足。以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Unit 10 Going Home为例,系黄丝带乃英美风俗,被视为家人回家的欢迎标记,尤其用于欢迎由于不得已原因羁留在外很久的人。还有流传甚广的歌曲《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在学习此文章前,可以对学生作这些方面的介绍,辅以精美图片和实例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扩大他们的英美文化视野。再以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Unit 1 The Dinner Party为例,学生刚刚看过红极一时的印度电影《Three Idiots》,里面有很多关于印度的内容,关于教育体制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兄弟感情,爱情等,还有印度严重的阶级及自杀问题,如果能结合这个背景讲解课文中发生在印度的这次宴会,就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看到课文时,脑海里的就不仅仅是这篇文章,而是丰富的印度背景文化知识。

3.引入阅读材料

阅读是学习第二语言的重要输入手段。在教学中有选择地引入涉及这些西方国家文化内容的书籍和报纸杂志作为阅读材料,以增加他们文化知识的广度和他们对知识文化了解的深度。与此同时,提倡学生阅读有关历史、人类学及社会学方面的书籍。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能够体现其他国家文化的具体实例,而且能掌握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概念。

4.实践体验法

在课堂内营造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或者用视频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让学生扮演角色,学习操练在这种背景下的交际能力;或是进入课堂外的社会文化实境,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比如与外国朋友交谈,积极参加与外国学校的交换培训,等等。或定期请外教、外国专家作相关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专题或系列讲座。

四、结语

在教育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培养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只有形成对自身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正确意识,才能客观地认识文化,才能避免在交往中出现文化误会和障碍,实现真正的交流。

参考文献:

[1]Hanvey,R.G.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Towards Internationalism:Reading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edited by Smith,E.C.and Luce,L.F.Newbury House,197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郑化.跨文化交际教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意识
情景交际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