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2012-04-29 01:48孙春光
考试周刊 2012年88期
关键词:交流情境思维

孙春光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从教材内容编选、教材设计等多方面入手,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教育,又突出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力求加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教育性、启发性、引导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和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要想让数学课堂真正地“动”起来,必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本领,真正使数学课堂成为训练思维、增强信心、张扬个性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物体的体积时,为让学生感受体积的含义,我让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物体体积的内涵。最后让学生自己从身边的事例出发,举出一些事例,最后小组归纳体积的定义。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充分发挥了学习积极性,思维真正地活跃了起来。

2.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互动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上学习。这样学生才会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互相交流。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然后提出:如何来计算圆的面积呢?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前面已学习的面积计算,都是通过转化得出的。那么圆会转化成什么呢?怎么转化呢?这时,我让同学们几人一组,自己先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这样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学习空间内,互相帮助、争论、配合、质疑。最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张扬了个性,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二、精心组织,提高数学课堂的思维训练水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阵地。数学课堂“动”起来,不在于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在于深层的思考,从求知欲望到提出质疑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创造一个又一个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如在教学六年级分数工程问题时,做了这样的铺垫:一项工程300米,甲队单独修需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15天完成,现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让学生做题,学生很快能得出正确的结果。然后我把长度进行变化,时间不变。如果长600米呢?学生齐说:12天完成。真的吗?学生半信半疑地动笔算一算,发现时间不变,结果不变。这时有的同学已经感到好奇了。我又把长度改为了3000米,6000米。学生感到很有意思,觉着长度在发生了变化,为什么最后结果不变呢?在这种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被激发的时候,我又说:如果现在把长度去掉,还好计算吗?结果还是什么样子呢?自己先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对数学的神奇、奥妙有了认识,从而产生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创造心理学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上一课例当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学生用了假设法解题,用了分数思想解题,用了方程解题,最后还用分数的思想来解释了为什么长度变化,而结果不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思维在不断地碰撞,发展了创造力。另外,还可以根据一题多解、开放性的一些数学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注重参与,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完全参与进来。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去,才能放开手脚,积极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转变教学观念,把学生看成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人。

学生是有情感有需求的人,不能把学生当做灌输知识的容器,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欲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要和他们平等地对话。

2.要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和积极参与。

3.要培养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旺盛的求知欲,就要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其做到打破沙锅问到底。

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学生才会“动”起来,思维也才能真正地“动”起来。

四、关注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要进行适时、正面、恰当、积极的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搞清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得与失。积极健康的评价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有乐趣,让学生在鼓励关心和呵护的评价中感受到成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课堂评价中,可以是师评生,老师应该以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进行肯定的评价;还可以生评生,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在互相评价中提高自己;也可以学生自评,在自评中,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开展多种评价手段,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健康的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喜欢你。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爱好,首先是从喜欢任教这一学科的教师开始的。但仅仅激励学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把课上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善于和学生交流,善于组织学生交流,让每一个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数学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课堂,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课堂,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真正地“动”起来的课堂。

猜你喜欢
交流情境思维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此交流,太暖!
思维跳跳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