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学习计划的有效策略

2012-04-29 04:47邓宝珠
考试周刊 2012年88期
关键词:课程表预习灵活性

邓宝珠

摘要:针对如何制订学习计划的问题,本文首先从预习、复习及课程表等角度谈到计划的时间安排,又从偏科、文理交替及灵活性的角度谈到制订计划时要关注的具体因素,对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供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学习计划 预习 复习 课程表 灵活性

由于不善于制订科学高效的学习计划,学生学习中就出现了以下一些现象:

1.每天起得很早,晚上睡得很晚,学习时间抓得很紧,结果却总是落下一些学科没学好。

2.辛苦学习了一天,但晚上一想,却感觉并没有学多少东西。

3.到教室后想去学习,但面对桌子上的几门作业,不知是先做数学还是语文,还是外语。

要想科学制订学习计划,高效学习,就要参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并详细安排到某一时刻

比如:7:30到8:15学习数学;8:30-9:15学习语文。如果能在每一天的同一时刻学习同一科目,可以形成一种很好的规律和习惯,每到那时,心理上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的准备状态,有利于这一科目的学习,且也不会再在下决心和考虑学习什么内容上浪费时间。

二、留出预习时间

1.时间安排:

头天晚上可以预习一下第二天上午四课中的一至两门,早饭后预习上午要学的另几门学科,午饭后预习下午要学的内容。

2.预习方法:

(1)通览:在先通篇阅读全章材料,以确定要探讨的一些问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2)回头看重点,记难点。

带着问题重新看书,主要集中在例题和公式上,不懂的部分用特殊标记(如大问号?)标下来,以备上课听老师讲解,并简单处理课后的简单题目。

说明:有人看起来平时没怎么学,成绩却很好,往往是有效把握了课堂45分钟,而并不是常说的聪明问题(人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大多智力水平相当,有的人好像记得快,其实忘得也快,记得慢,一样忘得慢,只是整体水平无大的差别)。人的注意力20-30分钟左右,人家不懂的地方特别专注,一节课都掌握了。而你往往上课好像很认真,20分钟后,你的注意力转移了,而老师讲到你不会的地方了,一节课下来,你感觉听得较累,但还好像没听懂。

(3)预习以理科为主。

如果时间不允许全面预习,则应当先预习理科,以理科为主,因为理科学习重在理解,有没有预习效果区别比较明显;而文科学习虽也要理解,但更多的是记忆,所以是否有预习往往区别并不突出。

三、留出复习时间

复习主要的不是对学习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查漏补缺,纠正错误,而复习的原因是因为遗忘。

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豪斯的记忆遗忘规律

(1)大多数遗忘出现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

(2)遗忘的速度不是固定的,而是先快后慢,最后逐渐稳定下来。

(3)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

概括为:遗忘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以大家花了30分钟记住了20个英语单词为例)

学习结束后不到一小时,百分之五十(44.2%)的内容已经想不起来了,一天过后,大概还剩35%,而遗忘的速度逐渐慢下来,而到了第二天,能想起来的基本上剩30%(33.7%),这些就不大会忘记了。

四五天后还剩25%左右。

2.按遗忘规律复习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我们应当“巩固建筑物”,而不要等有时间再去“修补已经崩溃的建筑物”,应及时复习。

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间隔安排复习,比如刚学习过的材料第一次复习放在一两个小时后,第二次复习放在一天后,第三次复习放在三天后,依此类推,复习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

(上午学习的材料中午复习,下午学习的内容,傍晚复习,晚上用一点时间复习一天的。)

例:每一班级都有一些同学,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班级最努力的几个人,成绩却总是倒数。

说明:很多人平时没有复习习惯,每天好像很忙,实际上不科学,学的知识挺多,却忘得多,而有的人周末复习,其实简直是自学成才,有人平时不复习,到月考时复习,结果发现初一学习的内容三十去复习,发现老师讲过吗?

四、根据课程表安排时间

由于学习计划中预习与复习的要求与特点,学习计划的制订要根据当天的班级课程表,这样才能做到预习与复习的要求。星期一和星期二的学习计划都不一样。不能出现你计划星期一早饭后预习数学,结果预习完发现一天都没有数学课的现象。

五、学习计划中要考虑偏科的问题

1.什么叫偏科?

有的学生某科一次没有考好,就很紧张,认为自己偏科了,其实这是不恰当的。首先,如何确定自己某一科是否存在偏科现象?要根据归因理论中的一贯性原则,看自己在这一科的成绩是一贯不好还是偶尔一次不好。如果是偶然不好,就可能与这次考试题目太难或教师教学或考场发挥存在相关,还不属偏科,而如果是一贯不好或接连几次不好就说明是这一科的学习能力问题,才可判定为偏科。

2.学习的快乐

当然,偏科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不喜欢这一科目的学习内容及特点或不喜欢某一科的代课教师或因为这一科成绩不理想,等等。总之,学习过程中不能找到快乐,也体会不到成功的体验。

其实学习的快乐有两种: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的快乐体验有两种,一种是学习过程的快乐体验,一种是学习结果的快乐体验。所谓过程的快乐体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习的内容本身充满了兴趣,学习就是一种快乐,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过程。比如,有的同学爱好音乐,在唱歌的时候内心就能体验到一种快乐,学习音乐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而结果的快乐体验则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本身不感兴趣,学习的结果却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体验,快乐的享受。比如,有的同学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厌烦,但学好了英语就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快乐体验,于是便认真学习英语,但学习的过程并不快乐,有时甚至要忍受一定的痛苦。

针对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主要以知识的讲授与接受为主,学生的实际体验不多,且当前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对当前的实用生活指导不大,大多学生主要是为考试而学,且当前学生学习科目较多,以高一学生为例,考试科目就是九科,还不包括其余音乐、美术等高一选修内容,所以,当前大多同学的情况是不可能对所有科目感兴趣,从学习快乐体验的角度来讲多属于寻求结果的快乐体验。由于对学习内容本身不感兴趣,学习时便要克服兴趣与目标两种矛盾冲突,像厌学是因以上原因导致的心理上的感觉,而偏科就是以上原因导致的结果。

但不管学生对学习多么不感兴趣,学习是要继续的,而想考得不错,偏科问题就要去解决。而解决的方法目前似乎只有一个,引用心理咨询中一句常用的术语:“恐惧是恐惧者最大的恐惧”,也就是说越不喜欢哪一科,越要去面对它,而方法是每天多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在所偏的某一科上,而这20-30分钟不要用来做题,而是看书,看最基础的东西,之所以偏科多,是因为基础的东西没有抓牢,等看了一段时间基础的东西,然后再做题目。

为何一天只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在所偏的某一科目上呢,是因为本身学生对这一科不感兴趣,如果一天花在不感兴趣的一科上太长时间,那么学生大多难以坚持。

六、学习中要文理交替,中间穿插休息

1.为何要文理交替学习呢?

(1)大脑结构

左脑更多的是逻辑思维,而右脑更多的是形象思维,如果一连几节理科课程,左脑一直在运动,累得半死,右脑就闲得难受。

(2)干扰理论

普通心理学理论关于人的记忆与遗忘特点的研究发现,从记忆的效果而言,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差异较大时,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程度最小,由于学生在学习文理科内容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思维特点差异较大,文理交替安排学习,效果比一直学习文科或理科内容效果好得多。

2.学习中间为何要插入休息?

学习中间插入休息是因为在记忆完第一种材料后立即进行第二种材料的记忆,所产生的干扰与抑制作用较大;如果在先后学习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就会使记忆抑制作用减小。因此,学习时应当注意:从一种记忆材料过渡到另一种记忆材料的时候,必须休息,暂时停止智力活动,以便让已记得的材料在头脑中有一个消化与巩固的机会。

七、学习计划要坚持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可以包括两层含义:

1.在计划表上预留部分空白时间,以利机动调整计划的执行。在你的计划表上,每周至少要有一至二个单位时间是空白的,这一空白时间会使你的计划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可以给你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节的机会。尤其是在初次拟定计划时,要允许自己有尝试错误的机会,一旦发现计划有不适合的地方,就应立即修正调整。

2.计划是用来帮助你有效利用时间的,而不是要你成为时间的奴隶,不要被计划束缚,变成为了完成计划而计划。当如因事耽搁,偶然未能完成计划时,也不要一直有心理负担,而是要找机会把耽搁的时间补上来。也不要出现电视中正在转播一场运动比赛,你非常想看而又怕耽搁学习计划,于是一边学习一边坐立不安地想着球赛的现象,不如干脆去看,回头把时间补上来,但不要常出现这种情况。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课程表预习灵活性
课程表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超萌小鹿课程表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青年课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