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课堂提问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2012-04-29 00:44王开满
考试周刊 2012年79期
关键词:凡卡启发性课文

王开满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精彩的提问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提问要突出教材重点,要注重启发性,要有思维价值,要明确具体,要有层次,要注意开放。

关键词: 课堂提问教材重点启发性思维价值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新课程呼唤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使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那么,怎样才能把提问艺术融入教学实践中呢?

1.提问要突出教材重点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体现重点,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第十一册《小抄写员》一课赞扬了叙利奥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根据这一中心,我设计问题为:“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当他被爸爸误解后,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工作的?”再如教学第十二册《詹天佑》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来攻破重点:“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就能全面理解课文,深深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精神的伟大。

2.提问要注重启发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问既要关注课文的关键,又要领悟课文的言外之意,深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确保提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我在课堂教学中把握课文实质,尽量多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启发性问题。所谓提问的启发性,就是要学会“曲问”。曲问,就是不从正面发问,而是旁敲侧击,让学生通过仔细思考从而发现。曲问的妙处在于含蓄生动、饶有情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空,从而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针对“最喜小儿无赖”一句,若直问“无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变直为曲,绕道迂回,可问:“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呢?”问在此而意在彼,可以增加思维含量,使提问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

3.提问要有思维价值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些精于设问之道的名师常常能独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视之处,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例如,我在执教《凡卡》一文时,围绕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4.提问要明确具体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提的问题必须明确具体,目的是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我在听一位教师讲《纸船和风筝》一课时,课前该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很秀丽的山,又在山上和山下各画了一间小房子,然后问学生:“这里风景迷人吗?你们猜猜看,在这两间漂亮的小房子中,各住着哪个可爱的动物朋友?”因为教师并没有事前交代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所以问题指代性不明,学生不知所云,于是任意猜起来:“小羊”“小鹿”……简直是动物大聚会,弄得老师很尴尬,只得自圆其说:“我来告诉大家吧,山顶上住着可爱的小松鼠,山脚下住着憨厚的小熊。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令人感动的故事……”学生原本清晰的头脑被老师弄得一团雾水后,后面的学习肯定谈不上高效。

5.提问要有层次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落实不应只是针对班级的中上等生,而是要面向班级的全体。课堂提问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终达到“跳起来摘到桃子”的理想境界。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了什么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通过他的呼声你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就显出了一定的梯度,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后两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

6.提问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指问题的条件、结论、条件到结论的思维距离均开放。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寻求答案,答案具有不标准性和唯一性。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文到最后,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发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小壁虎以后尾巴再断了,它还会去借尾巴吗”?这种问题既紧扣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又超出课文本身的内容,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上起到投石激浪、催化促进的作用。课堂提问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关键在于教师。《学记》云:“善问者如攻坚木。”教师要想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就要不断探索优化课堂提问的艺术,精益求精,为高效的语文课堂锦上添花,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现教师的教学魅力。

猜你喜欢
凡卡启发性课文
基于启发性提示语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策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凡卡》续写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凡卡》续写
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研究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