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美”教的实践与思考

2012-04-29 21:13戴龙
考试周刊 2012年71期
关键词:美文美的文本

戴龙

摘要: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将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如何才能让阅读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在现今初中语文教学中,这已是很多语文教师所研讨的重要课题。作者认为,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率先阅读,给学生一个表率作用。在此同时,要强调阅读学习的重要性。它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它应该而且必须展示美,课堂教学中要挖掘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美。

关键词: 阅读教学“美”的教学审美教育意义措施与方法

新课程改革呼唤主体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但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课堂现象:一上课,教师会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后分组讨论,再交流明确。有时还加上些学生表演,课堂气氛煞是热闹。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美文”在很多的时候,在很多的地方并不能够得到“美教”,传统的讲析式教学淡化了美文的色彩,肢解了美文的生命,有时就像《马说》中所说,美文在教学中“虽有千里之能”,却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一、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点探究的意义

1.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类大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可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阅读文中的先进人物、英雄事迹的同时,心灵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

2.人的发展的需要。

重视对阅读教学中美的探究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是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是需要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感性和理性对于一个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不仅提出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重要特征,而且通过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基础上,为达到这种高度的统一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

3.语文教材的编写及语文学习的必然要求。

教学需要美,语文教学更需要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实中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忘却了“美”,远离了“美”。语文教材中一篇篇“依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信息载体,差不多包括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的积淀。无论是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还是艺术的美、科学的美,以及语言的美,在语文教材中都有生动鲜明的表现,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审美源泉。

二、让阅读教学“美”起来的措施与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美”,凸显教学内容的“美”。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语文教材本身是按照美的规律和准则,由作者和编者精心设计构筑的美的宫殿,因而在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它的美的内涵。

(1)挖掘形象美。文学是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首先以栩栩如生的形象打动着每个读者。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文中的每一个形象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叩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有所爱,有所憎。我国大江南北,江山如此多娇,教材中对于这类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形象描绘可谓不胜枚举。

(2)挖掘语言美。语文教材有诸多美的篇章,这些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些作品都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美来表达作家的审美评价。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剖析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挖掘意境美。作者的情意和客观物象相感应而用文字描绘出来的图景即意境。它在散文和诗歌中突出表现为情与境的交融。在教学中注意意境的分析是美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如冯骥才的《珍珠鸟》、朱自清的《绿》、茅盾的《白杨礼赞》等都是意境美的代表作品。每位作家在作品中都描绘出了不同的生活图景,也抒发了不同的思想感情。

2.善于运用“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手段都要凭借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去体现。学生心中的琴弦,往往是美的语言拨动的。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言——这是触摸到人性最细微特点的最精致的刀具。善于运用语言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语言可用来塑造心灵的美。”

(1)善于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精彩的文章本身就体现了语言尤其是汉语言的魅力。语文老师应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由字得言,由言得意,由意得情,由情得味。“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叶圣陶),读出了名篇佳作的音韵之美。

(2)运用富于文采美的课堂教学语言。曾经欣赏过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深深地被他教学时娓娓道来甚至是诗化的语言所折服。在问答的应接上,余老师的设计颇具匠心,他善于用精妙的语言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

三、善于解读文本,有效引导学生阅读美文。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诸如:

1.抓住文本内容。

如教学诗歌《我是一棵树》,首先我们不是介绍诗歌是多么的精要,而是和学生共同探讨读完诗中语句我们能想到什么?学生能够联想,说明学生在动脑筋,有所体会。让学生自读文本尽情触摸文本后,教师问:你了解到哪些内容?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我看到了树的坚强,有的说:我看到了树的柔美,还有的说:我看到了树的包容。这样一株树,诗人愿意做,我们愿意做吗?这样一问,又一次将学生学习本文推向了高潮。这些方法,激发学生自己品读作品的内涵,大大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2.抓住文本语言。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摩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从审美的角度,师生共同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使得美文更美;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语文出版社.

[2]田方.语文审美教育与人的发展,2004.4.

[3]浅谈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4]杨红梅.阅读教学活动的创新策略,2004.1.

[5]名师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1.

[6]余映潮.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例.武汉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美文美的文本
美文欣赏
美文阅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