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成与预设,提高课堂的效率

2012-04-29 00:44章莉
考试周刊 2012年65期
关键词:预设语文课堂人文

章莉

诚如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所以承载认知功能的学科教育,其中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都将会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不可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都应该是整合生成和预设,而不应该是“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特别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应该让课堂承载语文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所以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的途径,应首推整合课堂动态生成和课前预设,这也是在课堂实践上的一种探索。

其实这一理念并不陌生,《新课程标准》一直倡导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具体来说就是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现场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就是“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语文课堂成为这样一种模式:教师不需要在备课中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文本解读、课堂氛围、学生学情等作揣摩呢?是不是减少教师的讲授分析,教师成为课堂上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是不是遇到任何一个问题(哪怕是与本文擦边而过的问题)都放任学生们在课堂上做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的乱哄哄的讨论?然后在他们海阔天空胡言乱语之后进行赏识教育还受表扬说有创新?是不是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理解文本,忽略朗读,忽略文字,没有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谈谈自己最欣赏的地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起舞弄清影”是好的,凸显了课堂的真实和丰富性、复杂多变性、不确定和动态生成性。但不是片面追求“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最终会导致学生把语文课堂当成“聊吧”,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这样的课堂就会成为墙上的壁花鲜艳却不生动,热闹却没有生机。

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是虚假而危险的,因为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不错,课程改革倡导的生成性教学是针对我国过去统得过死的僵化教学进行了变革,强调教学的生成性,学生的能动性。这本身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很多时候现在的语文课堂却片面地强调夸大生成,弱化忽略预设。殊不知:生成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预设,是实现生成的必要途径。教学本身就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双重特性。

因而,弥补这一课堂的缺失首先应该追求生成与预设的和谐统一,把两者有机整合。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可以兼顾到学生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让课堂成为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健康愉悦的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具体如何实施呢?

一方面,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把教学预设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和指南,它会为课堂成员确定活动目标、任务、主题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教学主客体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使生成更具方向、更富实效。没有精心的预设,学生再活跃,课堂再热闹,也掩盖不了教学实质上的苍白,好看而不中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在生成中展开,不能很好利用生成资源的课堂,往往会缺失人文关怀和创造灵性。因为学生由于语言积累薄弱,阅读经验、生活体验等比较缺乏,更主要的是学生知识能力的不足,那么要提高课堂效率,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和把握,来巧妙地点拨牵引着他们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我教授《木笛》一课。这是一堂课外阅读课,这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是一篇中考阅读。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阅读本身就构成障碍,更不要说去体会作者蕴涵其中的悲愤、抑郁、隐忍的爱国情感。这时我就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文中对人物描写的句子,大胆地说出这些的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在老师的鼓励下很快他们就分析归纳出人物的性格。但只停留在爱国、忠诚之类的表面化的性格上,没有涉及主人公高贵的民族精神、舍小我成大我,舍生取义的奉献与牺牲等内化的性格。于是我又引导他们抓住主人公放弃比赛前后的心理描写及丹麦音乐大师对他所说的话加以体会。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在进行研讨、探究,很快他们很成功地贴近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人物的面貌,从而也体会出了作者的情绪。所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

当预设与生成互动共生和谐统一,课堂教学就不仅成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将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它就会“焕发生命的活力”。真正实践了“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如在教授《孤独之旅》一文时,备课前就对学情进行了预估:如果单纯地依靠学生在预习和课堂中对文本的自我解读的把握,而教师不做任何“干涉”的话,他们是很难体会到小说那以流畅优美的笔触细腻而深刻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一种艰难的历程,那种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坚韧,以及在自己的人生过往中历经痛苦的洗礼后,展现出的坚强、独立、拼搏和“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勇气。而实际的课堂上学生们也曾一度停留在认为主人公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一位关心孩子这样浅层的解读上。

于是我把对文本的诵读作为抓手,引导并要求他们反复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文中生动的、描写性的文字,同时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同龄人杜小康,把自己放逐到浩渺的大芦苇丛中,那里没有人烟、没有交流、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文字引领着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中,文中的杜小康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的心路的历程——心里逐渐成长的过程完全透过文字凸显了出来,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理。于是他们在课堂上立体鲜活了起来,对文本和主旨有了更深的体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成长中有挫折,也会有成功,有悲哀烦恼,就会有欢乐喜悦,这就是生活。在我们所有人的人生旅途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愿我们都能在‘五湖明月在,渔歌会有时的信念的支撑下,感悟出人生在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道理,克服阻碍、排除万难,从而谱写出一首健康的成长之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在这里,课前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搭建了最好的桥梁,直接连接了文本与学生之间,跨越了文字,跨越了教师,课堂就成为摇曳在春光里的玫瑰,顾盼生姿。这样的课堂,在培养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必然提升了课堂效率。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由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征。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工具性为语文所特有,而人文性则为众多的人文学科所共有。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兼顾。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因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在语文课堂上整合生成与预设其实就是把一个有目标、有梯度、有惊喜的,可以兼顾工具与人文这两个语文的学科性质的平台搭建在学生的面前,然后在上面师生展开互动。那么教學的目标很容易就可以实现,当然实效性也会大大提高,也将会提升人文精神的体验、感悟、延伸的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真诚地希望自己的每一次反思和探索,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起点,看到新的希望,这对于每一个教育者而言是一种幸福。

猜你喜欢
预设语文课堂人文
人文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