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演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2-04-29 07:20周敏
考试周刊 2012年60期
关键词:欧元债务危机

周敏

摘要: 欧债危机不断深化、蔓延,对欧洲和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中国对欧盟出口、欧元资产管理及中国货币体系等多方面都带来深远的影响。面对欧债危机的演化及其危害,中国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着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适当增加对欧投资,投资海外企业,加强产业与金融结合,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关键词: 欧债危机中国经济货币体系

一、欧债危机的形成及演化

2009年10月,希腊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了市场恐慌。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2010年初,希腊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导致其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大幅上升。2010年5月底,惠誉宣布将西班牙的主权评级从“AAA”级下调至“AA+”级,至此,希腊债务危机扩大为欧洲债务危机。

2010年9月底,爱尔兰政府宣布预计2010年财政赤字会骤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2%,到2012年,爱尔兰的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预计将达113%,是欧盟规定标准的两倍。2010年11月2日,爱尔兰5年期债券信用违约掉期费率创下纪录新高,表明爱尔兰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加大。2012年11月11日,爱尔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9%。至此,爱尔兰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扩大影响范围。欧盟27国财长讨论后决定正式批准对爱尔兰850亿欧元的援助方案。爱尔兰成为继希腊之后第二个申请救助的欧元区成员国。

在爱尔兰债务危机甫定之时,市场焦点却转向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2011年11月24日惠誉将葡萄牙主权评级由“BBB-”下调至“BB+”,并给予负面的评级展望。另外,10年期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再度上升至7%以上,西班牙同期国债收益率继续走高,这意味着两国政府通过市场融资几乎不可能。但市场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意大利与西班牙,希腊的GDP仅是欧元区GDP总量的2%,而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为欧元区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一旦西班牙和意大利出现债务违约风险,问题远比希腊、葡萄牙严重。

欧债危机严重阻碍了欧洲经济复苏的脚步,已显现出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的态势,“余震”还波及处于欧洲心脏的比利时和法国,同时德国和法国在欧洲央行救市及发行欧元区债券问题上分歧很大。

二、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欧债危机将加大中国对欧出口的压力。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但仍占较大比重。根据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的估算,欧美经济增长每下跌1%,中国出口增长就要下跌6%。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达到5939.7亿美元,欧债危机的演化将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对中欧双边贸易造成沉重打击。因为如果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欧洲经济必然会大受影响,欧洲国家的消费信心和实际的消费都会大为减少,这将对欧洲的进口需求造成直接冲击,并通过贸易渠道影响中国。

随着欧债危机的蔓延和持续发酵,在汇率方面也会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较大的冲击。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欧元持续疲弱,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这将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压力,汇率升值会吃掉本来就不多的出口利润。如果今后中国继续调减出口退税政策,估计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就会做不下去了。另一种情况比较极端,即欧元崩溃。

(二)欧债危机使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

当前欧盟深陷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欧盟采用“反倾销”措施打击中国产品竞争力,这是欧盟使用的一项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这造成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受阻、客商订单减少。除继续使用传统“反倾销”手段外,还开始加大所谓“反补贴”力度。2011年5月欧盟首次对中国输欧铜版纸使用“反补贴”手段。欧盟通过贸易保护来转嫁国内经济危机,有可能利用个别中国出口产品的安全问题大做文章,借此打压中国的商品出口。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出口产品在价值链上也快速攀升,在高科技产业上与欧盟企业的竞争趋于激烈。当前欧盟经济深陷困境,但中国经济却仍然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经济体制显现出了其巨大活力与竞争力,特别是中国公有制的代表国有企业运行良好,而这也是欧盟不愿正视的,攻击中国的所谓“非法补贴”,可以转移国内民众对本国经济不满的注意力。

(三)欧债危机加剧中国的欧元资产缩水贬值。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3.24万亿美元。据市场估算,其中的60%~70%为美元资产,日元和欧元资产大概在30%左右,其中,欧元资产占比可能在10%~20%之间。一旦欧元资产大幅贬值,中国对欧洲持有的资产将会遭遇到欧债危机的冷水,造成我国外汇资产严重缩水。温家宝总理曾明确表示,中国2011年已将更多新增外汇储备用于购买欧元资产,中国是欧洲主权债券市场的长期投资者。在欧债危机乌云渐浓之际,中国再次重申对欧元区国家经济稳定和欧元的支持,欧洲对于中国通过购买欧洲债券帮助其化解危机的预期大大升温。值得警惕的是,中国现在的通胀问题可以理解为中国在为美国的次贷危机买单,中国不能再成为欧债危机的买单者。

(四)欧债危机对中国货币体系产生长远影响。

欧债危机对全球货币体系的长远冲击对中国同样具有深远影响。中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国际储备大国,任何国际储备货币的价值变动——尤其是巨幅贬值或升值都会直接“损害”中国的储备价值。欧元兑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同样也直接对中国外汇储备产生损失和负面影响。另外,欧债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也是长期的。从短期看,欧元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人民币汇率与均衡汇率的差距,为人民币汇改提供了一个机遇。但是,从长远考虑,人民币汇率的一揽子货币结构选择绝不可以忽视包括欧元、日元等非美元世界货币。而欧债危机对欧元的长期价值的不确定性上升,对其国际储备地位的不确定性也上升,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须考虑这些长期不确定因素。

三、中国应对欧债危机之道

(一)政府应稳住阵脚,做到未雨绸缪。

从国家层面看,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倒逼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模式,进一步“向内”寻求增长动力。此外,未来如果欧洲重债国需要更多国际资金援助,中国可以考虑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参与,从而在全球经济治理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拓展空间。从全球货币体系的演化角度看,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欧元这一人类货币史上的重大创举受到重创,再加上美元凭借储备货币地位“绑架”世界经济的内在矛盾,全球对一个“多极化”货币体系的需求更盛,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环境或将更为有利。

1.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扩大内需是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人民的生活的同时降低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依赖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应着力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并且在稳守国内市场的同时,通过自贸区形成更大规模的地区经济体,以与动荡的国际市场形成一定的隔离,使国际的动荡不易波及中国经济,从而减轻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适当增加对欧投资

在当前欧债危机时期,中国应适当购买欧元区债券,同时增加对欧洲国家的投资特别是人民币直接投资,这样既可以对缓解欧债危机有很大帮助,又能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敦促欧盟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方面赢得欧洲的支持,并使欧洲帮助中国出口产品免遭反倾销措施。

(二)企业应继续谨慎地“走出去”。

欧洲市场具有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经济衰退带来的风险和新兴市场显示出的快速发展能力带来的挑战,然而欧洲市场的强项是毋庸置疑的,仍然拥有全球较强的消费能力。欧洲市场对于中国内地企业来说是机会和风险并存。

1.投资海外企业

从对外投资角度看,欧债危机带来欧元资产的进一步贬值,国际市场流动性紧张,使得不少欧洲企业陷入困境,其资产定价大幅度下降,从而迫使企业主动寻求外部投资者参股甚至收购控股权,并显著降低了中国等外部投资者参与的成本,将有利于有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海外“抄底”,以参与全球市场和技术竞争。

2.加强产业与金融结合

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需要的金融配套能力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间。中兴通讯、海尔等我国知名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走出去”战略有很多成功的样本,其中一个经验就是产业与金融的结合。所以,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出去和产业走出去也应该加强沟通,尽量同步发展。面向未来,中国的金融机构可以更多地在海外布局,这样除了与企业的直接合作外,也可以与其客户一道合作,形成产业链融资、投资、贸易金融服务。

3.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进程中过于依赖自身在国内市场扩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全球化意识较弱,又缺乏对当地融资、审计、物流、合作伙伴的了解途径,很难适应欧洲的文化环境。同时,缺乏熟悉跨国并购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制约中国企业在欧洲扎稳脚跟的重要因素。现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金融管理、投资人才的奇缺。受金融危机影响,加上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使得许多具备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被挤出,这有利于我国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针对我国许多海外并购失败多源于国际化专业人才缺乏的先例,债务危机所产生的这种人才挤出效应为我国企业海外拓展提供了人才储备资源,从而更好地开展海外经营活动。

四、结语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其他国家也有警示作用。特别在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房地产过热等问题上,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与欧元区类似,我国各区域之间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同样会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政策效力的降低。

参考文献:

[1]曹原.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救助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1,12:36-38.

[2]陈元,谢平,钱颖一.美债与欧债——拖累全球经济的孪生兄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59-74.

[3]李本松.当前欧债危机的危害和中国应对之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2(5):85-88.

[4]彭路.欧债危机成因及其对我国影响研究[J].海南金融,2012(6):9-12.

猜你喜欢
欧元债务危机
三欧元淘得百年玉
欧元二十年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The Euro Turns 20欧元20年
欧元20年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停电“危机”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危机”中的自信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