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信”伦理思想对建构信任道德教育的启示

2012-04-29 11:33景卫东李艳芬
考试周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信任孔子

景卫东 李艳芬

摘要: 《论语》对“信”字的记载和阐述体现了孔子“信任”伦理思想,孔子认为信任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信任是品德,这些为德育工作者提出了解决道德教育困顿的启示,即开展基于信任的道德教育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论语》信任信任的道德教育意义

一、孔子“信”伦理思想的含义和内容

《论语》对“信”字的记载和阐述体现着孔子“信”伦理思想的含义和内容。据杨伯峻《论语译注》一书的“论语词典”统计,《论语》中有信任的论述,“信”字共出现38次。其中动词“信”字12次,主要是指“相信、认为可靠”和“使相信、使信任”。如孔子说:“听其言而信之。”“朋友信之。”名词“信”字24次。形容词或副词的“信”字2次。[3]为此,孔子“信”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一)论证人君和执政者守信即诚信的重要性。

如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第一》)又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民自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第十二》)在《子路第十三篇》樊迟请学稼一段,孔子更明白地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而当子张问仁于孔子时,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信则人任焉。”(《阳货第十七》)由此可见,孔子认为人君与执政者能对人民言而有信,则政治清明,人民亦会顺从统治者的指挥与调度,反之则不然。

(二)“信”是人的社会交往原则,亦是一种崇高的价值,即信任。

1.孔子认为信任是基本的交往原则。孔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矣。”(《公冶长第五》)子曰:“减武促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君不信也。”(《宪问第十四》)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第十九》)孔子还告诉人们交友的原则:“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季氏第十六》)

2.孔子将“信”看做是君子完成自己人格的重要手段。“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第一》)他甚至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第二》)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第十五》)孔子认为“信”在君子人格塑造方面是有引领作用的。

3.孔子还将朋友对自己的信任看做是人生的三大志向之一。子路问孔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孔子重视朋友之间的信任的思想也为后来的弟子们所继承,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第一》)

4.孔子对超越地缘与血缘关系的人的信任及其社会价值是高度重视的。“信”是品德,他自称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老彭。”(《述而第七》)对不守诚信之道者是持一种批评态度的。子曰:“狂而不直,……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第八》)

5.孔子的“信”伦理服从于更高的价值规范—义。孔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第十五》)后来,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信不能仅凭质朴的道德情感行事,以哥儿们义气行事,必须以价值理性作为基础。故孔子曰:“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阳货第十七》)又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泰伯第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第十五》)当子张向孔子请教“崇德、辨惑”的问题时,孔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颜渊第十二》)孔子的弟子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学而第一》)这些均强调了信与义的关系。

孔子“信”伦理的阐释体现“信任”伦理思想为现代德育工作者提出了觉解道德教育困顿的启示:开展基于信任的道德教育比依靠改革传统道德教育的手段更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

二、何谓信任的道德教育

与传统道德教育相比,信任的道德教育是以信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是将诚实、诚意、善意、责任等作为基本道德教育目标,其最终目标是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幸福的感受。教师对学生“敢于托付与委以重任”的教育、“敢于承诺与敢于兑现”的教育、“敢于负责”的教育、“敢于批评”的教育,其意义深刻的。

(一)“敢于托付与委以重任”的教育。

信任是对被信任对象的敢于托付、放心托付,这不仅是信任者对被信任音的信任来源,而且是检验信任者对人所具有的爱心与诚意,还是检验被信任者是否诚实可靠的重要方式。“敢于托付”与“委以重任”的教育策略有同样的有效性,两者都隐含着教师对学生具有的信心,都能够实现“自我应验”的期望效应。不过与后者不同,前者针对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局限于处在弱势的学生,而且是以学生在发展中的多种可能性,以及教师对学生有一定了解而又无法完全把握为基础的。客观地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是彻底的,因为学生是处在随时变化中的人,此时此刻的了解不等于对其未来状况的了解。信任面向未来,通过“欠充分地归纳”得出对未来的信心,信任处在全知与无知之间。全知意味着确定性,不再需要信任;无知则无法建立信任。全知与无知是产生信任的条件,信任则启动了生存所需要的行动与合作。

(二)“敢于承诺与敢于兑现”的教育。

信任是承诺的兑现,也意味着言与行可能的分离。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要求学生做出承诺并在行动中加以兑现,这是非常具体的。例如教学生爱父母,首先,要求学生把爱父母的行动以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给教师备案,以作为考查学生爱父母的依据,然后,教师要从父母那里获得学生表现爱父母的行为“证据”。如果这两者基本一致,这个学生就是值得信任的,而且他对父母的爱是切实的。“敢于承诺”的策略要求用协议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它与行为矫正中的“行为协议法”的思想是一致的。

(三)“敢于负责”的教育。

敢于负责就是承担责任,信任与责任的关系密切,信任他人的人要为自己的托付不当承担责任,而被信任的人则要对自己的承诺所带来的后果负责。但是教育环境是十分复杂的,教师认为可以把某事托付给某个学生时,该学生虽然做出了可以完成的承诺,但是受自己能力的不足、完成该事情所需要条件的变化制约,完全有可能无法完成所托付之事。这时,学生确实应该为自己无法兑现承诺负责,但是教师不能免除自己的责任。一个信任学生的教师不应该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何况一味责怪于事无补,最好的办法是对学生坦诚以待,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给学生以爱的关怀,强有力的支持,以免损伤师生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

(四)“敢于批评”的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受的是大量的与不信任有关的信息,如“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老实人吃亏”的生活训诫,在生活中发生的许多有关“上当受骗”、“不守信用”等故事,这些信息使我们不敢信任。但是,如果我们谁都信任的话,就无法健康生活。我们首先要对在社会生活中的不信任加以批判,确认信任所具有的价值;其次,是不轻信、不盲信,也就是要对自己准备加以信任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要敢于“不信任”。不信任的积极功能不仅体现在与信任相辅相成,完成简化功能;还体现在相辅相成,甚至促进信任方面,比如对考试的监督、对工作的检查——严格监督下的考试和严格检查过的工作才更可信。再次,“敢于批评”意味着“信任优先”。信任与不信任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两者是不对称的,信任往往比不信任更节省精力,更有利于对后续行为的探索,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人更愿意选择信任,这也是轻信比疑心更流行的原因,因为疑心更劳神费力。最后,“敢于批评”意味善于把不信任转为信任。信任与不信任的转向是不平衡的,从不信任转为信任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从信任转为不信任,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完全可能导致信任的全部损失,在道德教育中,必须防备不信任的蔓延,甚至威胁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安全。

三、信任的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信任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保证身心健康的要素。

一个对什么都不信任的人无法获得安全感。从美国哲学家福山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归纳出:信任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心理取向,是在对对方意图和行为的基本估计,以及对环境评估基础之上做出的正向的心理取向。[4]如果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活动观点、意见和做法等没有丝毫信任的话,就缺乏形成道德的基础。在道德教育中突出“信任”,不仅能使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而且使其在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时生成良好的心态。

(二)信任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对他人的一种爱的表达。

赖兹曼(Wrightsman,L.)认为信任是人不可缺的基本美德,“信任是个体特有的对他人的诚意、善意、可信性的普遍可靠性的信念”,[5]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吉登斯(Jiddens,A.)说:“至于对人的信任,信赖则包含‘诚实或爱的含义。”[6]要使道德教育具备爱的品行,离开了教学生学会信任是不行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是能使行将堕落的学生相信,他对他们的一切教育都是真心诚意地为他们好,那么他的教育差不多就成功了。”这是一句十分中肯的教育名言。的确,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取得学生的信任。因为,只有学生对你满怀信任,才会接受你的教育,而在学生不信任你的情况下,你的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然而,要取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就要充分信任学生。教师有资任和义务信任每一个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原本都是好的。即便那些染有恶习,被称为“坏孩子”的学生,教师也要充分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是能够改掉坏习惯成为好学生的。

(三)被人信任是幸福的,是使自己得以“立身”、“成人”的重要条件。

正如《论语》中的表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被人信任是一种荣誉,是人得以立身、得以成人的基础。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往往与言行一致、诚实可靠,让人放心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幸福”的人。在道德教育中突出“信任”,就是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的做人法则传递给了学生。

(四)相互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品质。

信任不仅构筑了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暗含着相互关心、宽容和爱护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还因为它包含责任,“一个信任他人的人在将自己的事情委托给值得信任的人时,被信任者将为自己的承诺负责,信任他人的人则要对自己的委托负责”,[7]即当被信任的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完成自己所托付的事时,就要为自己的委托不当承担起责任。所以,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不仅是一种坦诚,是一种宽容,更是一种责任,在这个意义上,基于信任的道德教育是从宽容、责任、诚信等最基本的道德内容入手的。

(五)信任对于道德教育的意义在于它面向未来。

一个人信任另一个人,在于他肯定地把以前多次交往中形成的对这个人的可靠性推延到未来,如果没有先前的经验做基础,人就不可能付出信任,信任的基本意义在于承诺的兑现,承诺在先而兑现在后,这就说明了信任具有的未来取向,它意味着当信任者将某件事情托付给值得信任的人时,需要被信任者做出完成的承诺,最后以承诺是否兑现形成对被信任者可信性的评价。所以以信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既突出了道德底线的意味,又显示出最高的道德境界;既突出了相互交往对于道德判断的意义,又突出了道德教育的未来取向;既显示了具体的道德教育路径,又反映了教育主体的道德期望,使学生在信任与被信任中学到面对未来的品质。

总之,孔子关于信任的伦理思想和教育资源为我们解决了道德教育的困顿,我们必须开展基于信任的道德教育,分析道德教育的信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58.

[2][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17.

[4]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9.

[5]引自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19.

[6]曹正善,王春平.信任对建构新型道德教育模式的意义[J].教育导刊,2007,(06).

[7]廖申白.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1、133.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信任孔子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表示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信任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