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 心 咖 啡 馆 之 歌》 中 的 存 在 之 维

2012-04-29 00:44王丹
考试周刊 2012年40期
关键词:马西麦卡马文

王丹

摘要: 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伤心咖啡馆之歌》的研究已非常成熟,但对这部小说的存在之维的解读却相对薄弱,本文尝试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对其进行分析,试图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 《伤心咖啡馆之歌》存在主义审美趣味哲学思考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颇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发生在美国南方小镇上的一场三个畸形人之间的奇特的畸形恋爱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环境和意象都彰显了存在主义主题,麦卡勒斯通过这部作品中异化人物和异化世界的再现,揭示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暗喻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状态。

故事发生在处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偏僻、沉闷、与世隔绝的美国南方小镇。小镇上身强力壮、精明能干的艾米利亚小姐是镇上最富有的女人,但为人苛刻冷漠。镇上的恶棍青年马文·马西爱上了艾米利亚并决心为她痛改前非;不料,在结婚十天后他受尽冷落并被艾米利亚赶出了家门,于是又回复了以前的浪子形象,最终因违法犯罪被关进了监狱。十年后,一个自称艾米利亚表兄的罗锅李蒙找到了她,镇上的人以为她肯定会把这个小罗锅赶走,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艾米利亚不仅收留了他,还把他当做心爱的人来伺候,整天带着他到处走,唯恐他不高兴。这场奇特的爱情维持了六年才被从监狱里回来的马文·马西破坏了。罗锅被马文·马西所吸引,两人联手处处与艾米利亚作对,艾米利亚与马文·马西之间终于爆发了一场恶斗,在两人扭打的关键时刻,深受艾米利亚物质、金钱和爱情之恩的罗锅李蒙却帮助马文·马西打败了艾米利亚。然后,他们俩又联手将咖啡馆洗劫一空,并将郊外的酒厂捣毁,不告而别,远走高飞。幻灭的艾米利亚于是过起了隐居生活,小镇重新恢复了原先的沉闷。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哲学思考。

一、对自由的否定性回答,诠释了人存在的本质

《伤心咖啡馆之歌》所描述的故事虽然很平凡,但作者的叙述很有个性,她能把一个稀松平常的故事结构成一个文学典型——沉闷、压抑、绝望的南方小镇。其实质就是作者所创造的一个精神世界。整部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笼罩在一种不自由的空气之中,每一个人都试图去突破,其结果是得到更大的不自由。麦卡勒斯似乎在向世人证明人生存在的真相就是不自由,每一个人都是既定的,人生没有自由可言,从而也为她的小说的主题“绝望”铺平了道路。

萨特(1905-1980)二战前深受克尔凯郭尔、胡赛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想像》(1936)、《论自我的超越》(1936)等文章既是他研究前辈哲学家的心得,又记录了作家本人哲学思索的某些重要成果。二战期间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确立时期,完成于1943年的巨著《存在与虚无》是他哲学上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存在主义哲学大师的地位。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观念在文学上的反映。《伤心咖啡馆之歌》虽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存在主义文学,但是充满着浓烈的存在之维。而且这种存在之维和萨特的存在理论,有着不谋而合的一致,这就为我们分析文本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存在主义注重研究人与处境的关系,认为文学的本质和人物在于“对人的存在及其本质的体悟和表达”①。作为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三大原则。其中,“自由选择”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他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人的自由是通过人的选择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自由与选择行动密不可分,选择受具体的和历史的情况限制。他人的存在与每个人自己的存在尤为密切。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是孤独的存在,“他人是我的地狱”。萨特认为,“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方式。其中,“自在”的存在指的是客观世界、客观存在;“自为”的存在指的是人的意识、自我,它的存在方式被区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对存在的具体现象学分析中,萨特着重思考研究的是哲学的人学纲领,也就是研究出现于人的层次上的意识、自我的构成、人的行动及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萨特存在主义是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的反应。《伤心咖啡馆之歌》整个故事在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也营造了一个人与环境、人与人互相隔膜、折磨和压迫的绝望氛围。这种交流的无奈和沟通的无效使得人成为一种“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越强烈、越想取得地位,人就越痛苦,就越孤独和绝望。艾米利亚的爱情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切。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主人公艾米利亚小姐、马文·马西和李蒙三人生动地诠释了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他们都在寻找着自身的本质——自由,然而这种自由又是极端的脆弱,残酷的现实迫使他们选择或者逃离自我或者封闭自我。马文·马西为爱改邪归正,为恨又改正归邪;李蒙为了生存找到艾米利亚,为了爱离开艾米利亚(李蒙和马文·马西虽然是畸形的爱恋,但这也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爱的绝望主题),艾米利亚仿佛是作者的化身,她既要爱自己的,又要自己爱的,得到的却是两个人的仇恨和逃离,而自己最终选择封闭自我(包括肉体的囚禁和精神的自闭)。

二、荒诞和痛苦是人生存在的真相,绝望是必然的归宿

在痛苦中超越,在超越中绝望。生理上畸形,心理上变态的人物,疯癫与怪异的环境,奇幻莫测的事件,精神上无所追求、互相隔绝的人们,《伤心咖啡馆之歌》一开始,呈现给读者的即是一个荒诞无序的世界。“小镇是很沉闷的……小镇是寂寞的,忧郁的,像是一处非常偏僻、与世隔绝的地方。镇中心全镇最大的一座建筑物上,所有的门窗都钉上了木板,房屋向右倾斜得那么厉害,仿佛每一分钟都会坍塌。房子非常古老,它身上有一种古怪的、疯疯癫癫的气氛……看上去完全荒废了。然而,在二楼上有一扇窗子并没有钉木板;有时候,在下午热得最让人受不了的时分,会有一只手伸出来慢腾腾地打开百叶窗,会有一张脸探出来俯视小镇。那是一张在噩梦中才会出现的可怖的、模糊不清的脸——苍白、辨别不清是男还是女,脸上那两只灰色的斗鸡眼挨得那么近,好像是在长时间地交换秘密和忧伤的眼光”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艾米利亚情感的异化,当这种情感异化达到一定程度,人就成为纯粹的手段。这时的人就变得非常恐怖和可怕了。

当“你必须记住人们的生活是何等的低贱。……所有有用的东西都有一个价格,你不花钱就买不来,这就是眼下的世道。一包棉花、一夸脱糖浆都有它的价格,这你知道,至于这价格是怎么来的,你就不用多管了。可是人的生命值多少钱却没有人定过价;它给你的时候是白给的,收回去的时候也是无偿的。它值多少钱呢?如果你好好观察一下周围,就会发现有时候它值不了几个钱,甚至是一文不值。有时你累得满头大汗,费了好大劲儿,事情还是没有起色,这时你心灵深处便会泛起一种感觉:你的生命并不太值钱”。当资本主义商业化价值体系和实用主义原则占据了主导地位时,人的生命还没有一包棉花、一夸脱糖浆值钱。这种价值体系从根本上贬低甚至忽视了人的存在,它不可避免地造成人的异化。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的价值的异化,人处在和物同一个价值体系中,甚至其价值低于物的价值。人应该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异化的结果就是人变成金钱的奴隶,变成资本的奴隶,人成为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隶。

麦卡勒斯意识到了社会中的这种异化现象,并且用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孤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异化所导致的。

三、存在的困境就是人类生存的困境,绝望之后仍然是深深的孤独

故事发生的背景设在20世纪30、40年代正处于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落后的美国南方小镇,小镇沉闷、偏僻、与世隔绝,可以说,《伤心咖啡馆之歌》袭用了哥特小说的一些模式,哥特小说中的怪人怪事、三角恋爱、恐怖暴力在这部小说中一应俱全。从而使作品具有传奇性、戏剧性与象征喻义性。麦卡勒斯用看似离奇的故事情节和怪诞的“畸零人”形象来反映严肃的主题——现代社会中人类心灵的孤独和异化。

文本中这个“非常偏僻、与世隔绝”的哥特式无名小镇,既可以看成是美国南方的缩影,也可以当作是某种象征,它象征着现代社会的精神荒原,暗示着人类处境的尴尬和前景的黯淡。艾米利亚、罗锅李蒙和马文·马西构成了封闭式的单向追逐的三角关系。(对应于萨特独幕剧《地狱就是他人》中的伊娜丝、埃斯黛尔、加尔森的关系),作者通过三人各自追求而无所得,呼应并表达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寻觅——失落”主题。

萨特说:“你要使人物活起来吗?那你就得让人物自由。不要去划框框,更不要去解释,只要去表现事先无法预见的情感和行为就行了。”③《伤心咖啡馆之歌》没有对任何人物的心理作出任何分析,但是在故事的讲述中暗藏的心理变化给读者留下了自由思索的空间。心理、情感的缺陷往往由社会环境造成。畸形人格代表了现代人的异化;他们追求爱情的徒劳象征现代人的沉沦。作品的这个基调与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调相吻合。作品展示了小镇荒谬的世界,苛酷的人际关系,在文末还插入了一段与主体内容似不关联但又具有微言大义的文字:12个戴着镣铐的苦役犯人在烈日下的公路上一边干活,一边唱歌。12个犯人无疑指喻人类,他们的精神状态与加缪笔下推着石头上山、昂然面对命运打击的西西弗斯一般无二。从这些地方看来,小说似乎对萨特和加缪等人的存在主义作形象诠解,然而,故事的主体部分强调的仍是无从把握的偶然和命运,以及人的无能为力和生命意义的欠缺。这又与存在主义所宣讲的“自由选择”相背离。

麦卡勒斯和萨特分别用不同的文体表达了相似的思想,他们之间是不同而相通的,在文学和哲学的园地里,像两朵奇葩分别照耀着我们的感性和理性的世界,使我们时刻警惕我们人类自身创造的黑暗,也使人类明白追求光明和摆脱困境始终是进步的动力。

注释:

①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68.

②卡森·麦卡勒斯著.李文俊译.伤心咖啡馆之歌.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2.

③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

参考文献:

[1]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杜小真.萨特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李钧.存在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杜小真.存在和自由的重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马西麦卡马文
想长大的马文
心中那永久的思念
美国老爸教女儿学投资
满意的结局
真实还是虚构:与马文·卡尔森谈当代西方戏剧
创意(二)
我的稿费谁做主?
莫言与麦卡勒斯——以小说《民间音乐》、《透明的红萝卜》和《伤心咖啡馆之歌》为中心
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卡森·麦卡勒斯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