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比较”在学生心中擦出火花

2012-04-29 01:40赵丽丽
考试周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杂文比较原文

赵丽丽

前一段时间,我接到了上一堂市级研讨课的任务。备课时,我在思考:有没有一种简易的方式,能让学生能深入浅出地领悟到一篇文章的妙处?几经思索,我想到了比较阅读。于是,我决定在这节课中去实践自己的想法。上研讨课时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很感兴趣,学习生成也比我预期的要好。后来,我便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并潜心研究比较阅读的多种方式,以下是两次非常成功的教学案例。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新闻的写作原来也可以如此有文采

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过程中,我把这篇看似平常的新闻改写了两次,分别用幻灯片展示出来。课堂上我让学生们当小评委,比较一下原文和改写后的新闻哪个好,并说说原因。

改造一:

7月1日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0点0分,英国结束了对中国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

6月30日下午,英国告别仪式在港督府拉开了序幕。

4时30分,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

4时40分,彭定康乘“劳斯莱斯”离开港督府。

晚6时15分,告别仪式在添马舰东面举行。

7时45分,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交接仪式开始。

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了“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驶离香港维多利亚港湾。

展示之后,我故意说:“改写后的新闻也充分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简洁性,这不也很好嘛。”但学生们对比阅读后,得出了和我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一)改写后的标题没原标题新颖别致:原标题使用了拟人修辞,饱含中国人复杂深沉的感情;原标题使用了象征手法,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原标题有个性,化用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的标题,引人注目。(二)改后的文章内容缺少背景材料,而原文拥有大量的历史背景材料,这些材料并非堆砌,相反,作用很大——今昔对比,有助于读者理解此新闻事实的意义;使得新闻有历史厚重感;使原文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三)改后的新闻角度没有原角度独特,只是分时间段陈述新闻事实,而原文则选择英国撤离香港的角度,庄严而又理性。(四)改后的语言中没有任何感情因素,索然无味,原文语言则感情充沛。

至此我发觉学生的思维触角已发散到字里行间。当有位学生说到原文语言有情感时,我便趁机展示改写二,并有意创设非常明显的喜悦氛围,让学生去评析,结果,他们马上又发现了新问题。

改造二:

香港啊,回来啦

1997年7月1日0点0分,英国结束了对中国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

6月30日下午,英国告别仪式在港督府拉开了序幕。

4时30分,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看着他依恋的样子,我们都快笑出声了,你终于走了,英国终于走了。

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劳斯莱斯”离开港督府。他的背影是那么的沮丧,华贵的“劳斯莱斯”在此刻黯淡无光。

晚6时15分,告别仪式在添马舰东面举行。

7时45分,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交接仪式开始。五星红旗绽放出民族的光彩。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了“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驶离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在他们失落的同时,中国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发现,改写二的情感固然丰富,但太过张扬,分寸把握得不好,没有考虑到英国一方的感受。通过比较,原文的又一个优点在学生脑海中水到渠成,即文学色彩浓厚。学生体会到原文丰富而又含蓄的情感,注意到原文点到为止的议论性语言,并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有这些效果的语句,且能有情感地朗读出来。如:第一段中“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重读“最后一次”“最后一刻”,学生理解了句子中所暗示的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第二段中“在蒙蒙细雨中,末代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重读“蒙蒙细雨”“告别了”,学生体会到原文通过对当天天气、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了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忧虑、沮丧、落寞,反衬了中国人民的欢天喜地;第三段中“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重读“面色凝重”,学生朗读时似乎目睹了那时彭定康的伤感和中国人民的欢颜;第六段中“此时,雨越下越大”,重读“越下越大”,学生意识到景中有情,雨越大,英国人的依恋不舍之情越浓,中国人对此历史时刻的期待越强烈。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真正认识到,《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不仅详细准确、条理清晰地呈现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而且艺术性地传达了记者对祖国的拳拳之情。此新闻能获得第8届新闻奖消息一等奖,是当之无愧的。

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比较手法的使用而顺畅自然,两篇量身定做的下水作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既化抽象为生动,又避免了因过多涉及课外内容,致使课堂压力过大,脱离原文教学等弊端。

二、《拿来主义》——鲁迅的杂文原来这么有文学艺术性

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品格敬佩至极,但一提到鲁迅的文章却闻之丧胆,因为他的文章寓意深刻,十几岁的学生很难看懂,更别期望学生对它产生兴趣了。怎么办?我接到此课题时,也是很迷惑的,该想个好招数,让学生打心底认可鲁迅的杂文。我想,没有对比,不知其珍贵之处。于是,我又改了文章。既然学生因难懂而不愿读,我就把原文改成易于理解的,看看他们的表现。我先改写文章的1、3两段——

“我国闭关锁国失败后,就开始卖国媚外了。近来就送给巴黎一批古董,还送给欧洲各国几张古画和新画,听说最近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中国向外国讨好谄媚到了何种地步!我们哪有这么多东西送,人家比我们强大进步多了。试想想,送完了怎么办?我们的子孙怎么生活?我想他们只能做侵略者的奴隶。”

这样改过之后,确实好懂了,但是学生们不愿意了,他们说这样写批判的力度就不够了。我便问:“为什么原文批判效果好呢?”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原文的语言讽刺性强,使用了大量的反语。他们对比阅读后发现,换掉的词句大都有此效果。如:“不知后事如何”、“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算不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丰富”、“大度”等。学生们意会到把这些讽刺意味强的反语反过来说便是鲁迅的真正意思。如:鲁迅真的不知道后事如何吗?他当然知道,他知道这些古董是送给外国人,行为的本质是讨好媚外。鲁迅真的认为活人替代了古董是一种进步吗?当然不是,他认识到此行为只算是反动政府卖国伎俩花样的翻新,更揭露了中国国力日益减弱衰微的状况。这种语言正是鲁迅杂文的一大特点:不正面出击,却更具杀伤力;或明知故问,发人深省;或引用敌人言论,揭示言论背后的真相;或把不合理的说成合理的,逐步得出它的不合理性。学生至此真正看到鲁迅杂文讽刺批判力度之强大,强大到了常遭敌人嫉恨的程度,被骂为“刻毒”、“学匪”。后来,我如法炮制,把文章的第8、9两段做了改造——

“对中外文化遗产,要先拿来,占有。不要做胆小的逃避者,不敢碰触,不要做糊涂的虚无主义者,全盘否定,不要做猥琐的投降主义者,全盘接受。我们要把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好好使用,要把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妥当存放,要把百无一利的东西彻底毁掉。”

原文中的“孱头”“混蛋”“废物”被我改成了“逃跑主义”“虚无主义”“投降主义”。对比语言,学生们很快发现,鲁迅笔下的形象生动可感。他用漫画式的夸张语言,把所批判的三种人的心理、动作、态度描摹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在大脑中构图。学生开始描述三种人的形象了:一个是胆小懦弱,徘徊犹豫,两腿发抖,头上冒汗;一个是眉毛直竖,手拿火把,烧光一切;一个是瘪三,一脸坏笑,偷偷进入卧室,大吸鸦片。我便在此总结,鲁迅是手段高超的画家,绘声绘色,入木三分,寥寥几笔勾勒出三种人的形象,挖掘出他们的本质。可见,没有鲁迅的语言,我们就看不到如此刻骨的形象;没有鲁迅的语言,我们就认不清形象的本质;没有鲁迅的语言,我们就难以在阅读时对此三种人带有嘲讽、鄙夷之情。即使我们更改只言片语,也会破坏此文的深刻性。学生在此对比中还发现,鲁迅的语言是充满了情感的,那是愤怒,鄙夷,憎恶。学生在朗读时会自然地对“孱头”等词加重语气,课堂的生成有了明显的效果。趁热打铁,我立即展示鲁迅的一段话“我的杂文,所取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组合起来,已几乎是某一形象的全体”,“杂文如果没有这些形象,那就阉割了它的文学性,只变成报刊的短评之类,不再是杂文了”。

在学习《拿来主义》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杂文是一种说理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文体,对生活的反映是最直接最及时最富有战斗力的。鲁迅充分发展了杂文,并确立了杂文在文苑中的特殊地位。

对比阅读,我如是解读,即在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里,有意创设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不同,在不同中体味课文的底蕴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猜你喜欢
杂文比较原文
画与理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