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2-04-29 18:06方俊华
考试周刊 2012年31期
关键词:格言成语语篇

方俊华

近年来,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推广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得到了更新,英语教学除了继续加强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外,还开设了不少文化课程,使英语教学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对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的导入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争议的论题,因此争议的焦点并不是英语教学中要不要教文化,而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1-148]。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1.文化信息和词汇

词语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表达形式。语言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反映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语言的应用中,词汇起着重要的传达信息的作用。词汇也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印迹表现。各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一,语言中有相应的词汇反映。

1.1宗教词汇。英语国家的人信仰基督教的居多,基督教、《圣经》、希腊神话对英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文化几乎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圣经》是英语语言文学的主要源泉之一,许多英语典故都来源于此。如Methuselath(玛士撒拉)是诺亚的祖父,活了696岁,后来它的名字成了长寿的代名词。因此英语句子:“My grandfather is as old as Methuselath.”正确译文应是“我爷爷岁数很大了”而非“我爷爷跟玛士撒拉一样老”。Lazarus(拉撒路)是圣经中的人物,被耶稣从坟墓中唤醒复活,后比喻重病康复或大难不死。“The Tower of Babel”(通天塔)则被人们当作各种声音交错的代名词或者被用来比喻混杂场面。

1.2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词汇的沉积。罗马神话也对英国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英语典故都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如Hercules(大力神海格力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力大无比的英雄,由他产生了一系列与大力神有关的生动有趣的词汇,如“Herculean task”比喻极其艰难的任务;“make herculen efforts”形容尽巨大的努力;“Hercules and his oad”指代统括一切的举动;“Herculeschoice”指代永垂不朽。又如在“The police were rather angry because Jeremy was hardly trusted and the author cried wolf.”中,“cried wolf”就出自《伊索寓言》中的“牧童和狼”的故事,“to cry wolf”是指“狼来了”,后来被用来指说假话。

1.3文学作品在词汇中的深层含义。文学作品也是该民族文化的反映,其中的一些经典表达很可能就会固化下来,从而在词汇中形成其固定含义。如英语中“this is the last straw”的表达中的“last straw”就出自狄更斯的小说《董贝父子》中的“as the last straw breaks the laden camels back”,意为使人无法承受最后一击。其他的像《坎特伯利故事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都是英语中的经典文学作品。

1.4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在词汇中的体现。西方人特有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在词汇层也有深刻反映。如“dog”一词在汉语中含有贬义,而西方人对狗甚为偏爱。“You are,indeed,a lucky dog.”就不能简单地译为:“你是条幸运的狗”,而应译为“你是个幸运儿”。又如“individualism”由于东西方价值观念不同,在西方人眼中具有褒义,而在东方人眼中却是贬义的。

2.文化信息和成语、格言

成语或习语、格言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成语、格言一般都运用恰当的比喻,引起人们的联想,但这种联想是由各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生活经验决定的。例如,汉语中常用“雨后春笋”形容事物迅速而大量地产生。而英国不产竹子,因此,就用“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样)”表达相同的含义。只有注意这种语言的民族差异,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此外,成语、格言是语言中独立、固定的部分,它们的意义往往并不是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例如“I am dead-beat today.”,就不能被望文生义为“我被打到重伤”。实际上,“dead-beat”意思为“精疲力竭”[2-320]。成语、格言意义的整体性还在于借助本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典故而形成,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如in the arms of Morpheus(在梦乡里),Morpheus(摩耳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睡梦之神。还有些习语不一定遵守语法规则和逻辑推理,如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中,cut就不能加“s”,尽管这不符合现代英语语法规则。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成语、格言的感情色彩。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具体的语境选用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语、格言。如,sheep(绵羊)和goat(山羊)在英语里的形象很不一样,这与《圣经》有关,它把前者比喻成好人,后者比喻成坏人,故此成语“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便是“把好人与坏人分开”。

总之,成语、格言都是和民族文化紧密连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在教授学生纯成语、格言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英语成语、格言的文化因素进行更多、更深的了解。

3.文化信息和语音、语法

3.1语音。“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依附于有声的外壳”[3-201]。语音的表意功能是通过拟声、组音和韵律实现的。拟声产生的音响有助于在大脑中创造意境的回声,产生栩栩如生的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下面这节诗。

How the pretty ladies talk——Tittle tattle,tittle tattle!

Like their patters when they walk——Pittle pattle,pittle pattle.(Ersamus Darwin)[4-395]

这节诗中的拟声词“tittle”、“tattle”、“pittle”、“pattle”“pebble”,仿佛使人听到了姑娘们在一起闲谈时候的声音和急促的脚步声,使人仿佛听到活泼可爱的姑娘们在叽叽喳喳地谈笑。

3.2语法。语法手段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动词的不同时态、各种句子结构等都属于语法范畴。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英语语篇建构过程中,把照应、替代、省略和链接这四种手段视为语法衔接手段[5-58]。倒装句这一语用重组手段具有如下几种语篇功能:话题导入(topic introducing)功能、情境设定(situation-setting)功能、焦点凸显(focus-highlighting)功能、焦点对比(focus-contrasting)功能、语篇的衔接与连贯(textual cohesion and coherence)功能等。在倒装句的这些语篇功能中,前四种语篇功能主要由其后置成分(即主语)体现,而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则既可由前置成分体现,又可由后置成分体现。这就是说,倒装句作为一种语用重组手段,可以将句子成分前置或后置,对新旧信息编排的先后顺序进行重组和调整,从而确保语篇信息编排上下衔接、前后连贯,使语篇成为一个统一的语义整体。

4.文化情境和礼貌、客套用语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礼貌制约了语言的使用,另一方面语言是表达礼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礼貌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在实现礼貌的方法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着差异。

在汉文化中,称呼语大致可用两种表达式概括:“姓氏+官衔或职务/职业/先生/女士/小姐/老/亲属称谓”和“老/小+姓氏”。这种称呼在汉文化中表示亲切和敬重,从而使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在英语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崇尚平等与自由,所以东方的称呼若套用到英语中去,就可能是无礼、唐突、奇怪的。比如,若称呼一位上了年纪的英国老太太为“奶奶”就会引起老太太的极为不满。英语中称呼语常用的表达式则可归纳为:“Mr./Mrs./Ms+姓氏”、“头衔+姓氏(Dr./Prof.等)”、直名称呼、亲属称谓、专门称谓(Sir、Madam等)。汉语中的称呼语讲辈分,长幼有序;重性别,男女分明;分血缘,内外有别[6-106]。

在不同语言的国度里,人们对赞语所做出的反应不同,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当听到别人赞扬时,汉民族往往表现得谦虚有礼,有时会贬低自己说些自己“不行”等话。而英语民族人认为拒绝别人的赞扬是不礼貌甚至是虚伪的表现。所以他们总会“迎合”对方,流露出高兴的神情并总以“Thank you”表达自己的谢意。礼貌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礼貌现象的文化差异性则常常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中,那些具有文化差异性的方面更应引起交际双方的足够重视,以便避免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这一点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

5.文化内涵和非言语交际

非语言交际(非有声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特别是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中,具有语言不可替代的功能。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交际的起源与基础。非有声语言属于行为规范体系,受价值观的约束,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非有声语言是价值观的具体化和外在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跨文化研究表明,非有声语言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卓别林在无声电影中的精彩表演,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欢迎,说明他的非有声语言得到基本理解,非有声语言在异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共享性。

非有声语言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性。比如吃完饭后,中国人用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自己的肚子,表示我吃饱了。而美国用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常同时说“到这儿了”)也表示吃饱了。这类非有声语言形象、直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理解,在交际中不会发生冲突。非有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表明,非有声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求语言得体,而且要求人体动作得体,以达到正常交流的目的。

6.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文化素质教学

语言是树木,文化是森林,如果只顾语言,不了解所学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等于见树不见林,就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在未来的社会中,没有双语和双文化能力的人将是“残缺不全”的人,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寓文化素质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接着就是“如何教”的问题了。

6.1文化素质教学可以结合语言实践课中的词汇教学进行,因为“语言文化”的主干部分是“词汇文化”,特别是结合英语词汇的民族语义及其用法、结合文化背景内容随语随文进行讲解,或指明其文化意义,或指明其运用的文化规约。结合句型教学进行常用文化交际项目的训练,如关于请求、询问、劝告、道歉、约会、告别等方面的情景对话。句型教学不仅要注意语法的准则,还要注意鲜明的文化交际特点,否则言语不符合交际场合,会引出不愉快的结果。

6.2英语教学应与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语音、语法、词汇仍是教学的重心,文化则是确保言语有效得体的必要知识。本着实用性的原则,凡是不讲就直接影响信息传递的文化知识都应在相应的语言教学中同时传授给学生,像交际文化、背景文化等,语言知识讲到那儿,文化知识也应讲到那儿。另外还要充分利用英语录像和电影,开辟第二课堂,提醒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交际方面的情景。充分利用外籍教师。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进行交往,在日常接触中往往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什么场合下讲什么话,怎么对答,有哪些非言语行为,只有在课下才能观察得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6.3一般而言,从文化内容的选择上讲,应着重选择实用度高、适应性强,与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紧密的内容,从文化流派上讲,应当着眼于主流文化的选取,从文化人物和文化思想上讲,应当选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当然,还必须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选取那些健康的、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文化内容。由于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高低不一样,接受能力有快慢之分,领悟能力也有强弱之别等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的渐进性原则。

6.4在教学中进行本族语和英语文化对比是一种生动、有效的方法。着重比较,才能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其次由于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文化方面的内容,结合课文介绍讲解有关背景知识,适当地把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作对比。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所学文章的内容,并通过课文习得英语国家文化内涵、风土人情等,进而提高文化素养。

当然,文化教学对英语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刘润清先生所说:一个外语教育者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定的语言基础,同时也不断地开展科研工作,懂一些科研方法,就更为理想了[7-v]。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4]徐鹏.英语辞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7]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格言成语语篇
格言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格言
格言
格言
拼成语
猜成语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