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因素与教学策略研究

2012-04-29 08:28崔海英
考试周刊 2012年30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语法口语

崔海英

一、引言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CET-SET)自1999年5月举行以来,推动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力地遏制了应试教学和片面追求通过率的现象,使广大师生更重视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CET-SET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即语音、语调、词汇,又考查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即功能意念和语用知识,但就课题组对我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并未对语用因素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予足够重视,只是把口语交际能力的缺失归结为语言能力的欠缺。因此,如何在口语教学中既重视语言知识,又注重交际能力培养,是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口语教学改革对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综合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相关因素的认识,课题组对我院小教和教技专业一年级11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语用能力的重要性,而是认为口语能力差与自己发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关系更为密切。67.9%的人认为问卷调查中给出原因的第一项(发音不准、语调不恰当,语言不流畅),79.5%的人认为第二项(词汇量太小,不能准确表达想法),34.8%的人认为第三项(语法错误较多,选词、句子结构错误)是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调查语用知识是否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的四个选项中,43.8%的人认为第七项(中国式英语)语用语言失误直接影响口语交际,而只有19.6%的人认为第六项(文化差异),5.4%的人认为第八项(体态语等非语言交际手段),8.0%的人认为第九项(具体情景)会影响到口语交际,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另外,17.0%的人认为第四项(兴趣爱好、常识性知识),18.8%的人认为第五项(害怕被嘲笑的心理障碍)也影响了口语表达。

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喜欢的口语课型依次为:短剧(53.6%)、对话(46.4%)、讨论(16.1%)、辩论(16.1%)和个人陈述(10.7%);希望参与的英语课外活动依次为:英文电影(83.0%)、外语角(33.0%)、演讲比赛(11.6%)和讲座(9.8%)。

三、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相关因素分析

CET-SET的评分标准主要有三项:语言的准确性和范围;话语的长短和连贯性;语言的灵活性和适切性。由于口语考试对英语教学有良好的反拨作用,根据口语测试的评判标准分析,我们明确了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因素——语音语调、语法用词的“准确性”、用英语交际的“流利性”和语言交际的“适切性”。

此外,针对问卷和访谈课题组发现,大多数被试学生将口语表达效果的不理想归咎于他们在语言能力方面的欠缺,只有部分学生(43.8%)认识到语用语言失误对口语表达的影响,在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社交语用失误因素还没有被学生重视,或者说学生们虽然具有相应的语用能力,也会在某些时候恰当应用,但是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所以,提高中国学生语用交际能力已经迫在眉睫。课题组将影响我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以下排序:语言交际的“适切性”、文化意识的“充足性”、用英语交际的“流利性”和语音语调、语法用词的“准确性”。此外,在组织课堂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安排学生喜欢的短剧和对话;尽量在英文电影、外语角活动中多加指导,真正起到提高口语技能的作用。

四、口语教学策略的应用

1.以交际为目的,提高语言适切性。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学生孤立地学习生词,单纯地进行语法操练。这样,学生只是了解英语的语言形式,做到语法准确,而对其中的语言适切性毫不知晓。一种语言形式可表达不同的交际功能,而一种交际功能的实现可由多种语言形式表达。

例如:①Youve left the door open.

②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③Its so cold here,isnt it?

④Close the door!

⑤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please?

这几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表达相同的语言交际功能,即请求某人关上门。但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下,表达的交际效果则大不相同。句子①可适用于教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但不能适用于教师对校长,下级对上级。②和⑤这两种句型较委婉,适用于后者。句子③适用于关系较为密切的朋友及亲人之间,暗示对方有关门的必要。句子④是较为生硬的祈使句,一般只作为强制或命令使用。

因此,语言教学不等同于结构或语法教学,结构或语法教学只是奠定语言基础知识,只是堆砌结构正确的句子,不能达到真正的交际目的。我们可得出结论:语言的适切性是语言交际准确、得体的前提,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关键。

(1)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尽量避免语用失误。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是指“学生在言语练习中,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话语情景,没有掌握英文特有的表达习惯和话语方式而犯的言语使用错误”[1],属于隐性失误,即语言形式是正确的,但是在目的语中不是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角色扮演是以交际为目的的活动之一,学生通过在真实场景中的活动,达到打招呼、问路、招待、餐馆服务等交际目的。对话者可自由选择语言形式达到交际目的,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交谈,但事后要组织学生对语言的适切性进行讨论,真正起到引导、促进学生口语发展的作用。此外,有外教参与的外语角能够创造真实语言环境,让学生感知和避免语用失误。

(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纯正的现场语言交际情境。多媒体具有语言、画面、音响三结合的特点,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社会语言交际场所,视觉、听觉冲击力强,效果得以优化,还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及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有利于交际能力的提高。另外,英文电影为学生提供了语言交际的真实场景,模仿会大大提高语感和语言能力。

2.增加文化输入,提高综合素养。

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认识并接受外国人思维方式是非常必要的,是语言交际准确、得体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关键所在。

Jenny Thomas[3]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社交语用失误就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如

—Happy birthday,Jim!

—Thank you,Lisa.

—Here is a present for you.I hope you like it.

—Oh,great! It must be very expensive!

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询问礼物的价钱是不礼貌的,就像你夸奖某人买了便宜货“Its so cheap”时,他反而更倾向于用“Its a real bargain”一样。

3.增强口语流利性,兼顾语言准确性。

虽然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人羡慕不已,但如果语调平淡、语音语法错误频频发生,就会让人大跌眼镜,也不能达到准确交流的目的。在培养学生口语流利度的训练中,教师不应过多地打断学生讲话,纠正他们的口语错误,而应将错误随时记下来,在适当时间加以纠正和讲解[2]。

4.熟练掌握交际套语,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策略的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交际套语是非常必要的,能帮助他们迅速有效地表述思想。如运用迂回、近似表达策略完成对某物体的描述:“It looks like a ...”,“You use it for ...”,“Its a ...”;对于表达个人意见的句型有:“I think ...”,“as far as Im concerned ...”,“personally I think ...”,“frankly speaking ...”。用求助的策略向对方询问正确的表达:“Whats this?”“How do you say it in English?”用回避的策略改变话题、假装听不懂、不作反应等避免使用不会的语言结构或无法表达的概念。

五、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不仅能用英语书面传递、获取信息,而且能用英语直接交流思想,有关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大学英语界已经达成共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顺应时代,强化交际性训练,把培养语言准确性、流利性、适切性作为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素养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06.

[2]秦秀白.对高校英语教育现状的两点思考.2009年河北省高校外语院系负责人联席会上的讲话.

[3]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2):91-112.

本文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四、六级英语口语考试反拨作用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究》的终期成果,项目编号为:JYYB201018。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语法口语
跟踪导练(二)4
酒中的口语诗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