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教材文本,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2012-04-29 20:54许安宁
考试周刊 2012年25期
关键词:纳谏文本教材

许安宁

摘要: 深刻解读文本,领会教材的本质内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作者提出了深入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具体策略,即解读题目,理解文本的核心;熟读内容,把握文本的框架;自我真读,探寻文本真意,并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论证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与基础。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材文本深入解读

先进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的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使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在绞尽脑汁地为课堂增添出人意料的活力。确实,课堂丰富热闹了,但几年来新课改的经验一直在提醒我们,华美的外表与课程的本质如何实现统一?语文教学的根在哪儿?本在哪儿?

毋庸置疑,我们的根是新课程标准,但本呢?我认为,教材就是教学的最好例子。教材是践行课程标准的载体,教材渗透的思想就是一线教师必须遵从的本。所以,教师若想真正抓住教学的本质,就必须从教材的文本出发,加强教材文本的解读,深刻领会教材的本质内涵。只有立足于教材的本质,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下面着重阐述如何深入解读文本,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一、解读课题,理解文本的核心

标题是文本的眼睛,是教材内容的核心价值所在。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既是对教材文本内容高度的概括、凝练的归纳,又蕴涵丰富的思想性与逻辑性。抓住文本标题进行研读,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核心思想,有利于教师把握住重点,理清思路,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从标题上看,我们首先要抓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和“纳谏”两个词,在解读时,应扣紧“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齐王纳谏后采取哪些做法?”“成效如何?”等问题。在本文中,只要我们把标题分析透了,就抓住了教材文本的核心,抓住了核心就为我们进行高效教学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二、熟读内容,把握文本的框架

教材内容是标题的具体展开,是对标题内容的丰满和活化。教材解读,必须做到对文本内容的熟读,读一次、两次、三次……不断反复,一直读到真正理解为止。语文学科一直都强调泛读和精读,泛读可以把握教材的结构和框架,精读可以发现知识的相互关系,其主旨是强调要多读。只有多次地读,读熟了,才能对文本内容心中有数,才能发现文本知识的内在关联,才能跳出文本表面,站在一定的高度,准确地把握文本结构。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框架,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结构清晰,节奏明快,环节紧扣,有序高效。

三、自我真读,探寻文本真意

在语文教学备课中,教师们往往以现成的教参、教案、教学资源库里“公认”的观点作为文本的理解依据,“看似处处精细却扼杀自己的心得”,忽略了自我真读,从而窄化文本、歪解文本。李安全在《名作欣赏》一文中提出:所谓“裸眼读书”,就是不要受到参考资料的束缚,不要把前人的定论作为自己的心得,不要盲从专家和权威的高见;不抱成见,不戴有色眼镜,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曲解作品;要求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去感受。[1]

案例2:语文版九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

教参对于课文《与朱元思书》最后一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理解: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绾接文章开头四句,总揽经纬,悠然而止。这句话写的树枝交映之景,反复渲染为何不接在对“寒树”的描写后?文章开篇是总说山水,这句单写“横柯”如何绾接?文章的经纬是怎样的?为什么这句能起总揽作用?所以教参的说法甚是牵强,让人颇为费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2]有位学生在探究性小论文《多乎哉?不多也!——诗文(与朱元思书)尾句探析》中提道:“鸢飞戾天者……窥欲忘反”,从内容上来看,这句话已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文章到此似乎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尾句似既无画龙点睛之妙,又无深化主旨之用意,好像一件漂亮的衣服上打了一块补丁,作者为何要添加这句话呢?若是纯粹写景,又何不接在“猿则百叫无绝”之后呢?是疏忽放错了位置,还是别有一番用意呢?通过对课文仔细、反复地品读后,她首先从方位角度然后从环境方面进行细致阐述,从而得出:从方位角度上给文章建起了一个完美的山林终点站,在环境方面添上了最浪漫的一笔。最后从创作背景和相关作品挖掘隐喻:吴均生活在政治黑暗的南北朝时期,他一生仕途很不得志,加之受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萌生了隐居的志趣,作者将混乱的官场比喻成这山间密林,高大的树犹如黑暗的高官,只手遮天,使光明得不到重现,极有可能是作者对浑浊官场的批判与讽刺,……孩子的看法虽然谈不上真知灼见,但可圈可点。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读者的创造性而历久弥新,不被任何既有的结论判语先行遮蔽了自己的解读,立足文本,将思维的触角伸到隐含在文本中的疑点上,激活文本中蛰伏的对话因子,直接与作者、文本进行精神对话,让自己在一种敞开的状态,一种活生生的对文本的敏感状态,边读边悟,让身心完全投入到文本中,探寻文本的真意。

“推进有效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是一个大范畴。它包括课前的有效解读与设计、课堂的有效实施和学业的有效评价等,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课堂的有效实施无疑是关键,学业的有效评价是推力,但课前的有效解读与设计(即教材文本解读)却是当之无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深刻领会教材的内容与意图,才能为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可能,才能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可见,加强教材文本解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一线教师必修的一项基本功。

参考文献:

[1]李安全.文本细读与经典阐释.名作欣赏,2008,(5).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出版社,2008.4,第1版.

猜你喜欢
纳谏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邹忌劝齐王纳谏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太宗纳谏
齐灵公纳谏的启示
栾书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