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生情,情动兴发

2012-04-29 16:01巢小莉
考试周刊 2012年16期
关键词:意境文字多媒体

巢小莉

摘要: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朗读的有效性。声音、图像、动画等可以使文本立体生动,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入感悟,与作者互通情感,从而有感而读。情蕴读中,文本才会被读活,学生才能真正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朗读多媒体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朱自清先生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齐读、领读、范读、跟读、大声诵读、低声吟咏等。《大纲》指出:朗读是最重点、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的读,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在正确读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

学生在朗读时,基本都能做到发音正确,通顺流利,但是要让学生再往前迈一小步,则有许多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是,虽然教材是经过编者精心选编的,篇篇文质兼美,但是学生毕竟年龄小,阅历少,体验浅,要想让他们在真正深入理解文本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多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直观、具体、生动地将声音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弥补学生认知的不足,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清新的空气、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一、声画结合,引人入胜

“文字是有表情的”,大多数人同意这个观点。但对于学生来说,把文字转化成声音与图像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与阅历,所以对文字往往只能是“只观其形,不解其意”。凝练又夸张的古诗句更是难以理解,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磅礴的气势学生就比较难感受,如此夸张的手法学生也难解其意。而运用多媒体将庐山瀑布的全貌展现于学生面前,让那摇撼天地的声音直入学生耳中,经过这一番声画的震撼,学生对于庐山瀑布的声貌就会有直观的印象,对这句诗也会有生动的体验,读性大起,将画面融入朗读,自然记于脑中。

声画结合,会让人立即进入当时情景之中,立体、生动、活泼,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功效尤为显著。在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课文第一句话就是“夏天真热”,虽然学生都经历过夏天,经历过那种酷热,但是在回忆经验上显然不够丰富,对于“热”的体验都很空泛。我播放了一幅画面:火红的太阳散发出炎炎的日光,一丝风也没有,树叶、草叶都打了卷,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如此画面再配上知了的叫声,让人顿时有了夏天的感觉,学生自然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结合已有的经验,并且诉诸语言:“中午热得都不想出门。”“只想一直在水里游泳。”“想吃很多冰激凌。”读书的时候,就加入了自己的感受,将“热”读了出来。反之,不运用多媒体,老师也许需要用很多语言描述夏天,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许难以明了,而一幅画加上一段声音,却能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引入情景之中,事半而功倍。

声音与画面相结合,能将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文字有了声音与表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脑中有了画面与声音,朗读就生动有趣多了,学生的读书声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感情,至情至性。

二、图文结合,情境立生

教学是有目的的行为,是学生求得发展的途径。教学的最终目的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注入往往只能流于表面,今天记住了,明天也许就忘了。只有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对文本产生兴趣,进而生发情感,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是真的学有所得。

对于学生来说,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多媒体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上课伊始,就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展现出来,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的欲望就增强了。我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时,一开始就出示中国地图,在引导学生产生自豪感时,适时简介台湾及吸引了大批中外游人的蝴蝶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习课文的热情大增,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欣赏美景。继而出示蝴蝶飞舞、穿越树林、飞越小溪等组图,学生在蝶舞翩翩的情境中,对文字的理解有了彩色的跳跃,朗读也更兴趣盎然,仿佛自己就是彩蝶中的一员,挥动着翅膀在阳光下前行。接着带他们来到蝴蝶谷中,欣赏各种蝴蝶的翩翩风姿,看着蝴蝶尽情舞动着,姿态优美,如行云流水般优雅,学生也被打动了,情不自禁地挥舞起自己的小手,在朗读时跟随蝴蝶翩翩起舞。美景能打动人心,让人从心底流露出真实的感情。在教学本课时,一幅幅美丽的画,让学生身临其境,饱览了蝴蝶谷的美,丰富了自己的感情,读书时才能感情充沛,融情于景,融情于读。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

图画与文字相结合,把人带入情境中,才能有感而读,让人“读好书”,终至“好读书”。

三、诗画结合,意境凸显

在语文教学中,诗歌占据了很重要的一块,尤其是古诗词,凝聚了诗人的心血精魂,凝练含蓄、委婉曲折,不经过细细品味琢磨,难解其意其旨。诗歌的语言文字与现今的语言文字相隔许久,很多产生了语义变化,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是“因为”的意思,《过故人庄》中“过”是“拜访”的意思。疏通字词是最基本的,难点在理解作者的感情,深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不是死记硬背了几首诗,再逐字逐句地翻译,试问诗的韵味在哪?诗的意境又如何寻得呢?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初读诗歌后,观看一幅图画:高高的围墙,紧闭的门扉,似乎是死气沉沉,但在围墙的一角偷偷地伸出了一枝红杏。提问:为什么不是两枝,不是三枝,不是许多枝?多一点不更能体现春天吗?学生在思考后发现,花团锦簇并不能体现作者在突然发现春天到来时的那种惊喜,姹紫嫣红反而淹没了春天的勃勃生机,那一枝偷偷越过高墙的红杏正是体现了春天的不可阻挡,春天的盎然生机。此时再看这幅画,便会觉得恰如其分,传神细腻,进入春的意境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春意盎然,朗读时才会有活力。画面与诗句的结合,让学生进入难以感知的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在朗读中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苏轼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的古典诗歌单靠几个简简单单的意象,便能创造出意蕴丰富的意境。只有真正走入意境,才是理解了诗歌,感悟了诗歌独特的美。在教学古诗时,尽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将诗中景象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对于诗有了一定的理解,才能真正用心读诗,体会这些如天籁般的诗歌,理解其中脉脉流淌的真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再现于学生眼前,学生会进入意境中,超越时空与诗人交流,朗读会变得多姿多彩。

四、情生意动,读活文本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朗读同样如此,没有情感的朗读就如没有味道的白开水。只有融进自己的情感,读书声才会成为世上最美妙动听的音乐。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情感的流露。没有思维过程的参与,没有感情的融入,那样的读书声便只是“小和尚念经”。阅读教学就应以学生阅读实践为本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感情,从而使学生的“读书声”有更丰富的内涵——加深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思维能力,培养良好语感,从而唤起并再现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真正意义。

运用生动的画面再现文中的情景,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思想。例如《特殊的葬礼》一文,先后展示大瀑布枯竭前后的图片声音,再出示总统在葬礼上致悼词的录像,学生自会对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瀑布喜爱和不舍,朗读时不仅仅读出大瀑布的气势,更有一份留恋。对日渐枯竭的瀑布则是充满悲伤,还有对破坏环境者的控诉。在听到总统的悼词时同样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环保的决心与呼吁。多媒体让文字与图片完美结合,让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变得生动立体的文本,激荡出自己的情感,并将此诠释到朗读中,这样的读才是有效的读,才能真正将文字活化为自己的东西。

音乐是全世界的共通语言,音乐的感染力不容小觑。很多课堂恰如其分地运用上一段音乐后,都会增色不少,学生不知不觉间沉醉于音乐营造出来的氛围中,思绪万千,对于课文的理解也会升华。如教学《二泉映月》时,先让学生听一遍曲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听一遍,同样的曲子,会有不同的感受,第一遍只是感受到曲子的悠扬,第二遍就仿佛能听见阿炳的心声,感想颇多。入情入境之后,文字就化成了音符,学生在朗读时不是简单地发音,而是奏乐,奏出阿炳的心声,也奏出自己的心声。

这些教学辅助手段固然有其优点,能迅速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感悟情,感悟语言的魅力,使朗读情感化。我们不能忽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多媒体不能滥用,只能恰当地使用,作为辅助手段促进教学来使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增强。

猜你喜欢
意境文字多媒体
文字的前世今生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