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2012-04-29 17:44耿小兰
考试周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题目知识点高职

耿小兰

摘要: 针对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提出了改革的理念和方法,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不同专业授课的内容应有所侧重,所设计的作业题目应本着实用性的原则,难易适当,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 高职有机化学问题解决方法

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抱怨:我们天天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传授给学生知识,但学生的成绩还是让人心寒,我们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喜爱,反而招致学生很多的怨言。在我校,特别是有机化学课程,老师教得最辛苦,学生学得最痛苦,而且每年的补考大户非有机化学莫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学生和老师。

(一)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随着“高中热”逐年升温,高校扩招,高职院校的招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生源质量滑坡的现象。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不理想,失意感较强,自信心也相对不足,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态度。就化学而言,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实验动手能力较差,而有机化学的主要特点是知识体系庞大,内容繁多,不但要记忆,而且要理解,如果一步落下,就可能步步追赶不上,最后只能放弃。

(二)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1.教学观念不正确。职业院校以培养职业能力,促进就业为重点。我校是一所医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几乎都是来自药学院或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对教育理论知之甚少,职业教育修养欠缺,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够深入,缺少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教师往往把自己在接受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时所接受的教学观念带到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影响了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难易度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至于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对学生不够了解。教师由于对初中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求、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等了解不够,不能准确处理好教学内容的衔接。这时,如果盲目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和课程难度,就容易使学生因无法及时理解学习内容而产生厌学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转变教师观念,深入了解学生,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上课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知识基础、学习态度、能力、习惯等,并认清他们对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和经验。

专业基础课教师应通过学习和与专业教师的研讨,尽量挖掘出每一节教学内容与药学专业知识的联系点。我们经过和各位专业老师的沟通,编写了《后续专业课所需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授课时,在遵循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联系专业课程,不拘泥于教材,精选教学内容,制定出各专业讲授的重点内容。比如制药专业压缩脂烃的介绍,注重酯类、胺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增加萜类、甾族、硫醇等与医药相关的知识;生化专业增加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的内容;药分专业把各官能团所表现出的性质及鉴定方法作为重点。另外,各种有机物化学性质繁多,是否每点性质都要详细讲解呢?如果都讲,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学生消化不了,会产生畏难、厌烦心理。所以讲课前要做足功课,与专业教师联系,找出需要的知识点,再针对性地讲解。比如大家都知道醛酮性质很多,并且很重要,仅课本列举的加成反应就有五种之多,还有α-H的活性、氧化和还原等。每次讲到这一章,填鸭式教学后,学生晕头转向、怨声载道,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结合专业,适当取舍,详略得当,并和生活及后续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我们通过与专业老师沟通得知醛酮与格氏试剂、氨的衍生物加成用得较多,就重点讲,其余依据加成的本质都相同的原则一笔带过。再如醛与托伦试剂、费林试剂的氧化,仅作为醛酮的鉴别,就重点讲述反应现象,至于反应方程式则略讲。醛酮的还原反应在药物合成上用得较多,就要重点讲解,既要列举普通的例子,又要列举专业课中的反应实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能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如抗菌药黄连素中间体的制备用到了催化氢化;

再如讲解醇和酚的性质时,醇和HX的反应在药物合成上用得较多,消除反应很少用,所以对消除反应可以只介绍有这个性质,简单一个例子带过即可,不用花费太多时间。酚的性质重点讲解的一是酚羟基容易被氧化,但氧化的反应式子可以不做要求;二是酚羟基与FeCl发生显色反应,只需记住反应现象,以作为鉴别酚的方法。这也是为后续专业课服务的。某些含有酚羟基的药物:吗啡、肾上腺素等容易被氧化,所以在使用和保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光和密封。

教师将生活、工作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会意识到学习的价值,就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乐在其中,学习的效果就会增强。

(二)精心设计作业题。

在作业题的选择上既要巩固知识又要有实用性,并且不能让学生感觉太难,无从下手。如在学习烷烃的性质时,试比较这两个题目:(1)汽油着火时为什么不能用水扑灭?机修工人为什么用汽油洗手?(2)请说出烷烃有哪些性质?这两个题目考查的实际是一个内容,但第一个题目在实际生活中很有用,学生感兴趣,很容易记住,并且包含很多的知识点:首先,汽油属于烷烃;其次,烷烃的物理性质比水轻、难溶于水,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化学性质容易燃烧。第二个题目就显得很死板,明显属于死记硬背的东西,怎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另外,课本上一些难度太大的合成题目和推断题目可以删去或简化。例如:推断题:有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HO(A),能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A与浓硫酸共热时生成CH(B),B与HBr反应生成CHBr(C),C与NaOH水溶液反应生成D,D与A是同分异构体,B经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一个酮和一个酸。试写出A、B、C、D的构造式和各步反应式。这个题目如果仅从复习知识的角度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考查了很多知识点:饱和一元醇的通式、醇与金属钠的反应,醇的脱水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马氏规则的应用、烯烃的氧化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很是全面,综合性很强,跨越了好几章的内容,但是考查的对象却是一个基础知识较差的高职学生,他不可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如此出神入化的程度(也不排除极个别现象),让大多数学生做这样的题目只能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对一个刚学习英语的孩子,让他写一个成分很复杂的复合句,他是写不好的,还不如分解成一个一个的简单句写,更有一些成就感。还有一些合成题,动辄五六步、十来步,恨不能把所有学过的知识都串起来。老师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老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辛苦,甚至把学生教到绝望。有一句话说得好,与其在课堂上交给学生十个知识点,十个都没学会,还不如只教他一个,掌握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活跃,保持持久学习的动力。教师可根据实际,编些贴近生活、联系专业、有趣的习题,以增加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很好地把握课堂内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实用的知识,我们的辛苦才能被学生体谅,我们的认真才能被学生尊重,我们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陈厚德编著.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相红英.化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化学教育,2005,(3).

本文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高职化学制药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作业设计研究》编号:78登记号:ZYB78

猜你喜欢
题目知识点高职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