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012-04-29 18:16黄庆雄
考试周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学会思维课堂教学

黄庆雄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兴趣、创新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下面我就“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个问题谈谈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

在情境之中教与学,不只是学生学得投入,学得高兴,老师也感觉教得轻松。要想让课上得轻松,让数学教学具有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们很有必要创设教学情境。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该怎样上好每一节课,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把学生带到学习中,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要主动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问题;让他们尽量说,倾听学生的见解;让他们尽量去想,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尽量去争论,把宝贵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堂上要重视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教具、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眼看、手动、口讲、脑想,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我在课堂教学尽可能地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等活动,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就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同时亦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从思想意识到教学设计,都要尽可能地考虑多给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注意力就十分集中,求知欲就空前旺盛,思维就非常敏捷、灵活。在教学中,我经常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巧提问题,促进思维发展,利用好问题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学中我们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可以说充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索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索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操作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如,教学比例尺这个内容时,我先设问:“在一张纸上能绘出中国地图吗?大家想知道怎么绘吗?”全班学生立即跃跃欲试,有了这种欲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研讨。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思想。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也不能改变的。老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老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观察,感受事物,自己分析思考问题。因为学问学问,要在学中问,问中学。“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已是21世纪人们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当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问难、学会提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发现问题,提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积极思维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总结学法。什么是好的提问呢?我认为问题能直接给出最好,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探索学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因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贴近学生自己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的欲望。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中,我们在学习前可以让学生随便说几个数,然后师生之间比一比,谁先得出答案。老师的神速一定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强烈欲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四、提供讨论、训练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学生是如何获得乘法分配律的?他们是否真正经历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还是在过程中生成了方法,学会了合作交流?等等。我设计了这样的步骤:(1)独立思考。54×(4+7)、6×100+9×100、(6+9)×100、54×4+54×7,哪些等式相等?你有什么感想?(2)65×(30+42)、100×2=100×8、(a+b)×c,你能写成其他形式吗?(3)小组合作研究,(250+12)×40、96×19+4×19,哪个题目容易计算?为什么?(4)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在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究,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学习的能力。这样,通过长期训练,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就会逐步得以提高。

总之,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真正地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学会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会分享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学会分享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