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死火》中的悲剧美感

2012-04-29 00:44曹青
考试周刊 2012年14期
关键词:鲁迅

曹青

摘要: 《死火》是鲁迅先生在“五四”之后所写的文章,充满了对现实的沉思,也可以说是他在思考过程中对于现实的某些挣扎的真实写照。鲁迅先生带着一贯的毁灭意识描写了一场壮美的悲剧。文章从《死火》展现出来的悲剧色彩出发,探讨其毁灭、死亡所折射出的悲剧美感。

关键词: 鲁迅《死火》悲剧悲剧美感

鲁迅的《野草》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包括“题辞”在内共24篇。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描述了他出版《野草》前的背景与心境:“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我又经历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①这一时期的鲁迅,正处于摇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犹豫着前进或后退的矛盾时期,而内心对新青年的希望却又屡被现实的无奈直接打入绝望。鲁迅通过《野草》,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内心的苦闷和对未来的希冀,但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悲剧色彩,我们选取《死火》这一篇,尝试短浅地分析其中的悲剧性。

一、地狱般冰冷的气息

在梦中,我“在冰山间奔驰”,周围如是: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即便是“坠在冰谷中”,仍然“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

这个冰冷的世界,让人联想到西方文学里的地狱,但丁在《神曲:地狱》中描写的地狱形似漏斗,下端直达地心,地狱第三部分是一个分成四层的深井,其底部是一个冰湖。②这般冰冷的世界,与《死火》里面的冰谷地狱有着相同的凛冽感。但不同的是,《神曲》里面的地狱阴森、恐怖、黑暗,让人毛骨悚然,而鲁迅所营造的地狱不是幽森黑暗的,而是“青白”的、惨淡的,却又逃脱不了那种来自地狱的冰冷气息。

英国作家艾略特在评论《神曲》时说道:“作品(《神曲》)提醒我们注意地狱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状态;……(地狱)只存在于感觉形象之中,人们可以想象它,经历它。”③显然,鲁迅在《死火》里营造的地狱式氛围,是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透过自己的想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然而这般冷酷的环境,究竟要多大的失望才能营造出来?鲁迅认为,最苦恼的事情,乃是人世间的无声无息的寂寞,也就是没有反应的反应。④可想而知,当时的社会的冷淡已使鲁迅全然心淡。那时的愚民,体格健壮,但感情冷冻,个人情感完全泯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都缺乏一种出自内心的关怀,就好像人声鼎沸背后却没有灵魂。这样的社会怎能不像地狱?地狱便是来自现实的反映,来自作者内心的灰暗。

熊熊的火焰到了冰谷的“地狱”也变成死火,这般地狱的冰冷气息,奠定了文章的基调,这注定是一场悲剧。

二、“我”与死火的必然结局

不同于莎士比亚在其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中所说的那样:“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⑤也不同于“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⑥的留有余地,死火是完全的、绝对的、毫无余地地毁灭:“那我就不如烧完!”

在“我”与死火的对话中,“我”愿意带死火走出冰谷,使它“永不冰结,永得燃烧”,但死火在“永得燃烧”中又产生了一丝怯懦:“唉唉!那么,我将烧完。”“我”只能“惋惜”,便将它留下,可死火又不愿意“冻灭”在冰谷中。当“我”重申“我要出这冰谷”,死火情愿“烧完”。不管是“冻灭”还是“烧完”,死火仿佛都存在着一丝犹豫,两条都是走向毁灭的道路,注定死火的未来是一场悲剧,只不过死火可以选择的是坐以待毙的死亡和炽热轰烈的陨灭。

“他忽而跃起,如红彗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

死火选择了“烧完”,在与“我”跃出冰谷口的那一刻,却突然有大石车驰来,“我”最终还是死在车轮底下。“我”的死亡仿佛是突如其来的,却是必然的。在看到“那车坠入冰谷”后,我得意地笑了,“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这里明显可以看见鲁迅对现实的不妥协,誓死要抗争到底的决心,正如鲁迅写道:“人生现实实在苦痛,但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来的。”⑦

死火与“我”的死亡,是必然的结局。死火最终选择燃烧殆尽,而我在预见我的死亡后也心甘情愿地跃出冰谷,这是一种英雄式的悲剧,有着一种昂首赴死的悲壮色彩,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⑧

鲁迅带着一种毁灭的意识,执著地描写,或者说是“逼迫”死火作出“烧完”的死亡,也“残忍”地令我碾死在车轮底下,这种不顾一切的毁灭,就是鲁迅自己给悲剧所下的定义:“悲剧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⑨

《死火》是一出悲剧,这出悲剧折射出一种属于“死火”的悲剧美。所谓的悲剧美,是悲剧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即在审美愉悦中产生一种痛苦之感,并是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或者可以说是悲剧的崇高感。在《死火》里,生命的火焰空留色彩,在青白中更只是一具具空壳,在冰冷中等待死亡,但生命的苏醒燃烧却换来另一种更壮烈的死亡,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因为垂死挣扎有一种挣扎之美。”(摘自钱理群教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的演讲稿)同样是死亡,但后者显然更能凸显出英雄的那般不顾一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感受到牺牲的崇高。当美被摧毁时,更显示出美的光辉,即“死火”与“我”的死亡,是这出悲剧的美感所在。

《死火》所表达的,不是鲁迅先生对现实的鞭笞,更多的是对自己和新青年内心的剖析。“五四”过后,鲁迅先生作为一名先驱,更是一名启蒙者,在沙漠中独自彷徨、思考,这种孤独、寂寞衍生出无数的思绪,以及内心产生的种种矛盾,在《死火》中表露无遗。其实鲁迅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他的悲观又透出一点小乐观,就像在《死火》中,先生描写了一场悲剧的诞生,却在悲剧中表露的情感不完全是悲伤,而是带有一种慷慨就义、直面人生的大气凛然之感,用最壮烈的死亡结束一场悲剧,那死亡时毁灭的瞬间是《死火》最美的场面。

注释:

①⑥⑧鲁迅.鲁迅散文全编[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5.

②但丁著.朱维基译.神曲(地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1.

③汪培基,英国作家论文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10.

④杨景春.鲁迅悲剧作品的美学意义[J].西藏大学学报,2000,(1).

⑤[英]莎士比亚著.卞之琳译.哈姆雷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⑦⑨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散文全编[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5.

[2]汪培基.英国作家论文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10).

[3]杨景春.鲁迅悲剧作品的美学意义[J].西藏大学学报,2000,(1).

[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防窃
鲁迅,好可爱一爹
孔乙己
鲁迅虚拟(外一首)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阿迅一族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解读鲁迅《呐喊》内部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