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师更有资格当班主任

2012-04-29 01:09白玲娣
考试周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敬业精神班主任家长

白玲娣

摘要: 要成为优秀的班主任仅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高超的业务能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爱,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宽容与尊重;这种爱只有真正当了家长才能体会得到。因此,学校在选定班主任时,最好让当了家长的教师担任,尤其是孩子上了学的教师更合适。

关键词: 班主任家长班级管理

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仅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高超的业务能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爱,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宽容与尊重;这种爱只有真正当了家长的人才能体会到。因此,学校在选定班主任时,最好让当了家长的教师担任,尤其是孩子上了学的教师来当更合适。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懂得孩子的真正需要;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懂得怎样爱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学生才最容易接受;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更能获得好主体多元的教育思想。

“十个指头伸开不一样长”,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而在“一张卷子定高低”的升学压力下,许多教师忘记了这个不争的事实,成绩好坏成了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而当了孩子家长的教师,因为有“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他(她)既能体会当教师的辛苦与“恨铁不成钢”,又能体会当家长的心情与不容易,具有这样双重身份的教师,就不会对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就会采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给每个学生都留有“面子”,使每个学生都保持自己的尊严,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以我为例。刚走上三尺讲台时,年轻气盛,憋了一肚子的劲儿,下决心要把每个学生都教好。感觉教材太简单了,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会。在教学中,总觉得那些学不会的学生是上课没好好听讲,课下没好好写作业、贪玩造成的。于是,看到这样的学生就批评、说教,还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学生“开小灶”,费尽心思设计各种各样的作业,总想着这样下工夫地做,学生就应该能学好。课堂上没有学会的,课下通过多做题、多练习就一定能学会。长此以往,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学生的学业却不见好转,反而越补越差,事与愿违,达不到预设的目标。这时又认为学生是“出工不出力”,甚至认为是家长不负责任,于是请家长谈话,甚至对家长说一些过头的话,想刺激家长,让他们更关心孩子的学习。出力不讨好,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时就认为学生真笨,“朽木不可雕也”,放弃再努力。

当学生犯错误时,第一次我会耐心地进行教育,学生听后也会心服口服,虚心接受。可过了没多久,这位学生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我就会很生气,对他大声呵斥:这样批评他,是否孩子今后就不犯同样的错误了呢?非也。我很苦恼,也觉得不可思议,总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总觉得这孩子怎么就不长记性呢?不能理解。

结婚生子以后,我的孩子也很顽皮,每次问他最喜欢什么,孩子总是回答得很干脆:“喜欢玩。”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玩是孩子的天性”。他根本就不会想到:“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怎么怎么样”。这种“喜欢玩”的回答,才是孩子真正的心理表述,孩子的很多本领都是在游戏中“玩”来的。这些,只有做了家长以后才能体会到。这时再联想到学生,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完成,再加上家长、教师的职责,学习就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他们产生厌学情绪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有时候因为做某件感兴趣的事忘了写作业,也是可以理解的。家长偶尔带孩子在外边应酬,有时确实迫不得已,教师和家长相互理解。这些理解,我也是做了家长以后,有了亲身体会才有的。只有有了这种体会,对待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贪玩的学生,就更多了一些宽容、一些理解,与学生的交流能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对学生的教育更有针对性、说服力,从而改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宽容和谐的氛围中,轻松地进行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有一种爱叫等待”,“三分教七分等”,我都是在当了家长之后才悟出了它的真正含义。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就是孩子,班主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关心他、爱护他。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而且是一本独特的、难以读懂的书,班主任要耐心地读,细心地品味,才能洞察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到“诚心诚意地让孩子做主人,严格严肃地进行基本训练”,使每个孩子都在像妈妈一样的教师的呵护下,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健康茁壮地成长。

因此,我认为,要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做了家长的教师,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给学生全方位的爱,也才更有资格当班主任。

猜你喜欢
敬业精神班主任家长
儒家敬业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探析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敬业精神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意识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