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师

2012-05-10 02:11孙智颖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引导者数学教师课程标准

孙智颖

新课程标准是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责任人。

因此,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师应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以期与大家共勉。

一、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要对新课程标准认识到位。如果教师没有对新课标、新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认为不管教材如何变化,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依然重视已有结论的死记硬背、被动模仿;忽视学习方法、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从而就不能深入地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也就不能将它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这样势必造成“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只有克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与学生交流、合作的思想,才能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大胆实践与勇于探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二、转变教师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清楚地表明,今后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因此,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然要求教学模式的相应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应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决策者。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组织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角色要由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这个角色最重要,也最难当。成功的教学源于教师良好的组织,同时取决于学生对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理解。首先,教师要设计好用什么样的方式营造学习的氛围,组织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比如组织观察、讨论、猜想、归纳等活动。其次,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时间、空间深度、广度等起着组织调控的作用,同时,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情感、心态、情绪等方面去组织、调控课堂,使课堂教学有条理的进行,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学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要从支配者向合作者转变,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将大大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产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美感的激发与生成。真正建立起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互教互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性向探究式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转变。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讨论时,要积极地去看、去听、去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注意收集信息反馈。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要把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其次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和能力,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的鼓舞,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及团结合作。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学相互帮助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从而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展。

(四)教师要成为教材的灵活决策者。

新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有的教师的执行者的角色,赋予了教师决策的权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教研的开发,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成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但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数学教师通常把教材中的内容当做金科玉律,把教参中的提示当做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当做亦步亦趋的向导。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仅把现成的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不能消极地使用教材,而是应该根据教材及自己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有创造地、有选择地整合教材和分析教学内容及目标,调整教学活动的范围、深度和类型来适应学生的需要。

三、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水平及修养

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数学教师的学识水平只停留在一个比较陈旧、低水平的层次上,往往只满足于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教学经验,这是远远不够的。而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引入,造成教师的知识能力滞后。面对新课程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已显得力不从心,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这样既能够补充自己,同时也能更加胜任数学教学工作。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的出现,为数学教师提供了资源丰富的信息宝库,从而使数学教师有选择地吸收有用的知识,而计算机检索作为当前检索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和工具,也增加了在短时间内获取有用知识的可能性。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参加到各种层次的知识培训中去,在再学习和知识培训中学习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加综合知识储备,提升学识水平,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要经常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有充分的准备去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深入学习、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丰富精神内涵。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决策者、反思者;成为一个实现民主教学且富有时代性、先进性、创造性的合格的数学教师。

猜你喜欢
引导者数学教师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