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2012-05-10 02:11汤晓华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写作水平课外

汤晓华

摘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教给学生读写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让读写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阅读;写作;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单说写作是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些比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读离不开写,写也离不开读,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教给学生读写方法,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让读写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经过差不多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我们课题组的老师结合本校三、四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了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们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体会。

一、利用阅读教学进行说写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语言、文字及其他符号,联系已有的知识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感知的材料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以拓宽阅读教学的空间,并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有说有写”的氛围中积淀写作能力。具体做法是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标点、概括性语句、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文中插图、结尾、作业设计来启发学生想像,进行写作。如《珍贵的教科书》中,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前不忘嘱咐“我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最后的省略号,可以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张指导员下面可能会说些什么?在学生各抒己见后鼓励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想象。,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张指导员关心下一代,满怀深情鼓舞同学们珍惜学习生活、努力学习,将来报答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的理解,还达到了写作训练的目的。

又如教学寓言故事《邯郸学步》和《狐假虎威》时,可分别设计这样的写话练习:

那个燕国人后来是怎样回到燕国的,回到燕国后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嘲笑?结果怎样?

老虎后来发现百兽是因为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它会怎样做?结果又怎样呢?

这样一来,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就会很容易被激发,会以极大的兴趣发挥想象,把故事编下来,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强化课外阅读

写作能力的高低取决于阅读的深浅,但仅仅靠语文课本上阅读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我们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大课外阅读来丰富写作内容和提高写作水平。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外阅读,不能散漫而没有目的。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老师都要加以认真的指导,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料,要让阅读有针对性;课外阅读还可以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在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我们结合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强化了课外阅读,具体方法是:

(一)加强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鼓励学生读好的书,善于读书。首先,要做好读物的推荐。我们利用了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和教室里的图书角,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了《爱的教育》、《格林童话》、《鲁宾逊漂流记》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如《上下五千年》等,让孩子去咀嚼历史,从历史的博大中认识我们的祖国,《十万个为什么》,让孩子从小培养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探究心理。在我们推荐的书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进入了孩子们的阅读视野。我们很庆幸把这么多的孩子引领到书的世界中,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其次,教给阅读方法。我们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两种方法,跟学生说清楚两种方法的区别,让学生根据所读的书目自行选择。再次,辅导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提出了做好读书笔记的要求,要求根据书目的情况,或记下书名、人物,或摘抄好词好句,或记录主要内容、精彩片段、名言佳句,或写读后感。我们并不注重形式,只看实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激发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不断地激励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乐趣,视作一种享受,让课外阅读产生巨大的能量。一是进行榜样激励。老师自己树立阅读榜样,经常阅读并向学生推荐好书,还在班里树立读书典型,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二是活动激趣。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适当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取阅读的成功体验,比如讲故事、美文诵读、词语接龙、古诗朗诵等比赛活动。三是制作读书卡片。我们采用教学生制作小卡片的方式,让学生记录阅读的成果,卡片里面有好词好句好片段,再配上背景图画,向大家展示,使每个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向课外延伸,获取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中,学生“无东西可写、无话可说”一直困扰着我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从课外实践活动中获取写作素材。课外实践活动包括校外和校内两种形式,它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校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课是一门色彩斑斓,生气盎然的学科。除了在语文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外,课外也有广阔的学习天地,进行恰当有效的课外延伸,才能使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聪明才智。根据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精神,在教学中我们也进行了这方面的一些探索。

(一)充分利用节庆活动。

一些群众性节日和传统节日,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9月10日教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活动都可以与对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启发学生在节庆活动中获取素材,进行写作。三八妇女节,鼓励学生写感恩母亲的日记;清明节,把亲身经历的祭扫烈士、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记录下来;六一儿童节,把自己的快乐时光进行记叙,留下美好的回忆;还可以写写教师节的敬师活动和中秋之夜。在节庆活动中,学生身临其境,心情愉快,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愿望,为了表达和寄托他们的心情和愿望,一定很乐于把活动情景写下来,写作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加强综合活动培养能力。

课外延伸并不局限于收集资料,教师可以布置些综合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去做。比如:做环保方面的手抄报、出版节日黑板报、设计组织郊游活动、写调查报告等。这样的综合活动不但让学生学会围绕某个方面思考收集资料,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各个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踊跃投稿和写体会感受,如出版节日黑板报的活动中,先让学生积极投稿,再自己动手出版,学生就会围绕节日的意义获取写作素材进行写作,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我相信,只要教师心中有个计划,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扎实,在课堂外增添兴趣,增长才干,把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放在在点子上,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写作水平课外
Letter time 书 信 时 光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满腹狐疑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国际扫盲日
爱尔兰推出新的在线资源协助教师提高儿童早期读写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建立全球读写能力联盟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