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景 转变学习方式

2012-05-10 02:11杨立明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探究性情景创设

杨立明

物理课的教学要立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重视课堂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氛围的形成,及时让学生得到综合能力及素质锻炼,促使学生的知识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一、创设良好情景,让学生确定探究的目标

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确定具体的探究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或者以具体的生活实际为背景,由教师以启发式讲解入手,设疑激趣,将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迫使学生进入思维阶段,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明确探究的目标,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并且及时让学生走上讲台,体验发现的乐趣,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有了探究的目标后,教师只要指出书中的支持材料,就可放手让学生围绕“任务”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活动,促进学习者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以使学习者能够在这种真实的情景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

二、创设开放情景,让学生选择学习的方式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课堂焕发生命力的源泉。实践证明,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开放自主的学习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要求教师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已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中创设开放的物理情景。给出的实验器材有:平面镜、玻璃板、蜡烛(两支)、A3纸、复写纸、直角三角板、刻度尺、火柴。而将实验探究的时空留给学生,有的学生用平面做实验,找不到像的位置,产生了困惑,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同学用钩码做实验,有了创新的快乐,有的同学没有直角三角板,玻璃板与桌面没垂直,导致像的大小测不准确,有的同学用了复写纸使位置记录更容易,教师引导同学们,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交流,同角度地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整个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教师要精讲、少讲,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知识底蕴、操作能力与发展潜力,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让他们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探索。

三、创设新奇情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大量事实表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这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新奇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这样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新奇、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的真实可感的有趣的物理情景,学生整堂课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从而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四、创设递进情景,让学生尝试创造的快乐

创造性能力是高素质的标志,应试式的物理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解题相当程序化,往往不能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递进情景,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如在讨论“如何判别一面镜子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问题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可行性?创新性?让学生从讨论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物理情景,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性情景创设
创设未来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楼梯间 要小心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