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纠错

2012-05-10 02:11黄春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纠错

黄春

摘要:近年中考高考对汉字的规范及正确书写的要求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师应加强对汉字纠错的训练,使学生的书写正确率越来越高。

关键词:纠错;错字库;多样化训练;语文课标

历经十年的中学课堂教学,我深感学习书写错误的严重性和顽固性,也深深的受到它的危害。特别是近年来中考加强了字的书写要求,陕西中考明确要求:古诗文填空,错字不得分;作文错三个字扣一分。不光语文深受错字之害,就连其他科目,也开始在重要内容中,实行错字扣分。很多学生因为错别字,被扣到学生心痛,被扣到老师无奈!可是,习惯性的错字别字,大部分同学仍会屡教不改。而中学课堂如果花太多的时间用在字词上,会显的得不偿失,不去纠错吧,又落实不了基础,很是为难。

针对上述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对汉字进行纠错:

一、对课内出现的生字要强化识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阅读是以识字量的积累为前提的。”“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学习汉字仍是一条基本途径。”因此,对每篇课文出现的汉字,我都会有指导学生如何记住汉字字形。如“髓”部首:骨;部件:遀。并强调部件半包围内部是上左,下月。

二、强化识字写字的多样化训练

教师们在教学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识字方法,如随文识字、猜字谜、做游戏、加加减减等等,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能给学生强烈的记忆刺激,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中就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不断地强化训练中,增强了学生对字形、字音的记忆。通过课后练习,注音写字,改正文中错字,形近字组词,同音字辨析等等。对于形近字与同音字的辨析训练必须指导到位,多形式地训练组词、造句、书写等,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别,正确运用。

三、加强写字指导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汉字从一般意义上的书面交际外,从美育角度看,他还有审美功能。”

于永正老师也曾形象地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和名片,这足以说明写好字的重要性。我们先不说把字写的美观,但至少在写作文时应做到没有错别字,文通字顺,不让别人读了笑话或产生歧义。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常看到一些老师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代替了教师的示范板书,对学生写字的指导不到位,不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与习惯的养成,造成近视眼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虽然现在学校大多提倡运用多媒体教学,但多媒体教学生字的演示远远代替不了教师一笔一划地板书示范直观、清楚,让学生更容易模仿。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汉字的书写指导,更要率先垂范。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要一笔一划规范书写,平时给学生的评语也应该工整。

四、加强生字、生词的巩固练习,建立纠错机制

现在的中学生随着学业负担的增加,对汉字的书写越来越不规范,特别是错字、别字更是层出不穷。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级建立了个人字词成长卡,在成长卡上,让同学们设置个人字词纠错库,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单元的错字全都收集在单元错字库中。把单元检测中出现的错字、单元作文中出现的错字也都一一归档。定期再听写再查,直到错字全都从错字库中清除。相关的检查任务,平时交给小组长,教师一月一查。并采用相应的奖励机制,对纠错及时,改正效果好的,予以表扬。

五、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及纠正错别字的良好习惯

很多同学在平时作业或作文中养成惰性心理——不会写的字懒得查字典,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每次作文或作业中出错,必须按时纠正,养成良好的改错习惯。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仍不能忽视汉字的正确书写的教导,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力争做到:在校作业不被错字困扰,出了社会不让错字耽误。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标》

猜你喜欢
纠错
有效使用作文评语,构建师生交流平台
利用“错误”资源,提高单招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研究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实心球投掷技术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做好数控加工实训工作
初中数学易错题错因分析及纠错策略
提高初中生立定跳远成绩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