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子宫传奇

2012-05-30 09:31马佳
37°女人 2012年6期
关键词:沙克人造胚胎

马佳

人们一直渴望直观地了解生命是如何从无到有的,但因为技术问题,很多事情还未能如愿。

拿孕育这件事来说,目前的试管受精技术,只允许科学家观察到受精卵形成阶段头4天的情况。因为4天以后,必须将受精卵植入子宫,不然,它在外界会慢慢萎缩,失去成为一个生命的机会。现在,想要了解胚泡在4天之后的发展情况,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将正在发育的受精胚胎从活体子宫里取出。

英国诺丁汉大学组织工程学教授凯文·沙克谢夫正在努力解决这个医学问题,并取得了至关重要的进展。他已经带领研究团队制造出一种能够模拟子宫组织的软体分子聚合物,这个碗状的装置被媒体称为“人造子宫”。

4天后的胚泡能够在“人造子宫”里继续生长到第八天,而在第四天到第八天的时间里,科学家可以实时观察到一些器官发育的迹象——这是研究人员在研究实验鼠的受精卵时发现的。

沙克谢夫说,这种独特的方式和技术,可以让人们看到以前从未看到过的胚胎细胞的发展过程。希望这项研究可以揭开更多秘密,帮助医疗事业的进步,比如器官再生和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等方面。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借助沙克谢夫的新技术,观测并且记录了胚泡在4天后的成长情况。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直接看到头部形成的第一步——在一个白鼠的胚泡中,一小撮细胞在形成头部的位置聚集——如果继续发育,这就是白鼠的头部了。

沙克谢夫认为,认清胚胎细胞发育的过程,对于修复成年后的身体有着重要意义。他说:“经过几周,胚胎开始形成主要的组织和器官,并且开始工作。如果我们可以驾驭这些人体的非凡能力,就能通过更好的技术治疗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再造心肌,连接血管神经系统,从而治愈心脏病。”

比起沙克谢夫的实用主义,也有一些人有着更多的幻想:人造子宫的出现,是不是意味着女人可以从孕育生命中解脱出来?

其实,早在1932年,奥尔德斯·赫胥黎就在小说《美丽新世界》中有过类似的描述:在反乌托邦世界中,孩子们在人造子宫中长大,一台离心泵将营养输送给胚胎的胃,并维持肝脏的工作。胎盘通过一个人造肺驱动,完成废弃物的排泄。但是现代医学认为,这在目前的临床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胎盘不能够独立于子宫成为一个有生育能力的器官。

但关于人造子宫的科学实验确实在不断取得突破。2002年2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华裔女科学家刘洪清教授在实验室培育出了人造子宫内膜,曾掀起一阵人造子宫的讨论热潮。

她采集到女性子宫内膜细胞,进而培育出人造子宫内膜,这种人造子宫内膜不仅与女性子宫内膜在组织结构上相似,而且功能也差不多。刘洪清说:“我们希望在几年后培育出完全的人造子宫,这样一来,即使子宫受损的女性也可能拥有自己的孩子。”

日本东京顺天堂大学的桑原教授也在从事人造子宫方面的研究。在桑原的研究中,从山羊体内取出的胚胎被放入一个充满羊水的塑料装置中,胚胎成活时间达到了10天。这个塑料装置,实际上是人造子宫的一个雏形。

英国诺丁汉帕克医院生殖专家西蒙·费舍尔说,这些研究本质上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但是达到最终目标并不容易,因为怀孕的过程,本身就有很多危险和未知。

在刘洪清的研究中,最初胚胎无法在人造子宫内膜中生长,因为不断分裂的胚胎细胞会导致人造子宫内膜破裂。2003年,她又有了一个3D模型,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子宫,胚胎可以“扎根”植入这个人造组织,并且吸收营养排泄废物。

事实上,一只老鼠的胚胎在刘洪清培育的人造子宫中几乎完成了整个成长过程。不过最终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西蒙·费舍尔的话,通过这些人造子宫培育的胎儿,要么过早死亡,要么就是畸形。刘洪清说:“生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复杂的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

关于人造子宫的争论,在2002年刘洪清发表第一篇论文时就被炒得沸沸扬扬。政客、社会活动家都在争论人造子宫的伦理问题,但科学家和医学家所看到的是通过研究人造子宫取得更多的医学突破,从而为更多的人争取生存的权利。

(摘自《环球》)

猜你喜欢
沙克人造胚胎
本期面孔
无中生有人造木
人造太原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造句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疯狂编辑部之人造惊魂夜
DiI 在已固定人胚胎周围神经的示踪研究
一百年前的招聘广告
冷冻胚胎真的可以继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