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分析的大同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2012-06-13 06:11
科学之友 2012年13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发展

陈 昕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并朝着技术项目与资本对接、产业更新与科技创新结合的方向迈进。同时,旅游作为一种天然的体验活动,生态性、文化性、个性化也已经成为时尚潮流。

大同市作为山西北部重镇,一直以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战略地位。建国以来,更成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主要支撑。同时,大同市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环境得天独厚。但是,也必须看到,长期的资源依托型经济发展格局对大同市旅游产业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经过努力虽然已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云冈石窟为标志的版块化发展格局。但是,文化旅游资源为绝对主体,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局限性突出的问题仍然非常明显,与现代旅游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差,也制约着大同旅游产业的延伸和优化。因此,研究并提出适应于大同市发展需要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旅游概念辨析

自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 Haeckel)第一次提出“生态学”概念以来,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为出发点来保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就持续高涨。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世界各国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生态旅游”也被人们所高度关注。1983年,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率先提出“生态旅游”概念,并强调其具有“吸引物件是自然景物”和“吸引物件不应受到损害”两个特征。今天看来,虽然其概念在客观上存在着“忽略了对人文旅游吸引物的关注”的问题,但是其强调“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和“享受、了解自然为目的”的旅游实质,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我们认为,生态旅游的实质就是在生态学理论的直接指导下,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目的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其概念包括了3重含义:

(1)强调旅游经历的质量。即为旅游者提供的是一种能够清晰认知、深刻感受并对旅游者有所启发的旅游目的地社会、生活、生态系统的游历过程,而非走马观花式的简单观光和浅尝辄止的轻度体验。

(2)强调旅游资源的质量。其资源不仅仅包括旅游目的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等所有吸引物的表现形式,更是要体现其内在协调性、系统性和与客观环境的交互性。

(3)强调旅游产业的质量。一方面要切实提高目的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更要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循环体系,产生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的内在需要。

可见,生态旅游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回归旅游”、“保护旅游”,是以最小投入、最大程度降低对旅游目的地影响和破坏为出发点,通过科学的旅游产品设计来满足旅游者旅游需要的高层次的“绿色旅游”。

2 大同市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大同市基本概况

大同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我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山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内外长城之间,晋、冀、蒙三省区交界的三角地带,市辖4区7县,总面积14 112 km2。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自西北向东南呈“凹”字型,平均海拔在1 000~2 000m之间。山地、丘陵、盆地、平川兼备。桑干河、御河、南洋河、壶流河、唐河、苍头河等水系交贯其中。

在历史上,大同一直都是中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历史地位显著的古都、艺都、佛都、军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大同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北魏道武帝拓跋迁都于此,时称平城,辽金及元初定为陪都。解放后,大同先属察哈尔省,1952年11月撤销察哈尔省后归山西省管辖。交通运输条件比较发达,是京包兰、北同蒲、大秦铁路等铁路干线的联结枢纽。大运、京大高速公路,108、109、208国道贯通,大同机场有多条国内航线与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连接。

大同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42种,探明储量的28种,煤炭、沸石、珍珠岩等在全国颇具地位;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105科,439属,1 030种,野生动物有65科,245种;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民居、戏曲、地方小吃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价值。

2.2 大同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大同市气候干爽,四季分明,不同季节的景观特征突出,非常适宜旅游。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现代人文、民俗风情、特种旅游”相结合的6大景区,40余处旅游景点,其中,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达到5处。

据统计,2011年,大同实现GDP达84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13.0%。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67.55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9%。同年,大同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 616.17万人次,占到山西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的11.2%,旅游业务总收入136.6亿元,占到山西省旅游收入的10.8%。

3 研究方法及应用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lytic Hiterachy Process,AHP)是通过找出复杂问题中所包含的各种要素,并将其按照不同的层次建立判断矩阵、形成递阶模型来表示出相互关系和问题解决路径的一种科学决策方法。这是目前应用于有限决策方案、有效决策准则(多个)问题的通用决策方法。其过程与结构大致如下:

3.1.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分析评价系统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最高层为总目标,中间层为准则,最底层为评价对象,即备选方案。

3.1.2 构建判断矩阵

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按Saaty标度原则构造各阶层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A△(aij)。其中,aij是要素i与要素j相比的重要性标度。标度定义见表1。

表1 判断矩阵标度定义

3.1.3 各判断矩阵对应元素的重要度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1)利用方根法(几何平均法)求得各元素相对重要度向量(Wi)

即:

(2)一致性检验:

其中,RI(Random Index)为平均一致性指标,可以通过查1~14阶正负矩阵计算1 000次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得到,见表2。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3.2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结合大同实际,在采用层次分析法过程中,首先设计了包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旅游交通条件、旅游接待设施、旅游环境、服务质量、价格水平”等14个问题在内的调查问卷,利用节假日向市民、旅游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回收986份,有效问卷963份。其次,进行了相应的因素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整理,将绝大多数问卷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讯、市政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教文卫。它既是大同市城市运行和发展的保证,也是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2)发展能力建设:主要包括旅游服务能力和旅游管理能力。其中,旅游管理能力又涉及到旅游管理人员的学识、经历水平,对社会、经济、旅游的认知水平和旅游经济调控水平;旅游服务能力涉及到旅游服务技巧和语言能力。是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智力因素。

(3)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中要认识和处理的诸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它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两个方面。而其中又以人与动植物的和谐为重点。

(4)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主要涉及到大同民风、民俗、社会文化和习惯等条件,是增强对生态旅游认同感,优化旅游环境,塑造旅游品质的基本条件。

3.3 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见图1所示。

图1 递阶层次结构

对应调查结果,构造各阶层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AHP软件进行重要度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及对总目标的合成重要度的计算,得出表3~表8所示的结果:

表3 B1、B2、B3、B4 的重要度

表4 C1、C2的重要度

表5 C3、C4的重要度

表6 C5、C6的重要度

表7 C7、C8、C9 的重要度

表8 各因素的重要度比较

最后,得出排序为C4>C5=C6>C3>C1>C7>C8>C2>C9。这表明我们在对大同生态旅游发展作出决策时,应按照以上顺序考虑。

4 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当前在大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发展能力建设”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而“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处于最次地位。由此不难得出,当前解决大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以‘发展能力’和‘和谐关系’为核心的软件建设”。此外,基础设施等配套硬件的建设水平也应该进一步予以综合考虑,而基于多年来旅游发展的积累,社会各界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共识,目前仅需要考虑如何将其进一步持续贯彻下去。基于这样的结论,结合大同实际,在目前情况下,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4.1 以能力提升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旅游科学研究和旅游教育的投入,深化、细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旅游管理能力(C4)”是目前影响大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这在客观上与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以及大同的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素质有一定的关系,也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大同旅游科学研究、旅游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的速度。

因此,现阶段,一方面,政府必须摈弃“简单依托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就能够提升旅游发展水平”的惯性思维,进一步系统深化、细化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在职培训与脱产教育结合、业绩激励与工作奖罚并举、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结合、专家智库与管理人员对接”等多种措施加强现有旅游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同时,要积极建立相应的合作培养机制,鼓励大同大学等高等院校加大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各类涉及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旅游科学研究机构的经费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各级各类旅游企业加强对旅游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4.2 科学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序,在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发展大同生态旅游产业

大同既有高品质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科学处理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面临挑战。大同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已不再是简单的改造提升和转型变化,而是重新设计和系统创新。

因此,一方面,要按照技术项目与资本对接、产业更新与科技创新结合的科学发展思路整体规划、系统拓展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序,避免盲目,减少失误;另一方面,要提高旅游景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形成“资源脱离型、产品多样性、体验深度化、产业循环式”的发展结构。结合大同的特色和优势,以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加强地质、森林、科教、休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种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继续深化实施主城区环境治理、水源涵养和保护工程,构筑以河流水系、沿线绿化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旅游安全体系。

4.3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拓展生态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思路,形成大旅游发展框架

大同位于晋北城镇群中心位置,是山西连接内蒙古、河北的纽带,便于接受都市经济圈的强大辐射。区位优势明显,但集散功能发挥不足;旅游产业发展绩效显著,但生态旅游深化不够;资源优势突出,但整合开发有待加强;产品特色鲜明,但核心竞争力不足;区域整体形象明确,但产业价值和经济效益体现不充分;优势项目众多,但资金制约投入不足;热情很高,但体制机制不顺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因此,现阶段,一方面应进一步突出区位优势,积极改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环境;另一方面,要以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构建“大旅游”发展框架,在争取中央、山西省资金支持的同时,有效利用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同时,还应激活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生态旅游产业各类投资领域。

4.4 强化特色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地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调查发现,多年来的旅游发展在客观上让大同居民对旅游产业的认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居民的好客性、旅游服务意识、文化保护意识均有较好的表现。但是,在仔细研究后发现,大同尚没有真正地将旅游放到一个产业的大盘子里仔细论证。在非物质文化、民俗民风的旅游规划、宣传、落地上还基本处于简单、无序状态,还缺乏科学的引导。因此,现阶段,应尽快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旅游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机制,推进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文化旅游产业优势转变。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发掘大同民间艺术资源,对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形成规模优势,全面开拓市场,创造出一条属于大同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道路。

[1]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2] 王应洛.系统工程(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33-135.

[3] 蒙睿,周鸿.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4] 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11.

[7] 李宇宏.景观生态旅游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8] 罗美安,向风行.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管理浅析[J].旅游科学,1999(1):5-7.

[9] 李元天.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0] 王彦.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刍议[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5):49-81,88.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旅游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