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治疗IgA肾病的系统评价

2012-06-13 01:03刘壮竹林淑娴刘旭生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黄葵雷公藤尿蛋白

刘壮竹,林淑娴,刘旭生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治疗IgA肾病的系统评价

刘壮竹,林淑娴,刘旭生

目的 评价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维普数据库 (VIP)和万方医学网,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1-04-25,外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1-05-05。对纳入文献进行信息提取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研究11个,对象627例,雷公藤多苷、黄葵胶囊在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疗效;火把花根片在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方面均较对照组显示了一定的优势;不良反应方面,在单独使用雷公藤多苷或雷公藤多苷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ARB)药物的研究中,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及女性月经紊乱。黄葵胶囊组个别患者出现腹胀。结论 基于目前仅有的小样本低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暂无充分证据支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在IgA肾病治疗中推广应用,需要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免疫抑制剂;中成药;肾小球肾炎,IgA;系统评价

IgA肾病 (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种以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并伴有各种病理损伤的肾小球肾炎,也称 Berger病 (Berger's disease)[1],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血尿最为多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肾功能受损。IgA肾病患者占肾穿刺患者的37% ~50%[2-3]。有研究发现,在无症状供体的移植肾的肾活检中,16.1%可见系膜区IgA沉着,这提示IgA肾病在人群中的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4]。既往认为IgA肾病预后良好,但现已明确认识到IgA肾病是一个缓慢进展的疾病,15% ~20%的患者将在10年内、30%~40%的患者将在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5]。尽管目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已逐渐被用于IgA肾病的治疗,但是关于该类药物在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尚未明确。本文拟对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 (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 (quasi-RCT)及随机交叉试验的第一阶段研究;(2)研究对象: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性别、年龄、种族不限;(3)干预措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 (剂量、剂型不限)与其他药物、安慰剂、空白对照组的比较;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 (剂量、剂型不限)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与其他药物、安慰剂、空白对照组的比较;(4)观察指标:主要指标为病死率和ESRD,次要指标为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不良事件。

1.2 检索方法 中文检索词:IgA肾病、Berger病、IgA肾小球肾炎,中西医、中药、中医、雷公藤、火把花根、黄葵胶囊;并运用布尔逻辑词进行组合,分别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1976—2011年4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1年 4月),中国维普数据库 (VIP,1989—2011年4月),万方医学网 (1998—2011年4月)。外文检索词:glomerulonephritis IgA,IgA nephropathy,IgAN,IgA glomerulonephritis,Berger's diseas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herbal drugs,tcm therapy,integrative medicine,tripterygium wilfordii,huobahua,huangkui;并运用布尔逻辑词进行组合,分别检索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Pubmed(1966—2011年5月),EMBASE(1980—2011年5月);语种不限;本文未进行手工检索。

1.3 资料的筛选及提取 将检索结果分别以题录的形式下载,导入noteexpress软件进行保存,排除重复文献;由2名研究者分别阅读题目和摘要,对文献进行初筛,如从题目、摘要无法判断是否纳入该文献,则暂保留,通过阅读全文后决定;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使用预先制定信息提取表同时独立提取,如果出现重复发表的文献,作为同一篇处理,并采用数据齐全的版本;以上过程如出现不一致意见,由两人讨论后决定,如经讨论后无法决定,由第三方参与判断。

1.4 文献质量评价 由2名研究者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对于意见不一致的文献,由两人讨论后决定,如经讨论后无法决定,由第三方参与判断。评估的内容包括:(1)随机的分配方法;(2)分配隐藏;(3)盲法 (对病患、医生实施盲法,对结局评估者实施盲法);(4)不完整资料偏倚;(5)选择性报告偏倚;(6)其他偏倚。

1.5 统计学方法

1.5.1 疗效的评价 二分类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 (risk ratios,RR)和95%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s,CI)表示;连续性资料采用均数差 (MD)及95%CI表示,如单位不一致,采用标准化均数差 (SMD)表示。

1.5.2 异质性的评估 根据研究对象、干预措施、方案设计等多个方面评估各研究的临床和方法学异质性,在临床和方法学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通过异质性检验,以P值及I2值评估统计学异质性。

1.5.3 数据的合并 当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05时,认为多个同类研究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当P≤0.05时,分析异质性的原因,必要时行亚组分析,如经以上处理仍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

1.6 不完整资料的处理 观察是否采用了意向性分析,如文中未说明具体原因,国内作者通过电话联系、国外作者通过邮件向原文作者索取原始数据。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中文文献6 030篇,英文文献330篇,通过计算机排除重复文献得到4 326篇;进一步人工阅读题目、摘要,排除明显不相关文献,得到503篇;人工查重,得到311篇;进一步阅读全文,初步纳入符合标准文献24篇 (均为中文文献),通过电话与原文作者联系,排除非RCT 6篇,7篇仅提到“随机”字样,未能联系原文作者,待排;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共11篇,其中真正的RCT(均为随机数字表法)5篇,半随机对照试验6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共纳入RCT和半RCT 11个,纳入研究对象627例,单个研究样本量为15~84例不等;发表时间为2001—2010年;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可分为雷公藤组、黄葵胶囊组、火把花根片组。诊断标准:7篇文献提及患者均为肾活检确诊,1篇文献按照文献标准、1篇文献按照内科实用诊疗规范的标准,2篇文献未提及明确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型:2篇文献明确说明了纳入病例的中医证型,余文献未报道。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采用RevMan软件的文献质量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的评估 (见图2、3)。 (1)随机方法:纳入的11篇研究均提及“随机”字样,通过电话与原文作者联系并确认,其中有5篇文献采用了随机数字表法,其余6篇文献均为半RCT(根据就诊顺序或住院顺序入组)。(2)隐蔽分组:所有纳入研究均未提及隐蔽分组的相关信息,电话联系作者证实均未实施。(3)盲法:所有纳入的研究均未使用盲法。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Figure 1 Flow chart showing number of studies identified by searches,reports excluded and number of studies included

图2 总体文献偏倚风险的评估Figure 2 Risk of bias graph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tudies

图3 独立文献偏倚风险的评估Figure 3 Risk of bias summary

2.4 疗效评价 各研究对结局指标的选择不完全一致,且临床异质性较大,故不行Meta分析,逐一对拟定的结局指标进行评价。

2.4.1 病死率和ESRD发生率 纳入的11篇文献中,均未报道患者病死率及ESRD发生率的数据,故不能得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对病死率及ESRD发生率的影响的结果。

2.4.2 尿蛋白定量 纳入的11项研究均声称进行了尿蛋白定量检查,其中1项仅提供了治疗后数据,3项仅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未给出具体数据,仅7项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定量数据。雷公藤组 (见图4):共有5篇文献给出了具体的研究数据。祁爱蓉等[6]、李明旭等[11](雷公藤与苯那普利)2篇文献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周学华等[10]、李明旭等[11](雷公藤与泼尼松 and CTX)报道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陈英等[7]、郭永兵等[12]2篇文献报道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黄葵胶囊组 (见图5):王丽萍等[15]报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火把花根片组 (见图6):伍新林等[13]报道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3 尿红细胞计数 纳入的11篇文献中,有2篇文献报道了尿红细胞计数的数据;雷公藤组 (见图7):祁爱蓉等[6]报道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火把花根片组 (见图8):伍新林等[13]报道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4 血肌酐 纳入的11篇文献中,共有10篇文献声称进行了血肌酐检查,其中1篇文献仅提供了治疗后数据,4篇文献仅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未给出具体数据,共6篇文献给出了治疗前后血肌酐的具体值。雷公藤组 (见图9):共有3篇文献给出了具体的研究数据。祁爱蓉等[6]、陈英等[7]2篇文献报道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P>0.05);郭永兵等[14]报道的治疗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黄葵胶囊组 (见图10):王丽萍等[15]、杨柳等[14]2篇文献报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火把花根片组 (见图11):伍新林等[13]报道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5 肌酐清除率 纳入的11篇文献中,共有2篇文献声称进行了肌酐清除率检查,其中1篇仅提供了治疗后数据,1篇给出了治疗前后具体的数据。雷公藤组 (见图12):杨福燕等[9]报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火把花根片(见图13):伍新林等[13]报道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6 不良事件 在纳入的11篇文献中,有4篇文献未报道不良反应;2篇文献未报道不良反应来源于治疗组或者对照组;雷公藤组的不良反应包括:与激素联合使用可出现白细胞减少、感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异常、骨痛、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痤疮等;雷公藤尚可引起月经推迟、紊乱;黄葵胶囊研究中,有1篇文献报道少许患者服药后出现腹胀,另1篇文献未发现;火把花根片与免疫调节剂合并使用后,同样可能发生向心性肥胖、痤疮、胃肠不适、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

图4 尿蛋白定量 (雷公藤与其他药物)Figure 4 Outcome of proteinuria:Tripterygium wilfordii versus others

图5 尿蛋白定量 (黄葵胶囊与其他药物)Figure 5 Outcome of proteinuria:Huangkui capsule versus others

图6 尿蛋白定量 (火把花根片与其他药物)Figure 6 Outcome of proteinuria:Huobahuagen tablet versus others

图7 尿红细胞计数 (雷公藤与其他药物)Figure 7 Outcome of haematuria:Tripterygium wilfordii versus others

图8 尿红细胞计数 (火把花根片与其他药物)Figure 8 Outcome of haematuria:Huobahuagen tablet versus others

图9 血肌酐 (雷公藤与其他药物)Figure 9 Outcome of serum creatinine:Tripterygium wilfordii versus others

图10 血肌酐 (黄葵胶囊与其他药物)Figure 10 Outcome of serum creatinine:Huangkui capsule versus others

图11 血肌酐 (火把花根片与其他药物)Figure 11 Outcome of serum creatinine:Huobahuagen tablet versus others

图12 肌酐清除率 (雷公藤与其他药物)Figure 12 Outcome of creatinine clearance:Tripterygium wilfordii versus others

图13 肌酐清除率 (火把花根片与其他药物)Figure 13 Outcome of creatinine clearance:Huobahuagen tablet versus others

3 讨论

基于目前少量的RCT研究,雷公藤多苷、黄葵胶囊在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疗效,但尚无证据表明两者在降低血肌酐、尿红细胞计数方面较对照组具有优势;火把花根片在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方面均较对照组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在不良反应方面,在单独使用雷公藤多苷或雷公藤多苷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药物的研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暂无证据支持与雷公藤多苷相关。综合考虑,基于以下原因,笔者认为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充分肯定该类药物在IgA肾病的临床疗效。

3.1 方法学质量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设计大多存在一定的缺陷,6篇文献未提及具体的随机方法,经电话确认后,均为半随机试验设计;另外,纳入的11篇文献均未采用隐蔽分组、盲法。以上3个方面可能直接增加研究的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和测量性偏倚,容易造成阳性结局和夸大疗效。

3.2 研究的数量和异质性 纳入的研究临床异质性较大,包括干预措施、疗程、病情轻重、结局指标等,导致最终无法将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且基于目前仅有的少数研究,为避免样本量小而造成偶然性大而得出错误结果,不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亚组分析。

3.3 研究人群 尽管纳入的人群均为IgA肾病患者,但在人群的纳入标准上,研究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研究根据尿蛋白定量决定是否纳入,有的则是根据病理活检的分级决定,尽管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研究均选择较重的类型 (尿蛋白>0.5 g/24 h,Lee分级≥3级),但在适用人群方面尚无明确的界定。

3.4 干预措施方面 大多数纳入研究在对照组或者试验组均采用多联用药,常见的有糖皮质激素、ACEI、ARB,虽然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得到的结果均为研究药物的净效应,但给Meta分析造成了难度;而在应用中成药上,大多未体现中医辨证用药的思想,仅有1篇应用黄葵胶囊的研究在纳入研究对象时确定为湿热证,其余均未说明;病证不符可能不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甚至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影响。

3.5 结局的评价 所有的研究均未提及谁负责测量结局指标;有3篇文献仅单独提供了有效率作为结局评价指标,未给出具体研究数据,这增加了考究研究真实性的难度;另外,关于主要指标,如病死率、ESRD发生率等,所有研究均未提及,考虑到IgA肾病一般病程较长,且在入组时大多数研究人群的肌酐在正常范围之内,在数月至1年的研究时间中,可能难以观察到结局指标的出现,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另外,有4项研究未提及不良反应,反映出研究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关注不够。

3.6 发表偏倚 由于研究数量的局限性,我们不行漏斗图来评估发表的偏倚。所有的纳入文献均为中文文献,且均为已发表的文献,阳性结果易于发表,再加上本文未进行手工检索,由此存在阴性结局漏检的可能,不排除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

综上,中成药在治疗IgA肾病,尤其在降低尿蛋白方面可能有着一定的疗效,然而,暂无充分证据支持其在IgA肾病治疗中的推广应用。在临床研究方面,为进一步评估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需要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设计的高质量研究,在今后的研究设计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注意:随机及分配隐藏的实施、盲法的使用、结局指标及评价标准应事先给予严格定义;药物剂型、剂量和疗程应当详细描述;不良反应的报道;此外,在IgA肾病的治疗中,还应注意长期的随访以评估药物的远期疗效。

1 Barratt J,Feehally J.IgA Nephropathy [J].J Am Soc Nephrol,2005,16:2008-2097.

2 Nair R,Walker PD.Is IgA nephropathy the commonest primary glomerulopathy among young adults in the USA [J].Kidney International,2006,69:1455-1458.

3 Tumlin JA,Madaio MP,Hennigar R.Idiopathic IgA nephropathy Pathogenesis,histopathology,and therapeutic option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04,2:1054 -1061.

4 Suzuki K,Honda K,Tanabe K,et al.Incidence of latent mesangial IgA deposition in renal allograft donors in Japan[J].Kidney International,2003,63:2286 -2294.

5 Xu G,Tu W,Jiang D,et al.Mycophenolate mofetil treatment for IgA nephropathy:a meta-analysis[J].Am J Nephrol,2009,29(5):362-367.

6 祁爱蓉,李顺民,熊国良,等.雷公藤多苷与激素联用治疗IgA肾病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3):239-240.

7 陈英,覃英.三联疗法治疗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45-1646.

8 阿达莱提,苏建华,汪忠诚.雷公藤多苷片治疗18例原发性IgA肾病综合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 [J].当代医学,2008,14(10):12-13.

9 杨福燕,魏崇一,李超英.雷公藤多苷治疗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对照研究 [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1):1138-1139.

10 周学华,姚春阳.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30例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34-35.

11 李明旭,王述平,石湘云,等.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01,18(6):439-441.

12 郭永兵,王晓寒.巴曲酶联合苯那普利及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06,15(3):226-228.

13 伍新林,李俊彪,敖勤兴,等.火把花根片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3193-3195.

14 杨柳,陈钦开.盐酸贝那普利、双嘧达莫联合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21例疗效观察 [J].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0,50(6):69-70.

15 王丽萍,张勇,陈建,庄永泽,等.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湿热证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J].中成药,2010,32(1):18-21.

16 王保兴,林海英,迟雁青.血尿胶囊联合黄葵胶囊治疗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1944-1945.

R 692.31

A

1007-9572(2012)01-0134-05

510405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刘壮竹,林淑娴);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 (刘旭生)

刘旭生,510120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E-mail:liuxu801@126.com

2011-09-13;

2011-12-10)

(本文编辑:王俊懿)

猜你喜欢
黄葵雷公藤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基于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和质量亏损过滤技术的黄葵黄酮类成分系统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黄葵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复方粉背雷公藤凝胶质量标准的研究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